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评论 > 更多分析评论
编号:10320161
原料药行业:须过环保关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28日
     在向世界原料药大国目标进发的过程中,中国的原料药生产遭遇到环保瓶颈。

    11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披露了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中存在的环保问题。

    事情起源于今年8月份,海正药业为了检查排污,在进行下水道施工时,一名民工中毒晕倒,另一名民工和一名保安以及随后赶到的一名消防人员在营救时也相继晕倒。当晚,一名民工和保安不幸死亡。此事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业内人士认为,此事反映了目前国内原料药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原料药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同时,如何协调成本优势与环保难题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 原料药大户的环保难题

    11月18日,正值第51届全国医药原料药、中间体秋季交易会(以下简称原料药会)召开之际,海正药业的豪华特装展位前人头攒动,几天前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似乎并没有对其经营业绩产生什么影响。海正生产的阿霉素等抗肿瘤原料药依然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客户前来洽谈业务。据海正一位负责外销的业务经理介绍,今年的销售情况比较好,如果不是出了前一段时间的事情,今年应该是丰收之年。
, 百拇医药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海正主要生产抗肿瘤药原料,需要发酵,这样的原料药收率比较低,所以污染也比较厉害。其实十几年来海正药业一直存在环保问题,由于国家治理要求越来越严格,问题到现在终于暴露出来。

    而海正药业随后在其年报中声明:公司对环保治理工作一贯高度重视。海正的外沙厂区现在的污水设计处理能力为3500吨,该污水处理系统目前处于调试运行中,预计12月底由环保部门进行达标验收。岩头厂区现在的污水设计处理能力为2500吨,该处理系统调试运行正常,预计11月底进行达标验收。近年来,公司环保治理设施累计投入7322万元,三废治理的运行费用年递增率达35%,今年1~9月的运行费用已达776万元。在政府的倡导下,公司已于今年早期停止生产一批污水处理量大的产品,从而优化了产品的生产结构。作为台州市医药化工企业中首家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海正药业始终致力于按照国家环保的要求,努力改进三废治理工作。但是,随着公司业务的飞速发展,环保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公司在环保治理方面仍存在不足,与国家对三废治理的最终目标有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 百拇医药
    与海正同在一个地区的台州市另一原料药生产企业老总认为,台州市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生产基地,生产医药原料的企业多达上千家,很多企业连海正的治污能力都不如,海正只是被抓了典型而已。

    ■ 原料药大国背后的隐忧

    近几年来,中国在原料药生产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顾问俞观文介绍,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制药工业的优势在于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目前已经是世界化学原料药的第二大生产国和主要的出口国,可以生产的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2002年产量达到56万吨,已经占据世界西药原料药市场份额的22%,去年我国西药原料药的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

    在分析我国原料药产业优势的时候,他指出,我国原料药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解热镇痛、抗感染、维生素等类别的产品上,尤其是在抗感染药物类别上,青霉素已经成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战略品种。
, 百拇医药
    在乐观的同时,却有人指出,这些大宗的原料药产品基本上都是国外逐步放弃生产的品种。放弃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已经有了绝对优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由于国外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比较高,这些产品不能适应当地政府对环保的要求。

    本届原料药会的召开吸引了众多的国外人士参加,这些国外客户都是前来采购原料药的中间商。

    瑞士多得公司CEO Dr.Matthys Dolder告诉记者,该公司这两年都参加了中国的原料药会,他的任务就是在中国采购包括抗肿瘤药在内的一些原料药以及中间体,然后转卖给欧洲和美国的制药公司。

    Dr.Matthys Dolder对记者说,出于环保的考虑,这些原料药在发达国家基本不生产。即使可以生产,也由于人工成本比较高,不具优势,所以会从中国采购。

    常州市武进湖塘第二精细化工厂厂长忠焕告诉记者,他们厂主要是生产医药原料的化工中间体,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客商将其产品深加工成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在这些国家由于污染严重基本上不生产。不过,忠焕也表示,中国政府对环保的要求现在越来越严,所以他们不得不搬迁到另外一个地方,下一步说不定就要关门。据他介绍,其实常州和台州一样,都是全国重要的医药原料中间体加工基地,像他们这样没有环保治理能力的小企业还有很多。
, 百拇医药
    ■ 原料药产业的出路何在

    健康是制药企业共同的宗旨,而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众多原料药生产企业面对的难点。

    厦门迈克药业销售公司的销售经理张文华认为,尽管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本非常高,但是并不是说中国的原料药企业在付出这部分成本以后,就没有竞争力了。其实中国原料药的成本优势主要是体现在人力资源上。

    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在于,除了国家要加大环境污染监督的力度外,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一方面是原料药企业应该逐渐像国外那样转向生产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放弃一些低附加值、污染严重的原料药产品;另一方面就是增强区域优势,采取集中生产、集中治理的方式。据张文华介绍,厦门市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市为了发展化工产业,将包括塑料、橡胶在内的大部分化工企业圈定在沧海工业区内,工业区建立统一的环保体系,使得企业三废得到集中治理,环保成本降低。

    据Dr.Matthys Dolder介绍,欧洲对环保的要求非常高,很多原料药生产企业达不到要求而被强行关闭。但是在中国,这方面似乎做得差一点,地方政府往往为了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保的要求。

    “只要中国企业牺牲一部分利润来治理污染就行了。”Dr.Matthys Dolder诚恳地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