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肾病信息 > 基础常识
编号:10366632
马兜铃酸肾病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7日 中华医学杂志网
     近年来,中草药引起的马兜铃酸肾病已日益受到重视。现将作者近期诊治的朱砂莲致马兜铃酸肾病1例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因腰痛,颜面、下肢水肿伴少尿1周于2003年6月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因患“慢性支气管炎”,曾按“偏方”用朱砂莲6g兑蜂蜜服用。每日3次。服药3天后出现双侧腹部胀痛,颜面、下肢水肿,尿量减少,每日200ml左右。伴恶心、呕吐、乏力、纳差。查体:血压165/93mmHg,贫血貌,颜面、下肢水肿,双肾区叩痛。入院后查尿蛋白(+++),RBC(++),可见颗粒管型。血红蛋白95g/L,596μmol/L。B超示双肾长大。入院诊断:马兜铃酸肾病、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予以强的松50mg,每日1次口服,卡托普利125mg每日1次口服,潘生丁50mg3次/d口服治疗。1周后患者颜面、下肢水肿消失,精神、食欲好转,尿量增至1500ml左右。尿蛋白降至(++),血肌酐降至289μmol/L。好转出院。院外继续服药治疗。随访1个月后血肌酐降至177μmol/L。将强的松减为45mg,每日1次口服。门诊随访。
, 百拇医药
    2 讨论

    马兜铃酸肾病是由一些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所致的肾损害。马兜铃酸是植物界中发现的第1个硝基化合物,是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中所含的共同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提示服药后,马兜铃酸在人体内有蓄积。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包括: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朱砂莲、天仙藤、青木香、导骨风。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机制不清,主要是损害肾小管,短期大剂量服药者,临床上常表现为非少尿性或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伴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如肾性糖尿及低渗透压尿。尿常规显示蛋白尿,伴少量红、白细胞及管型。可有轻度贫血,但高血压不常见。此外,患者常有肾外表现,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及神经系统损害等,本例患者即属于此类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另一类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则由持续小剂量服用马兜铃酸药物引起,但也可由于重症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发展而来。肾功能损害常呈隐匿进展,速度不一。有的需2~3年才进入肾功能衰竭。但是不少病例0.5~1年即可达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损害出现后即使及时停服药物,亦不能制止病变进展,肾功能仍继续恶化。病人出现肾损害后常首先表现为夜尿增多。而后出现各种慢性肾衰表现。尿常规可见肾性糖尿,低渗透压尿,轻微蛋白尿,少量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肾小管功能损害明显。后期出现氮质血症直至尿毒症,常伴轻至中度高血压,贫血出现早。B超检查肾缩小。还有一类肾小管功能障碍型马兜铃酸肾病,则常发生在小量、间断服用马兜铃酸药物后,出现乏力、口干、多饮、多尿、夜尿增多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肾小管酸中毒表现,尿渗透压低。

    马兜铃酸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成熟方案。一般推荐使用强的松1mg/kg·d,口服;服药1个月后每周减0.15mg/kg·d维持1年。另外对症处理,如降压利尿消肿。肾功损害较重者可行透析治疗。对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者可做肾移植。

    综上所述,马兜铃酸肾病主要引起肾小管间质病变,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如对此病认识不足,常易造成误、漏诊。目前,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机制不明,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及宣传,规范应用中草药,避免药物性肾损害,使祖国传统医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作者单位:614000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