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恋爱时节 > 信息
编号:10341156
打工者的流动恋爱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31日 南方周末
     每个打工者都是怀揣着梦想上路的,梦想能不能实现却是另外一回事。他们和从小长大的农村疏远了。流动让他们成了自由人,有了追求幸福的自我主张。期待未来的同时,他们对爱欲的期待也提高了。他们在路上,相遇。只是,这流动中的“恋爱”,多成为无果之花。

    “未婚的男女,外出的很大动力是对未来的期望,是一种改变目前命运的努力。”跟踪研究农村流动人口状况已经有十年之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谭深说。

    上海建筑工地的民工,部分小业主,服务业中的雇工以及部分无照无证、流动性大的外来民工中,87%的人的结婚目的是“找个志趣相投的人,相互扶持,建立幸福、温暖的家”。

    在打工妹当中,“建造一个幸福的家庭”是结婚目的的第一选择,第二选择是“有一个事业奋斗的伴侣”,第三位是“享受人生”。“这种选择在农村是不可想象的。”谭深说,“在他们原有的价值体系中,农村传统是最基础的部分,男女之间在劳动、责任的分工上是明确的,个人的选择余地非常小。”“和过去的农村人相比,他们显然有了不同的经历,他们和从小长大的农村疏远了。流动使他们脱离了家乡的背景、家庭的制约,使他们成为一个‘自由人’。外出、城市文化的影响让他们有了更接近城里人的想法,有了追求幸福的自我主张。”

    流动带来了很多东西,也改变了很多东西。这往往是打工者上路前没有想到的。在流动状态下,“性”也变得自由、开放了。同在路途上,相遇,然后同居。“流动中的青年男女在解决性需要的时候,更多的选择一种不太稳定的安排。”

    零点调查公司研究员袁岳说,“实际上农村流动人口的同居现象,比普通的农村定居人口高,同时也比城市定居人口高。”零点公司在对中国西南地区性工作者的调查中发现:一方面,90%以上的性工作者是流动人口;另一方面,流动人口是接受性服务的重要用户。为什么会这样?“在异地,个人的寂寞是很严重的,而传统社会中所有的支持体系都不存在了,比如亲戚朋友的帮助等等。现在他们可能比不流动的人更需要帮助,可能最好的帮助就是男女之情。”袁岳认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