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09881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7日 科技日报
     近年来,微创外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眼科领域,一个新概念也应运而生,那就是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MinimallyInvasiveVitreoretinalSurgery)。和传统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相比,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具有损伤小,效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备受病人和医生的青睐。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应用更精细和复杂的手术器械,借助化学药物使玻璃体液化容易切割和吸出,使手术切口明显缩小,达到免缝合的要求,即所谓通过“微小创伤”进行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微创玻璃体手术有如下的特点:

    手术器械向精细化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早期,Machemer开始应用经睫状体平坦部的玻璃体切割手术以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Machemer起初使用的是17G(直径1.5毫米)经睫状体平坦部的玻璃体切割多功能仪器。这种仪器需要光纤维袖套,手术需要做2.3毫米大小的巩膜切口。1974年O’Malley和Heitz设计了较细小的玻切头,其直径为0.9毫米(20G),这种损伤较小的三通道20G导管系统一直沿用至今。2001年,日本Fujii博士和他的同事设计了一种25G(直径0.5毫米)显微手术系统,即经结膜免缝合玻璃体切割术系统(TVS)和系列与之配套的手术器械,并于2002年10月在美国《眼科学》杂志首次报道了他们应用该系统取得成功的初步经验,这标志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百拇医药
    25G显微手术系统和传统的玻璃体切割系统相比,有更高的切割频率和抽吸力。和传统的灌注管不同,25G微导管系统包括三根套管(用套管针穿刺引入)、一根灌注管、一个巩膜塞镊子、三个管塞。套管是一种聚乙烯亚胺管,长3.6毫米,内外径分别为0.57毫米和0.62毫米,其位于眼球外的部分有一个小圈,可以用镊子抓握来操作套管。25G灌注管是一个长5毫米,内外径分别为0.37和0.56毫米的的金属管。灌注管通过套管插入眼球,不需要缝线固定。25G系统配套的系列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器械包括玻切头、导光纤维、内眼显微镊、眼内电凝器等等,这些器械比传统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用的器械更加精细和复杂。

    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

    传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一般都要做球结膜环形切开,牵引四条直肌,缝合固定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再做巩膜穿刺才能进入玻璃体腔,因为结膜和三个巩膜切口都比较大,所以做完玻璃体切割后需要缝合巩膜和球结膜切口。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使用套管针直接穿刺球结膜和巩膜进入玻璃体腔,这样很快就能建立起手术所需的三个通道,并在通道上安放临时用的套管,使结膜和巩膜的穿刺口保持在同一条线上,灌注管和手术器械均通过套管进出眼球。因为套管针和手术器械的直径都很小,穿过球结膜和巩膜只需通过一个很小的孔,套管拔除之后结膜和巩膜的伤口能够自行封闭,所以达到了免缝合的目的。
, 百拇医药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使用非接触式广角显微手术系统代替了角膜接触镜,所以不需要缝合固定角膜接触镜固定环。所有这些改进,既减少了手术所致的创伤,又简化了手术操作,节省了时间。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景广阔

    目前,25G显微手术仪器系统主要用于不需要做广泛玻璃体切除手术的病例,例如: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前膜剥除、黄斑手术和不太复杂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等。25G系统的主要不足是在切割浓厚的积血和增殖膜的流速比20G系统的慢,一些配套器械生产还没有跟上,所以手术还受到一定限制。

    为了扩大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适应症,使更多的病人能够接受这种手术,目前国内外眼科医生正在致力于能溶解或液化玻璃体和玻璃体积血的化学药物。这些药物使玻璃体和浓厚的玻璃体积血溶解,使之变的容易切割和吸出,其中,透明质酸酶、血纤维蛋白溶酶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这对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力的支持。

    总之,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具有损伤小,效率高,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器械的不断改善,酶辅助的技术的发展,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将日益成熟,它代表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发展总的趋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