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性研究 > 性教育 > 信息
编号:10327063
上海抛婴事件引关注 学校须开设性教育课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23日 新民晚报
     相关报道: 新生儿竟被人从6楼甩下 孩子母亲未满16岁(图)

    14岁儿子与女友诞下一女 母助子弃婴入狱9个月

    昨发生的抛婴事件,让人们直面青少年性教育问题——家长不要谈性色变 学校必须开设课程

    昨天本市发生的抛婴事件让人们再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事实:随着少年儿童性成熟年龄不断提前,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已赶不上孩子的性成熟,如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引导,已成为青少年保护的重要课题。

    一些未成年人在发生性行为或遭受性侵犯后,往往不知所措,或者选择“沉默”,或者根本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有调查显示,不少孩子认为“亲我、抱我、摸我”都是友善行为,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缺乏对性的正确认识和基本生理常识。

    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认为,学校和家长都有责任对青少年开展性教育,而其“核心”是家庭教育。家长大可不必在孩子面前“谈性色变”,对于孩子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大人应耐心回答,并可推荐有益的性知识读物给他们。

    据悉,目前上海中小学并未专设性教育课程,大部分学校的生理卫生课都被“一笔带过”,或者只有针对女生的课,而对男生的青春期关怀几乎没有。市青保办专家建议,对于未成年人,家长应教育他们不要单独外出,外出前一定要让父母知道自己去什么地方、有什么事、和谁在一起,且最好有同学相伴;并教育孩子不要与陌生人单独相处,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食品,不搭陌生人的汽车;一旦发现意外情况,应立即向人多的地方移动。

    当青少年遭遇性骚扰时,应第一时间到公安机关报案,并如实告诉家长。学校、家长和孩子本身都要正确对待这类事件,成年人首先应让孩子知道,这并不是孩子的错,也不应该感到羞耻,要帮助孩子镇定下来,给予安慰鼓励,而不是惩罚,这样才能防止孩子产生内疚自责心理,防止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如果青少年因一时糊涂偷尝了“禁果”,家长万不可粗暴对待,而是应该耐心劝导,让孩子懂得如何处理生活中的难题,如何走好自己的生活之路。否则,孩子会因畏惧,拒绝与家长沟通,甚至做出更极端更无理性的事,酿成大错。, 百拇医药(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