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使中药古方焕发生机 ——记辽宁省抚顺市骨科疑难病研究所
近年来,如何光大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加快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步伐已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人士奔走呼吁的热点问题。作为一家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抚顺市骨科疑难病研究所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之路,发展之路。
本古方诞生一个研究所。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宝贵财富,中医中药理论在我国已经出现了2000多年以上,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迄今为止,一些散落在民间的中药古方,成为亟待抢救的医学文化遗产。从1996年研究所成立之日起,辽宁省抚顺骨科疑难病研究所所长高崇才就致力于用中医中药治疗骨科疑难杂症和家传古代药方的抢救、挖掘、整理和探索工作。采访中记者听到高崇才一段传奇的家事。辽宁抚顺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发祥地、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故乡、满族文化的摇篮。高氏家族的祖辈、满族的“赫舍里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当年努尔哈赤率领骠悍勇敢的满族先人东征西讨、问鼎中原的征战厮杀中,“赫舍里氏”也就是现在高氏家族中的一位先人靠治疗骨伤病的绝技而成为享誉三军的“随军”医生,也正是在这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之中,一剂剂带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并有着神奇疗效的治疗骨伤病的药方诞生了。
, 百拇医药
从高崇才这辈往前推,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也都曾靠祖传骨科秘方行医治病。高崇才的父亲高海清因为祖上传下的一手医术和几大箱子的医书,在文革期间成了“反革命分子”,被抄家、批斗、游街……从此,他把一本珍贵的秘方藏在水缸底下封存了20多年。老人临终前将药方交于长子高崇才手中,希望能发扬光大、造福于百姓。从父亲手中跪接了这本祖传秘方后,高崇才便深深地痴迷于发掘祖国医学宝藏的实践中。这一时期,他的研究发明成果受到了辽宁省医药卫生部门的重视,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成立了“抚顺市骨科疑难病研究所”。从此,他更是如鱼得水,把全部身心和精力都投入到开发高氏系列产品上。几年来,他研制出治疗骨质增生、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科疾病的系列膏剂,经临床实践,已治愈近30万名骨病患者,使医学界长期以来深感棘手的疑难骨病,不需要手术和住院,在很短时间内彻底康复。研究所研制的治疗各种骨伤病的特效药,分别获得国家五项专利发明权。产品已推向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等100多个城市以及我国香港地区、澳大利亚等国家。
让高科技为中医药宝库增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每年大约有160亿美元的中药销售额,日本、韩国等国家生产的“洋中药”所占份额达到80%~90%,而我国虽然是中医药的发源地,但是每年的中药出口份额仅占国际市场销售额的3%,而且出口的中药多以原料药材廉价卖出,成药比例不足3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主要是我们中医药的加工生产,从流程、工艺到包装都很落后,缺少技术含量。作为一位市政协委员,高崇才在为中药现代化鼓与呼的同时,更是身体力行。在不断挖掘、整理祖国传统医学宝库基础上,他尝试着为传统的中药秘方注入高科技含量。他们研制的骨康贴膏是从祖传秘方“骨刺消”发展而来的。贴于病变部位,消肿、活血、化瘀,缓解神经根缺血缺氧的状态,使增生的骨质变钝、变小,从而消除髓核中的水肿,减轻对血管和神经的压迫,达到治疗目的。
, 百拇医药
如果把传统的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治疗效果是不是更好些呢?带着这样的思考,他又开始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苦心研究。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找到了“钕铁硼永磁”。他将800~1200高斯磁片缝在加有竹片的特制腰带上,用这种“磁透带”与药膏配合使用,直接作用于病灶。“磁透带”限制了腰部的大幅度扭曲,起到了相当于住院固定治疗的作用,从而弥补了祖传贴膏的不足。此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并被载入《中国发明家大辞典》中。为了纪念父亲高海清,他将所研制开发的系列产品统一命名为“海清牌”。
骨病,也称骨关节病,在祖国医学中属“痹症”范围,为寒湿邪所致,病情迁延日久,出现肝肾亏损,肝气郁结日久,血行淤滞,使血脉阻塞。肾主骨生髓,肝肾亏损,使筋骨供养失常,造成各种关节病。因此要想使骨病患者得到最彻底的治愈,还应在调补气血,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滋补肝肾上下功夫。为此,他又研制了骨健胶囊、健康饮等产品,与贴膏配合使用,使患者愈后达到多年不易复发的效果。2000年,“海清”牌远红外骨康贴又研制成功。该产品是由世代祖传的骨刺消秘方与现代高科技产品远红外陶瓷粉经过先进的工艺制成的。骨刺消由十九种纯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排脓、消除水肿等功效。远红外陶瓷粉能发射出5~25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具有温热效应,同时具有较强的浸透、热传导及共振效应,远红外辐照皮肤及皮下组织温度升高,使人体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血流加速,血液含氧量提高,增强体内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作用,一方面使药效吸收加速;另一方面,将体内代谢的废物氧化分解,恢复生理平衡,消除病理过程。它能调节自律神经,消除紧张和压抑感。二者的有机结合使贴膏中的有效成分通过人体表皮渗透于病变部位,增强各组织间的新陈代谢及再生能力,使病变部位的炎性水肿被周围组织吸收,从而减轻邻近组织对神经的压迫,增强病变组织的自身修复功能,恢复自身的形态和位置,使病灶彻底消除。这项产品再次获得国家专利。
, http://www.100md.com
创新,永无止境。目前,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药热”。世界上已有13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中医药,有80%的发展中国家依靠中草药防治疾病;在欧美国家,中药也开始走俏,美国人已有30%服用植物药,美国的一些医学院已开办了传统医学的专业课程;美国FDA宣布,不再要求中草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体纯品,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混合物;中医药合法化的国家在不断增多……这些无疑为我国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为中药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如何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如何不断地使自己的企业在中药现代化之路上越走越宽,正是高崇才思考的大问题。
几年来,抚顺骨科疑难病研究所在中医骨科及药学方面,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的研究开发技术队伍。同时,他们与辽宁中医研究院等科研单位进行横向合作,借助其“中药古代方剂精选小复方技术操作平台”,加强现有产品的深层次开发,使现有产品生产工艺更加完善,从而符合现代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高崇才所长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与辽宁中医研究院联合开展攻关,加深对祖传古方的配制理论、稳定性、毒理及药效方面的研究,解决一般贴膏毒火大、容易造成皮肤过敏等问题,从而使现有产品无论从药理根据还是生产环节上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药械号升华为国药准字号新产品,此项研究开创骨病治疗外用药品的先河,将填补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空白,也将为更多骨病患者解除痛苦。
, 百拇医药
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自身软硬件建设,抚顺骨科疑难病研究已经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中国平衡针灸学会将其产品做为平衡医学会治疗骨病的指定产品。他本人是全国骨伤协会理事、世界中医骨伤协会理事,先后获得了抚顺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东北三省“优秀民营科技实业家”等荣誉称号。他所领导的海清中医骨病医院被指定为全国骨伤科医院学术研究理事单位。企业已由一个研究所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实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崇才和他的骨科疑难病研究所,以其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将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精髓不断发扬光大,他还将继续在挖掘、整理、发扬祖国传统中医药学的道路上辛勤耕耘,攀登不止。
转载于2003年12月15日《科技日报》, 百拇医药
本古方诞生一个研究所。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宝贵财富,中医中药理论在我国已经出现了2000多年以上,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迄今为止,一些散落在民间的中药古方,成为亟待抢救的医学文化遗产。从1996年研究所成立之日起,辽宁省抚顺骨科疑难病研究所所长高崇才就致力于用中医中药治疗骨科疑难杂症和家传古代药方的抢救、挖掘、整理和探索工作。采访中记者听到高崇才一段传奇的家事。辽宁抚顺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发祥地、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故乡、满族文化的摇篮。高氏家族的祖辈、满族的“赫舍里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当年努尔哈赤率领骠悍勇敢的满族先人东征西讨、问鼎中原的征战厮杀中,“赫舍里氏”也就是现在高氏家族中的一位先人靠治疗骨伤病的绝技而成为享誉三军的“随军”医生,也正是在这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之中,一剂剂带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并有着神奇疗效的治疗骨伤病的药方诞生了。
, 百拇医药
从高崇才这辈往前推,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也都曾靠祖传骨科秘方行医治病。高崇才的父亲高海清因为祖上传下的一手医术和几大箱子的医书,在文革期间成了“反革命分子”,被抄家、批斗、游街……从此,他把一本珍贵的秘方藏在水缸底下封存了20多年。老人临终前将药方交于长子高崇才手中,希望能发扬光大、造福于百姓。从父亲手中跪接了这本祖传秘方后,高崇才便深深地痴迷于发掘祖国医学宝藏的实践中。这一时期,他的研究发明成果受到了辽宁省医药卫生部门的重视,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成立了“抚顺市骨科疑难病研究所”。从此,他更是如鱼得水,把全部身心和精力都投入到开发高氏系列产品上。几年来,他研制出治疗骨质增生、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科疾病的系列膏剂,经临床实践,已治愈近30万名骨病患者,使医学界长期以来深感棘手的疑难骨病,不需要手术和住院,在很短时间内彻底康复。研究所研制的治疗各种骨伤病的特效药,分别获得国家五项专利发明权。产品已推向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等100多个城市以及我国香港地区、澳大利亚等国家。
让高科技为中医药宝库增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每年大约有160亿美元的中药销售额,日本、韩国等国家生产的“洋中药”所占份额达到80%~90%,而我国虽然是中医药的发源地,但是每年的中药出口份额仅占国际市场销售额的3%,而且出口的中药多以原料药材廉价卖出,成药比例不足3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主要是我们中医药的加工生产,从流程、工艺到包装都很落后,缺少技术含量。作为一位市政协委员,高崇才在为中药现代化鼓与呼的同时,更是身体力行。在不断挖掘、整理祖国传统医学宝库基础上,他尝试着为传统的中药秘方注入高科技含量。他们研制的骨康贴膏是从祖传秘方“骨刺消”发展而来的。贴于病变部位,消肿、活血、化瘀,缓解神经根缺血缺氧的状态,使增生的骨质变钝、变小,从而消除髓核中的水肿,减轻对血管和神经的压迫,达到治疗目的。
, 百拇医药
如果把传统的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治疗效果是不是更好些呢?带着这样的思考,他又开始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苦心研究。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找到了“钕铁硼永磁”。他将800~1200高斯磁片缝在加有竹片的特制腰带上,用这种“磁透带”与药膏配合使用,直接作用于病灶。“磁透带”限制了腰部的大幅度扭曲,起到了相当于住院固定治疗的作用,从而弥补了祖传贴膏的不足。此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并被载入《中国发明家大辞典》中。为了纪念父亲高海清,他将所研制开发的系列产品统一命名为“海清牌”。
骨病,也称骨关节病,在祖国医学中属“痹症”范围,为寒湿邪所致,病情迁延日久,出现肝肾亏损,肝气郁结日久,血行淤滞,使血脉阻塞。肾主骨生髓,肝肾亏损,使筋骨供养失常,造成各种关节病。因此要想使骨病患者得到最彻底的治愈,还应在调补气血,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滋补肝肾上下功夫。为此,他又研制了骨健胶囊、健康饮等产品,与贴膏配合使用,使患者愈后达到多年不易复发的效果。2000年,“海清”牌远红外骨康贴又研制成功。该产品是由世代祖传的骨刺消秘方与现代高科技产品远红外陶瓷粉经过先进的工艺制成的。骨刺消由十九种纯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排脓、消除水肿等功效。远红外陶瓷粉能发射出5~25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具有温热效应,同时具有较强的浸透、热传导及共振效应,远红外辐照皮肤及皮下组织温度升高,使人体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血流加速,血液含氧量提高,增强体内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作用,一方面使药效吸收加速;另一方面,将体内代谢的废物氧化分解,恢复生理平衡,消除病理过程。它能调节自律神经,消除紧张和压抑感。二者的有机结合使贴膏中的有效成分通过人体表皮渗透于病变部位,增强各组织间的新陈代谢及再生能力,使病变部位的炎性水肿被周围组织吸收,从而减轻邻近组织对神经的压迫,增强病变组织的自身修复功能,恢复自身的形态和位置,使病灶彻底消除。这项产品再次获得国家专利。
, http://www.100md.com
创新,永无止境。目前,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药热”。世界上已有13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中医药,有80%的发展中国家依靠中草药防治疾病;在欧美国家,中药也开始走俏,美国人已有30%服用植物药,美国的一些医学院已开办了传统医学的专业课程;美国FDA宣布,不再要求中草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体纯品,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混合物;中医药合法化的国家在不断增多……这些无疑为我国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为中药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如何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如何不断地使自己的企业在中药现代化之路上越走越宽,正是高崇才思考的大问题。
几年来,抚顺骨科疑难病研究所在中医骨科及药学方面,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的研究开发技术队伍。同时,他们与辽宁中医研究院等科研单位进行横向合作,借助其“中药古代方剂精选小复方技术操作平台”,加强现有产品的深层次开发,使现有产品生产工艺更加完善,从而符合现代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高崇才所长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与辽宁中医研究院联合开展攻关,加深对祖传古方的配制理论、稳定性、毒理及药效方面的研究,解决一般贴膏毒火大、容易造成皮肤过敏等问题,从而使现有产品无论从药理根据还是生产环节上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从药械号升华为国药准字号新产品,此项研究开创骨病治疗外用药品的先河,将填补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空白,也将为更多骨病患者解除痛苦。
, 百拇医药
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自身软硬件建设,抚顺骨科疑难病研究已经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中国平衡针灸学会将其产品做为平衡医学会治疗骨病的指定产品。他本人是全国骨伤协会理事、世界中医骨伤协会理事,先后获得了抚顺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东北三省“优秀民营科技实业家”等荣誉称号。他所领导的海清中医骨病医院被指定为全国骨伤科医院学术研究理事单位。企业已由一个研究所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实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崇才和他的骨科疑难病研究所,以其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将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精髓不断发扬光大,他还将继续在挖掘、整理、发扬祖国传统中医药学的道路上辛勤耕耘,攀登不止。
转载于2003年12月15日《科技日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