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26414
21世纪初 中国救援医学摘要亟李宗浩个人简介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27日 搜狐健康
     李宗浩: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急救与复苏专委会主任委员(教授、主任医师)

    本文在回顾近40年来急救医学创立发展的历程中,阐明了现代急救、灾害医学的概念与内涵,是立足于医院外的现场及时急救,提出了医学救援这一重要新概念: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必将成为世纪之初中国救援医学发展的原则和趋势。笔者针对“天灾人祸”严竣形势,结合联合国在20世纪最后十年的“国际减灾十年”,进入新世纪后形势仍然严竣,要直面多种突发事件,中国的救援医学事业必须与国际接轨,而世界各国应该合作形成科学共识,建立全球医学救援一体化。

    当我们刚刚跨进21世纪的大门,世纪回眸“热”,在一些地方部门似乎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我们中国内地、香港和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海内外从事急救事业的同道们,以科学工作者严谨的理性思维,和对社会、职业的 责任心,来讨论中国、世界在新世纪初期(2001-2010)的医学救援。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0年10月11日国际减灾日文告中所说的,“我们的世界比任何时候更需容易受到灾害的伤害。灾害造成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加大,灾害的经济损失也迅猛的增长。作为一个国际社会,我们相当被动。”减灾的核心之一是保护人生命的安全与健康。救援医学就这样成了一个为全球、为各国政府、社团、民众所关注的目标。

    救援医学是建立在现代急救医学的学术基础上的。作为急救医学的学术主体内涵CPR,从它的创立、发展和社会大层面普及的40年历程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是20世纪医学走出医院、走上社会最为成功的杰作。2.6亿人口的美国,CPR普及已达7千万人次。它阻止了不少不该到来的死亡,挽救了无数猝死的病人。而主体CPR的两翼,则是创伤及中毒等其他意外的现场救护,也成为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凭借社会、社区这个巨大的“星空”在运行。

    李宗浩教授简介:

    李宗浩,男,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急救医学事业,是国内外有影响的急救专家。80年代负责与意大利政府谈判北京、重庆急救中心的合作项目,后为世界银行卫(3)浙、陕、赣急救中心项目专家。87年发起并被选为中华医学会首届急诊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1990年赴美国犹他大学作访问教授并在夏威夷大学研修急救医学,EMS。现任中国灾协救援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急救与复苏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首席专家。参与《2000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工作,并被美国心脏协会(AHA)授权为该指南中文版组织者、翻译者。专著有《现代急救医学》、《现代救援医学》等,以及《第一目击者——一个急救医生的手记》、《紧急救护》、《生命链》等科普著作,是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学会的专刊,《院外急救与灾害医学》( Prehospital & Disatet Emergency medicine)中国编委。,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