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藏族 > 综合信息
编号:10310717
藏药遭遇真假难辨的尴尬局面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45期
     有着“雪域奇葩”之称的藏药,因其独特的药理体系和疗效显著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近几年,由于有利可图,制假售假者层出不穷,藏药遭遇真假难辨的尴尬局面。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有力措施整治,整个藏药产业将面临重创。

    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近日的稽查工作中,发现了许多假冒青海省药品企业名称的假企业,并查出了大量假藏药。这些假冒藏药企业多在企业名称上冠以“扎青”、“达布”、“丹增”等藏语或类似藏语的词,利用近年来在医药市场兴起的天然药品热和藏药热,引诱消费者上当。

    据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白金波介绍,青海是国内藏药生产企业较多的省份,由于藏药疗效独特、价格比较贵,对不法分子来说有利可图,因此很多人打着青海藏药的名义大肆制假售假。

    这些假藏药通常是在药品中加入超剂量的有效成份,病人服用后短期内就可以见效,但是从长远来说对人的身体极为有害;还有的用面粉、麸皮等东西替代藏药原料,制出来的“药”看上去和真药没什么两样,但患者服用后不但起不到治病的作用,反而贻误了看病时机。
, 百拇医药
    假药不仅危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还严重破坏了藏药制药企业的声誉,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青海省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副经理樊海岩告诉记者,由于深受假藏药之害,现在许多外地人对藏药十分反感,藏药市场受到了很大冲击。去年金诃藏药的市场销售额还在1.5亿元,今年1至8月,只有5000多万元。

    “然而让我们最忧虑的还不是这些非法企业生产的假藏药,一些合法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出的所谓‘藏药’对藏药发展的负面影响更大。”樊海岩说,目前青海中藏药生产企业众多,但很多生产厂家并没有懂藏药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的药分明是中药配方,却命名为藏药,当作藏药来卖。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所长多杰说:“藏药生产不仅需要有严格的藏医学理论和藏医药专家指导,还需要懂得结构学、配方学等藏医学理论,熟练掌握传统炮制工艺技术的专业人员。”

    多杰说,除几家传统生产藏药的企业外,近两年来青海省批建的藏药厂几乎没有一家是真正意义上的藏药厂。同时,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技术含量低的问题也很突出。虽然一些藏药生产企业的制药车间已达到GMP标准,但是达到这一标准的企业所生产的也未必是真正的藏药。

    一些经济专家也认为,短期来看,制假企业和假药损害的是企业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将对整个藏药产业产生不利影响。青海省已把藏药定为优势产业来发展,“十五”期间产值要达到30个亿,截止目前全省的藏药年产值仅有3个亿,相差甚远。目前,藏药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一种可能是藏药企业恶性竞争、打价格战造成的;另一方面,刚刚“热”起来的藏药,假药劣药泛滥,已在悄然中损坏了藏药的形象,市场开始对藏药打了个问号。

    多杰认为:如果任打着藏药旗号的药品泛滥,长此下去,最终相信藏药的人会越来越少,藏医药将逐渐失去价值和光泽,并最终毁了藏药这个极富前途的产业。因此,应尽快组建藏药专家评审库,制定藏药企业准入标准,避免一哄而上,真正实现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百拇医药(顾玲 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