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28226
金辉本:现代急救的心肺复苏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27日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实际的需求,尤其是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急剧上升,我们近年来,在与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学会(WAEDM)、美国心脏协会国际复苏急救指导委员会(AHA)、红十字会等学术团体的合作交流中,转变观念,学习现代科技,大力开展与国际接轨的、以普及心肺复苏为基本内容,并采用其培训方法,结合国情市情的培训。

    急救最基本的目的是挽救生命,而危及生命于片刻的则是心跳、呼吸骤停。很多原因可以导致循环骤停,但是最常见的是心脏病急症猝死。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每天死于猝死者约1200人,其中三分之二在发病1小时死于院外,冠心病占75%。北京75万自然人群中,35-74岁年龄组冠心病猝死 49/10万 ,心血管病史 75.68-85%。如北京市副市长李润五的猝死有典型的心脏病史及现场突发性。猝死的其它原因有触电、淹溺、气管异物、塌方窒息、急性中毒等。挽救呼吸心跳骤停的方法,称为心肺复苏,即CPR。

    1958年美国彼得﹒沙法(Peter Safar)等人通过研究助产士怎样应用口对口呼吸来复苏新生儿,又重新发现了这项技术,确认口对口呼吸这比以前的“压式”人工呼吸仰卧压胸、俯卧压背人工呼吸为好。他认为这是复苏医学的一场新革命的到来。不久,又与胸外心脏挤压术联合,实践和研究证实了可以有效地提供氧合血的灌注,维持血液循环,达到复苏之目的。其实,追溯历史,早在“圣经”及我国汉代张仲景的著述中,已有类似口对口吹气、胸外心脏挤压的记载,并且有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著的论述。可惜,对此没有予以科学的规范的总结和提升,以致被历史所湮没。

    由于CPR方法简便有效,在现场徒手即可操作,尤其因它有复苏模型的教具容易普及培训,所以很快这一急救知识、技能风靡全球,抢救成功了不少循环骤停的病人。很多国家将它的普及培训,视为城市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美国在上世纪末,全国2亿多人口中已有7千万人次受到培训。

    随着CPR的应用,也促进了心脏除颤术在70年代后的普及应用。尤其在评估CPR中,专家们发现,挽救濒死者除了大力普及心肺复苏外,与该城市、社区的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系统健全与否,以及是否采用心脏除颤技术、时间早晚等均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在专业人员进行的CPR中又增加心脏除颤等技术,构成了高级心肺复苏或高级生命支持(ACLS)。随之,在世纪之交的近年内,则又将“高级生命支持”的心脏除颤技术要列为“基础生命支持(BLS)”。这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简易的、非医务人员使用的自动体外心脏除颤(AED),90年代在现场获得成功的应用,为现场、民众应用提供了技术、装备的基本保障。1998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予以推广,这意味着CPR的普及的又一次重大进展。,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