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4783
在基护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28日 《现代护理报》 2003.10.28
     基护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不应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仅仅理解成单项训练,而应该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又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基护实验教学中,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思考的品质。在基护实验教学中,对所示教的动作与习惯动作易混淆之处或学生易忽略的一些问题,为引起学生注意,一般在示教过程中随时提出,学生经短暂独立思考即可回答。如:示教戴无菌手套时,若不重点强调戴无菌手套时易造成污染的几个环节,多数学生练习时会不自觉地按习惯动作去戴,尤其是戴第二只手套时,因此示教中提问:“戴上手套的大拇指能否接触另一只手套的反折部分?”,“戴上手套的手可否接触工作服的衣袖?”。又如:氧气袋吸氧过程中如不注意加压,易造成非正常停氧,因此示教中提问:“氧气袋吸氧时,氧浓度能否保持稳定?为什么?怎样做?”。学生反映,老师在示教时随时提问,可引起她们对关键部分的重视,在训练中也就减少了出错的机会,由于老师所强调的部分是自己独立思考过的,所以记忆深刻。
, http://www.100md.com
    2.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钻研问题,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能够全面地看问题,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多方面去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本质。在基护实验教学中,摆出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和问题中找出本质的东西来。对于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并结合所学知识才能回答出的问题,一般在示教前或后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示教或带着问题进行操作练习。如:示教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后提问:“无菌包和无菌容器有效期都为一周,为什么开过的无菌容器有效期不变而开过的无菌包则仅为24小时呢?”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练习,操作中相互观察讨论,找到了问题的实质:无菌包在打开后按原折痕包扎过程中,无菌包的四个内角中,只有直接盖在物品上的第一个内角无污染,其余三个内角在包扎时,已不可避免地受到部分污染。学生反映,在理解的基础上,所学的技能印象深、掌握快。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百拇医药
    3.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善于打破陈规,不断地修正思维的方法和思维的成果。在基护实验教学中,要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一般说来,护理操作标准是前人经验的结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护理技术的正规操作,并在练习过程中悟出其操作的合理性。当学生掌握后,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遵守操作原则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合理创新,并因此为她们建立了创新小档案,当学生表现出创新行为时,尽量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并记录入创新小档案。如:学生在练习穿脱使用过隔离衣后,提出改革建议,隔离衣的腰带活结在脱下隔离衣时不要打开,可较大程度地减少穿或脱隔离时腰带摆动或腰带过长造成的工作服和裤腿的污染;在遵循美观、舒适、牢固原则下,设计出几种胃管和尿管的固定方法。学生的一些小创作和小改革的方法和建议,经过师生讨论完善后,在教学中给予采纳和推广,这便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对于不完全合理的、缺乏科学性的、有合理因素但并不完全正确的建议,给予循循善诱的解释,指出存在的问题,讲清其中的道理,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山西长治卫校郭蒲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