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329784
预测国人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有了最优模型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1期
     本报讯 以中国医科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首,全国共28家医疗和疾病控制机构参与的国家“十五”攻关相关课题研究近日取得喜人成果:成功建立了便于临床应用、根据综合危险因素水平预测国人在未来5年、10年和15年冠心病、脑卒中发病危险的最优模型,并以该模型为依据,开发出直接计算工具及简化量表,使抽象的“发病危险”理论转换为具体形象、人人可操作的测量指标。

    该课题组在阜外医院武阳丰教授牵头组织下,以中美心肺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20年的队列随访资料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连续支持下,从“六五”至“九五”连续随访17年所得大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资料为基础,建立了根据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指数、吸烟及饮酒等危险因素水平预测未来5年、10年和15年冠心病、脑卒中发病危险的最优模型,并开发出与之相应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评估冠心病、脑卒中综合危险度的直接计算工具(专用PDA)和廉价易用的简化量表。例如,一名50岁的男性,目前血压150/90 mmHg,体重指数25

    kg/m2,血清总胆固醇210 mg/dk,吸烟,无糖尿病。通过应用上述计算工具或量表,得出该男子在未来10年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的绝对危险为7.3%,分别是一般人和低危人群的2.8倍和10.4倍。专家指出,以上研究成果使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方便地检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从而给予及时合理的指导和干预。

    在建立最优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课题组还参照国外经验,制订了适合中国人群的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控制方案。该方案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在全国20个医疗机构入选2000名病例进行干预,迄今已完成3次访视,得出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干预组危险因素综合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如二级医院干预组综合控制率22.4%,对照组13.6%)。, 百拇医药(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