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预测
编号:10322037
流感疫苗短缺难掩体制尴尬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10日
     “流感疫苗告急”是眼下最热门话题之一,几家主要的流感疫苗生产商因此成了人们追逐的焦点,上至卫生部官员、各重点省市卫生部门主管、下至各级客户,不断给生产商施加压力,各家媒体也纷纷造访,呼吁其增大供应量。百姓当然也是怨声载道:“为什么打不到疫苗?!”。总之,将造成今年流感疫苗短缺的矛头集中指向生产商似乎是最合情理的。其实,生产商们的感受更像是打翻的五味瓶,往年要到处推销求人,发愁货卖不出去,今年货倒是没费劲就脱销了,可上上下下的人却得罪了不少。然而,这只是一种表象,造成这种局面的真正原因在于我国流感疫苗市场买单资金面的单一化。

    ■ 今年流感疫苗缺货事出必然

    流感疫苗的生产过程完全不同于其它疫苗,更不同于药品。一般而言,要到每年的二三月份新配方的疫苗才可以正式投入生产,直到九月份上市,生产厂家要在半年时间内完成从抗原制备-病毒浓缩-纯化-单价半成品-混合三价半成品-成品包装-检测-临床试验-直到取得政府获准上市批文的全过程,而真正上市销售的时间往往却仅有二至三个月。难怪流感疫苗的生产商都把每年的流感项目称作“流感战役”。当市场出现短缺时,生产商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新的生产,更难的是在短期内找到数十万个主要原料之一的专用鸡蛋。因此每年初春的流感订单计划就已经是无法改变的当年市场供应量。
, 百拇医药
    我国自1995年秋季正式引进流感疫苗,当时每年美国的销量已达7700万支,而我们的情况却是进口2000支疫苗,真正售出不足1000支;1999年秋,北京市政府下大力度倡导打疫苗预防流感,带动全国市场销量猛增到约230万支,其中进口疫苗约占到45%,其价格也从刚上市时的每支137元降至64元。到了2001年秋,销量已接近500万支。鉴于这一年的良好业绩,国内外生产商在2002年秋乐观地向市场提供了780万支的供应量。然而直到今年四月初,仅进口产品的库存和退货就高达100万支以上,导致各生产商叫苦不迭,纷纷减少下一年订货。是SARS挽救了这些库存,人们也由此预测到今秋的火爆,遗憾的是,此时大幅增量订货为时已晚,使今年的“缺货”成为必然。

    ■ 买单资金单一化成发展瓶颈

    按照常规的预测方式,我国流感疫苗的市场需求量至少也不应低于3000万支,这个数字也还不足我国总人口的2.5%,或60岁以上人群的22%,与美国已实现的总人口接种率26%比,相差甚远,就是韩国2002年的总人口接种率也已达20%。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要想达到2.5%这一数字目前也是有相当的难度的,除了人们常考虑的诸多因素外,买单资金面的单一性和不确定性成为我国流感疫苗市场发展的瓶颈。
, http://www.100md.com
    首先是国家尽管有“预防为主”的防疫方针并在今年九月以一纸文件给予了强力度的政策推动,然而并无实质性的资金支持。北京市政府今年开了个好头,拨出专款要为本市4万余名低保老人和低保家庭儿童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为北京的流感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是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至今不予涉足。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字显示,2002年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险通过集中招标方式采购药品金额已达339亿元;我国37家经营健康保险项目的商业保险公司健康保险产品数量也已超过300个,而这些数字显然与疫苗无缘。与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投向分配比例截然不同的是,由于向重点人群支付疫苗接种费用后可显著节省支付相应的治疗费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医疗保险费中很重要的一块放在购买疫苗上,而涉及医疗的各商业保险,大多也包含疫苗接种项目,这也构成了包括美国在内的流感疫苗市场稳定的需求和基本平稳的发展。

    因此,民间的“口袋资金”就成为了支撑我国流感疫苗市场的买单主力军。从长远来看,只靠百姓“口袋资金”去支撑这一关系大众健康基本需求的市场未免是太脆弱和太不确定了。试想在无新的稳定资金进入买单行列的状况下,如果SARS没有再度出现、流感疫苗市场将是怎样?“口袋资金”还会像今年这样争先恐后的买单吗?留给生产企业的必然又是一块“热手的山芋”。一种“风险投资”的抉择,带给来年市场的也必定又是一种“缺货断档”或“库存报废”的悬案。-中国经营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