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信息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 非典型性肺炎 > 专家评述
编号:10324123
非典病毒可能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病毒重组产物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64期
     导致非典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来自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病毒的重组产物。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在提前出版的2004年1月号美国《病毒学杂志》上公布了他们就此找到的新证据。

    该校格特曼教授和博士生斯塔夫里尼德什在研究中采用种系发生学计算分析方法,对非典病毒基因组进行解构,并将其与相关的冠状病毒等的基因构造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非典病毒的复制酶蛋白来源于哺乳动物病毒,基质蛋白和核衣壳蛋白来自鸟类或禽类,而非典病毒的表面刺突蛋白可能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病毒成分拼凑成的混合体。分析还发现,编码非典病毒刺突蛋白的基因与感染猫的腹膜炎病毒基因在核苷酸序列上高度一致,但其中一段包含约200个碱基对的区域在构成上又与鸟类病毒基因序列非常相似。

    生物体通常能够识别出绝大多数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并将其视作异体分子。研究人员认为,鸟类和哺乳动物病毒的重组极有可能导致非典病毒刺突蛋白结构发生改变,使其能够躲过免疫系统的监测。格特曼教授在一份新闻公报中指出,这类重组有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创造出一种全新结构,由于人体免疫系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病毒形态,因而无法对其作出及时和有效的反应。
, http://www.100md.com
    格特曼等人还推测说,非典病毒产生重组的区域靠近病毒与人的细胞受体相结合的部位,新型冠状病毒宿主实现从动物向人的转换可能与此有直接关系。

    格特曼称,他们的新成果将有助于加深对非典病毒为何毒性如此之强等问题的认识,在研制非典疫苗和开发更有效的诊断方法等方面可能也有应用价值。(毛 磊)

    人类克隆胚胎是否解禁日本学者意见对立

    日本最新一份专业调查报告显示,就人类克隆胚胎能否用于研究等问题,日本学者持赞成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根据这份报告,解禁派认为,由于人类将在再生医疗领域获益匪浅,因而应该允许制作和利用人类克隆胚胎。慎重派则认为,由于存在很多未知因素,应该继续冻结人类克隆胚胎研究。

    人类克隆胚胎的基因和培育它需要的体细胞的提供者相同,体细胞提供者对从克隆胚胎中提取的干细胞生成的各种器官组织没有排异反应,因而人类克隆胚胎在再生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如果把人类克隆胚胎植入子宫,就会诞生克隆人。日本2001年实施的《克隆技术限制法》严禁克隆人,人类克隆胚胎当时也属于禁止之列,但对后者并没有彻底封杀,而是要在3年内重新决定是否解禁。
, 百拇医药
    为此,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生命伦理委员会专门调查会从2001年8月起,组织21名医生、专家和律师,围绕人类克隆胚胎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并于日前发表了上述中期报告。这份报告年内将提交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在广泛听取国民意见的基础上,明年6月作出最终决定。

    另外,日本已经认可将体外合成的受精卵用于治疗不育症,中期报告主张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认为受精卵也可用于各种遗传病研究。由于人的生命始于受精卵,部分委员对此持反对意见,中期报告也将他们的意见记录在案。 (何德功)

    日本完整牙齿再生实验首获成功

    日本专家近日通过动物实验,首次用牙齿干细胞成功生成狗的完整牙齿,这一成果若用于再生医疗领域,有可能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据日本《读卖新闻》14日报道,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上田实教授等人从狗的腭骨中取出牙胚,然后又从牙胚中成功提取了干细胞。他们将干细胞和胶原纤维一起培养之后,再植入狗的腭骨。经过20周以后,狗长出有釉质、象牙质、齿髓等组织的完整牙齿,经过检查确认,牙齿内部还存在血管和神经。
, 百拇医药
    东京大学教授、日本炎症—再生医学学会会长中畑龙俊说,牙齿内存在干细胞,这一点已经广为人知。提取这类干细胞,经过培养之后再植入动物腭骨生成完整牙齿,这一技术若用于再生医疗,将给人类带来福音。(何德功)

    少量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妊娠毒血症

    芬兰医生研究发现,少量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孕妇出现妊娠毒血症。

    据芬通社12日报道,芬兰南部城市许温凯医院的妇科主治医生梅里亚·瓦伊尼奥研究发现,让可能出现妊娠毒血症的孕妇服用少量阿司匹林,可起到预防作用。

    瓦伊尼奥介绍说,在女性怀孕12周~14周时,通过超声波对子宫进行检查,当发现孕妇可能出现妊娠毒血症后,让其服用阿司匹林。胎儿发育不会因母亲服用少量阿司匹林而受到太大影响。

    妊娠毒血症易造成孕妇和胎儿死亡。在芬兰,每100个孕妇中就有3人会患妊娠毒血症。(赵长春)
, 百拇医药
    香港大学研究出肝癌新疗法

    香港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潘冬平,日前发表了一项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肝癌新疗法,初步发现抑制肝癌肿瘤血管的增生,可以有效控制肝癌细胞扩散及生长。

    研究人员抽取了100名肝癌病人的癌细胞进行化验,显示血管增生密度越高,癌细胞扩散速度越快,生存机会相对地会减少;同时发现,病人在手术前的血清VEGF水平越高,癌细胞侵入静脉的机会越高,表示他们癌症复发的机会越高。

    研究人员曾在动物身上进行抗血管新生药物的实验,显示有关药物能有效抑制肝癌生长。研究人员希望短期内能将抗血管新生药物试用于病人身上,为他们找出合适的治疗癌症新方法。

    专家提醒:“新生儿游泳”需慎行

, http://www.100md.com     一种专门针对新生儿及婴儿的游泳健康训练正在全国许多城市兴起,在锻炼婴儿协调能力、促进骨胳和肌肉的发育,以及心、脑、肺的发育等方面的有益作用受到广泛认同。然而,专家提醒,“新生儿游泳”需要谨慎进行。

    据介绍,出生几个小时至几个月的新生儿、婴儿套上特制的游泳圈,摆动小脚在水中畅游,在欧美一些国家早就盛行。目前,我国广州、北京、合肥等城市也纷纷兴起这项运动,仅广东省已有4000多人次的婴儿参加了“游泳”训练。专业人士认为,水的静水压、浮力、水底冲击和水温可以引起新生儿全身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等一系列的良性反应,从而促进婴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许多年轻父母对此兴趣颇浓,有的将孩子送往婴儿游泳中心,有的甚至在家里锻炼孩子游泳。但专家特别提醒,婴儿游泳需要注意许多事项。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当地首开“新生儿游泳”活动,负责这项工作的护士长胡蓓敏说,参加游泳的新生儿必须是正常足月的孩子,出生后健康综合评分不得少于8分,否则不宜游泳;出生后至少6个小时,最好是1天后,才能开始游泳;水温控制在38~40℃,房间温度则保持在28℃左右;水内应该加入专业配制的溶质,使其性状接近于母体内的羊水,减少对孩子皮肤的刺激,并让孩子找到熟悉的感觉,消除恐惧;游泳前必须检查泳圈的密闭性,诊听孩子心脏的跳动状况;进水前孩子的脐带要贴上专门的防水护脐以防感染;游泳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内。
, http://www.100md.com
    胡蓓敏说,新生儿游泳不是简单的体育活动,必须经过正确的操作,这样才能达到增强孩子消化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促进孩子早期智力发育等多项目的。(蔡 敏周剑虹)

    莫道豪饮酒量好变异基因有关联

    一些人在酒桌上能够豪饮不止,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酒量好,也不一定是因为他们身体格外强壮,而是因为他们体内的一种基因可能产生了变异。美国科学家最近的一项新发现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一定的佐证。

    英国《泰晤士报》12日报道说,过去6年中,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利用线虫研究酒精对神经的麻醉作用。线虫是研究人类疾病一种重要的医学模型,其体内2000多个基因有一半与人体基因相同,其中包括Sko—1。研究发现,线虫体内的一种名为Sko—1的基因对其醉酒负有重要责任,而这种基因变异的线虫“酒量”特别大。

    酒精对所有动物都有麻醉作用,线虫自然也不会例外。实验中,“喝醉”后的线虫不能平稳爬行,产卵也较少。研究人员发现,Sko—1基因促使线虫产生一种名为缓激肽通道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进而能促使神经细胞中的锂离子大量涌出。该过程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却能造成神经细胞活动放慢。线虫体内有酒精存在时,缓激肽通道会更频繁打开,使神经细胞活动越来越慢。

    如果Sko—1也能对人类起到同样的作用,研究人员就可以研制阻止缓激肽通道活动的药物,降低嗜酒者对酒精的依赖。但是,负责这项研究的麦金太尔博士表示,他们现在不能肯定Sko—1能否对人体起同样作用,因为人体的结构比虫子“复杂得多”,人醉酒可能涉及到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曹丽君), 百拇医药(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