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26885
家书是感情交流的奢侈品吗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15日 新华网
     一封家书,承载两地沉甸甸的情感。然而,远离父母、生活日益“现代”的学子们写给父母的信却越来越短、越来越少,内容除了钱物的索取,很少有贴心的问候和深切的关怀……

    心痛地等待

    年近七旬的谢某夫妇唯一的儿子移民加拿大已经6年了。6年间,除了节假日简短的越洋电话问候外,他们几乎没有收到儿子的片言只字。提起这件事,谢妈妈的眼泪抑制不住地夺眶而出。

    张老师的儿子在高校读书。初入大学的时候,儿子半月写一封家书,张老师总要在办公室反复看上好几遍。一年后,儿子的来信渐渐少了。到大三后,甚至一学期也见不到一封信。

    一天,儿子把电话打到办公室,说寒假不回家了,去打工,要家里寄去1000元钱以备度日。张老师回家说给爱人听,爱人流泪了:“这孩子怎么一点儿也不心疼父母,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寒假一天也不回来,过年该多冷清啊。”后来听说,儿子谈了女朋友,寒假要去旅游。
, http://www.100md.com
    张老师觉得为儿子辛苦了一辈子积攒起来的那种叫做希望的东西似乎在一点点地破灭。他后来在给儿子的一封长信中干脆直说了:对父母尚且不体恤,又如何更好地爱别人呢?生活上连一些基本的伦理都做不到,事业上又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呢?但是,儿子却一直没有回信……

    在外地求学的大学生应该是写家书最多的群体。但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大学生所写的家书71%不足300字。刘女士收到在北京读书的儿子的来信,空空一页信纸,只用碳素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她明白,孩子是在问怎么还不寄钱。

    家书,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已经成为感情交流的奢侈品……

    无法替代的情感传递

    “寄出去的信,很短很短,除了伸手要钱,没有其他文字;收到的信,很长很长,情意绵绵,淳淳的爱溢满心田……”一位女大学生告诉记者,这是她在收到父亲的来信后在日记中写的一段话。
, 百拇医药
    来自吉林省的鞍山科技大学大三学生蒋立强一直有写家书的习惯,或问候父母、或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或倾诉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每次回家,看到妈妈专门用来存放自己来信的精美盒子的时候,那种难以言表的欣慰会感动他许久许久。“我也经常给家里打电话,但是每次不会超过5分钟,他们更看重的是书信。”

    刘春伟身在农村的父母既没有电话,又都不识字。尽管自己从来收不到家里的回信,但他每月都至少要写上一封家书,因为他知道,拿到来信的父母会迫不及待地找人替读,而且会反反复复地读上两三遍,想像中父母那堆满皱纹的笑脸就是他写信的最大动力……

    曲鹏霄同学说,“见字如见人”,电话中传递的声音和电脑上规范的文字都不如亲笔信来得亲切,比如喜欢画画的同学在信纸上随意地画上几笔,或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字体,都会给对方传递一种不同的情感,这就是电话和网络所不及的。

    郑红同学打比方说:“自己受委屈需要倾诉的时候,可以流着泪给父母写信,但却绝不可以带着哭腔把电话打给他们……”

    书信固然无法取代,但大多同学坦然地承认,离家的时间越长,家书就越少,从开学至今的3个多月时间里,还没有写过一封家书的学生大有人在。

    鞍山科技大学杨洪泽副教授说:“尽管信息高速公路便捷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但家书所传递的情感依旧是父母最真最切的期盼。”, http://www.100md.com(傅雅妮 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