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312792
合理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有效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27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45期
    

    近年来,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取得了肯定的疗效。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减少输血,改善前列腺癌、转移性乳腺癌等其他实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对NH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也表现出相似的疗效。

    尽管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确切,但最新的调查资料显示,在肿瘤患者的贫血治疗过程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并未得到充分应用。欧洲肿瘤贫血调查组织的资料显示,在登记的15000例肿瘤患者中,约70%的患者在登记时或在调查过程中出现贫血血红蛋白<12 g/dl,但其中只有40%接受了贫血治疗。而在这些接受贫血治疗的患者中,只有46%接受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而且这些患者也只是在血红蛋白低于9.9 g/dl时才开始用药。这表明贫血对预后的影响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肿瘤患者进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不仅表现为对患者贫血症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最近的几项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不但可提高患者肿瘤的控制率,还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一项对口咽癌进行化放疗、手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中,对于血红蛋白<14.5 g/dl的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显著提高肿瘤控制率及延长生存期。

    促红细胞生成素还对神经细胞产生保护作用。通过对啮齿类动物脑损伤的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可预防动物的认知功能障碍红细胞生成素还可提高小鼠的学习能力。最近,对接受化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更好地维持患者的认知能力。目前几项正在进行的研究将对此进行更广泛的探讨。

    另一个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广泛应用的因素可能是使用不便,因为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必须应用3次。研究发现,对NH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每周1次的促红细胞生成素β治疗其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与每周3次的促红细胞生成素α治疗相似,此外每周应用1次促红细胞生成素β的费用也较低。

    目前,促红细胞生成素一般从低剂量开始应用,当治疗无效时再加大剂量。最近已有研究推荐首剂加量的应用方法,即在应用的起始阶段即给予较大剂量,再应用较小剂量将血红蛋白维持在正常水平。与传统用药方案相比该方案纠正患者的贫血状态较快。

    总之,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能纠正患者的肿瘤相关性贫血,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百拇医药(法国巴黎第六大学肿瘤医学部 Eric Pu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