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过滤器的临床应用
输注含白细胞的全血或血液成分,常会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等输血副反应。此外,一些与输血相关的病毒,如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和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等亲细胞病毒存在于人类白细胞上,可通过白细胞的输入而传染接受输血者。
在国外,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输注去白细胞的血液制品,而我们在国内,自2001年4月开始将白细胞过滤器用于临床,通过对6千余例次过滤前后的血液质量进行比较,证明白细胞过滤器能选择性地滤除白细胞。这样,就显著性地降低了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提高了输血质量。
我们对白细胞过滤器的使用方法是:将血库型白细胞过滤器的塑叉接上生理盐水瓶,钢针接上血袋,把血袋、盐水瓶挂到输液架上。然后,打开塑叉端夹子和废弃盐水袋上的夹子。再用一只手夹紧上漏斗上部导管,用另一只手挤压上漏斗,重复挤压3~5次,使盐水浸润滤盒。此后,排弃盐水80~l00ml;关上塑叉端夹子,打开钢针端夹子,关闭废弃盐水袋上的夹子,打开转移袋上的调节器。当血袋输血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将过滤芯和管中残血冲洗干净。此时,夹上钢针端夹子,打开塑叉端夹子,以尽量减少血液丢失。最后,用热合顺将血袋封口,取过滤前后血标本同时做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检验。同时,观察临床患者是否出现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检验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各项检测指标,同时计算出白细胞去除率、血红蛋白回收率。
, http://www.100md.com
我们的临床检验结果为:过滤后血液的白细胞含量是0%,滤过率大于99.5%,红细胞回收率大于95.8%,过滤前后血红蛋白几乎无变化。在上述6千余例次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者中,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显著减少,约为0.5%~0.6%。
我们通过实验证明,白细胞过滤器能高效去除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红蛋白回收率高,红细胞功能无显著改变。同时,我们的研究也说明了,白细胞过滤器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即能选择性地滤除白细胞。白细胞过滤器临床疗效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观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的降低程度。1993年,国内其他研究者曾报道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36.84%,而国外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后报道为0.73%~3.8%,我们在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后则更低。目前,临床普遍反应映过滤后的血液质量较前明显提高,包括血液外观色泽红、含氧度较前好、输注流畅、无凝块堵塞输注器。通过临床应用证明,白细胞过滤器能够显著性地降低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很多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的高低直接与输入的白细胞含量多少有关。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白细胞含量小于每微升5百万个时,才能有效地防止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我们通过临床观察表明,在去除了绝大多数的白细胞后,减少了相应的抗原白细胞的输注,减少了淋巴细胞毒性反应,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输血反应的发生。对于大量、初次输血患者来讲,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并不多见。而对于经常反复输血的血液病患者,出现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频率较多,究其原因,是由于产生多种免疫性抗体造成,包括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抗体、血小板抗体等,其中绝大多数患者的发热性非溶血输血反应是由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抗体引起。
, 百拇医药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患者绝大部分仅出现发热反应。这主要是由于供者的白细胞与受者发生同种异体免疫反应,而产生白细胞抗体所致。一般认为,大多为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抗体,其次是血小板抗体和粒细胞抗体所致。
临床上多次输全血的患者,体内更容易产生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抗体等,从而引起临床上极为常见的而又棘手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目前,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除供血者所提供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据国外的调查结果认为,白细胞含量小于每微升5百万个时,即能有效地防止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表现———发热反应。
血小板输注耐受,是输血中的另一个问题。引起血小板输注耐受的主要原因是同种免疫,而其中80%是由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抗体所致。所以,在浓缩血小板制剂中,混入的白细胞是引起血小板输注耐受的主要原因。其临床表现为,反复输注混合的血小板制品不仅不能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上升,而且有的甚至可能下降。临床资料表明,要预防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同种免疫,血液成分中白细胞计数每微升应小于2500万个。但是,白细胞过滤对预防血小板输注耐受的临床应用效果,目前国内外报道不多。
, http://www.100md.com
关于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在血液制品中,如果带有大量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而受者却处于免疫功能受抑制状态,则可因输入外来的淋巴细胞而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一般认为,当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数每微升小于2100万个时,可使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减少。
关于输血相关病毒传染。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常因漏检,通过输血传播给受血者。用白细胞过滤器,在去除白细胞的同时,也去除了相关病毒,从而降低了病毒的传播。目前,普遍应用的白细胞过滤器在预防巨细胞病毒传播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反复输血的患者,使用过滤器可起到治疗作用;而对于刚开始输血的患者,使用过滤器可起到预防体内产生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抗体的作用。过滤器的使用,为临床提高输血质量,防治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尤其适用于需经常反复输血的患者、预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和既往曾有过输血反应的患者。, 百拇医药(陈焯文)
在国外,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输注去白细胞的血液制品,而我们在国内,自2001年4月开始将白细胞过滤器用于临床,通过对6千余例次过滤前后的血液质量进行比较,证明白细胞过滤器能选择性地滤除白细胞。这样,就显著性地降低了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提高了输血质量。
我们对白细胞过滤器的使用方法是:将血库型白细胞过滤器的塑叉接上生理盐水瓶,钢针接上血袋,把血袋、盐水瓶挂到输液架上。然后,打开塑叉端夹子和废弃盐水袋上的夹子。再用一只手夹紧上漏斗上部导管,用另一只手挤压上漏斗,重复挤压3~5次,使盐水浸润滤盒。此后,排弃盐水80~l00ml;关上塑叉端夹子,打开钢针端夹子,关闭废弃盐水袋上的夹子,打开转移袋上的调节器。当血袋输血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将过滤芯和管中残血冲洗干净。此时,夹上钢针端夹子,打开塑叉端夹子,以尽量减少血液丢失。最后,用热合顺将血袋封口,取过滤前后血标本同时做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检验。同时,观察临床患者是否出现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检验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各项检测指标,同时计算出白细胞去除率、血红蛋白回收率。
, http://www.100md.com
我们的临床检验结果为:过滤后血液的白细胞含量是0%,滤过率大于99.5%,红细胞回收率大于95.8%,过滤前后血红蛋白几乎无变化。在上述6千余例次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者中,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显著减少,约为0.5%~0.6%。
我们通过实验证明,白细胞过滤器能高效去除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红蛋白回收率高,红细胞功能无显著改变。同时,我们的研究也说明了,白细胞过滤器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即能选择性地滤除白细胞。白细胞过滤器临床疗效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观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的降低程度。1993年,国内其他研究者曾报道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36.84%,而国外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后报道为0.73%~3.8%,我们在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后则更低。目前,临床普遍反应映过滤后的血液质量较前明显提高,包括血液外观色泽红、含氧度较前好、输注流畅、无凝块堵塞输注器。通过临床应用证明,白细胞过滤器能够显著性地降低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很多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的高低直接与输入的白细胞含量多少有关。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白细胞含量小于每微升5百万个时,才能有效地防止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我们通过临床观察表明,在去除了绝大多数的白细胞后,减少了相应的抗原白细胞的输注,减少了淋巴细胞毒性反应,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输血反应的发生。对于大量、初次输血患者来讲,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并不多见。而对于经常反复输血的血液病患者,出现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频率较多,究其原因,是由于产生多种免疫性抗体造成,包括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抗体、血小板抗体等,其中绝大多数患者的发热性非溶血输血反应是由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抗体引起。
, 百拇医药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患者绝大部分仅出现发热反应。这主要是由于供者的白细胞与受者发生同种异体免疫反应,而产生白细胞抗体所致。一般认为,大多为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抗体,其次是血小板抗体和粒细胞抗体所致。
临床上多次输全血的患者,体内更容易产生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抗体等,从而引起临床上极为常见的而又棘手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目前,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除供血者所提供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据国外的调查结果认为,白细胞含量小于每微升5百万个时,即能有效地防止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表现———发热反应。
血小板输注耐受,是输血中的另一个问题。引起血小板输注耐受的主要原因是同种免疫,而其中80%是由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抗体所致。所以,在浓缩血小板制剂中,混入的白细胞是引起血小板输注耐受的主要原因。其临床表现为,反复输注混合的血小板制品不仅不能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上升,而且有的甚至可能下降。临床资料表明,要预防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同种免疫,血液成分中白细胞计数每微升应小于2500万个。但是,白细胞过滤对预防血小板输注耐受的临床应用效果,目前国内外报道不多。
, http://www.100md.com
关于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在血液制品中,如果带有大量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而受者却处于免疫功能受抑制状态,则可因输入外来的淋巴细胞而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一般认为,当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数每微升小于2100万个时,可使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减少。
关于输血相关病毒传染。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常因漏检,通过输血传播给受血者。用白细胞过滤器,在去除白细胞的同时,也去除了相关病毒,从而降低了病毒的传播。目前,普遍应用的白细胞过滤器在预防巨细胞病毒传播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反复输血的患者,使用过滤器可起到治疗作用;而对于刚开始输血的患者,使用过滤器可起到预防体内产生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抗体的作用。过滤器的使用,为临床提高输血质量,防治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尤其适用于需经常反复输血的患者、预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和既往曾有过输血反应的患者。, 百拇医药(陈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