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312793
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研究新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27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45期
     在亚洲地区,结直肠癌逐渐成为癌症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1999年,台湾省的新发结直肠癌病例为5600例,死亡3100例。约30%~4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患者,也有约50%的将会出现复发、转移或发展为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是目前减缓转移性结直肠癌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治疗手段。

    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单药治疗”对晚期结直肠癌进行治疗。1990年以前,人们对5-FU以及5-FU为基础联合方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临床研究,其中5-FU联合亚叶酸(LV)方案(5-FU/LV)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之一,该方案明显提高了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缓解率。尽管5-FU/LV高效低毒,应用广泛,但并未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新一代细胞毒药物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的出现,改变了结直肠癌的疗效。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联合5-FU成为新的结直肠癌治疗的标准方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疾病缓解率和生存率。此外,口服氟尿嘧啶药物UFT及卡培他滨的开发与应用,也给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依靠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难以取得疗效上的突破。近年来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开创了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新纪元。抑制血管生成是目前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bevacizumab(BV)是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人源化单抗,与单纯使用5-FU/LV比较,BV联合5-FU/LV可提高既往未接受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肿瘤无进展生存率两组的生存期存在显著差异4个月。

    除血管生成抑制剂外,其他一些潜在的靶向活性药物也正在研发中,其靶向目标有酪氨酸激酶受体、非受体激酶、细胞外基质降解酶等。在未来的10年中,将会出现一些新的靶向药物,并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联合治疗。, http://www.100md.com(台湾Mackay纪念医院 Ruey Kuen Hs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