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0333711
医家应重视伏邪的致病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83期
     二、杂病伏邪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中风后常见、多发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的智能缺陷。中风发生系气血逆乱所致的危急重证,若及时采取急救措施,病情多能由重转轻,由危转安。但在治疗过程中如用药不当则损伤脑气;或素有肾气不足,肾精亏虚,精不生髓,髓不能生脑,脑髓元神受抑,不能祛邪外出,残余之邪未净,使部分患者脑气欲复未复,脏气欲平未平,经络欲和未和,气血虽顺而未畅,上下气化、神机流贯尚不完全,逆气浊血致使脑之血脉循环不畅,津液循行受阻,为瘀为痰,痰瘀互结,毒自内生,伏留脑髓,久蓄不除,残余之邪毒损害元神,神机受损,神经失御,机窍不展,脑髓经络、横络、孙络、毛脉机能减退,精血不达,脑髓失荣等而发生本病。

    冠心病

    冠心病属于中医“厥心痛”、“真心痛”之疾。多由动脉硬化所致,此病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轻者反复出现心绞痛,休息后症缓,劳累或情绪波动则加重或病发,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塞。因邪毒伏于心脉,复受外邪、烦劳等因素诱发。伏邪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饮食、劳逸失度,脾胃有伤,中轴升降功能失常,尤其是久食膏脂肥腻之品,腐化为脂液,久则蓄毒自生。《素问·经脉别论》云:“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浊为病气之毒,淫精指脂液,淫精于脉指脂液浸人脉络,毒邪内伏,脉道瘀窄,血气通畅不利而成。二为情志失调,喜怒不节,引发气机阻滞,五脏之道不畅,以致五脏失和,气化功能不全,气血循环不利,津液循行受阻,生瘀生痰,痰瘀互阻,毒自内生,邪伏心脉。三因先天禀赋不足,遗有父母先天之病毒,此病毒植于脏腑经络,潜伏经脉。复因风寒外犯、暑湿入侵、情志过激、劳作太甚、饮酒过度等,造成心内外之经络、孙络、缠络、横络、血脉、毛脉发生阻滞,津血、清气循行出现障碍,或呈现拘急状态,造成心缺精血之滋润,乏清气之温养,神气郁滞不展,清气不得入,浊气不得出,即发生心绞痛(即中医所谓厥心痛)。重则在上述病理作用下,迫使营气不能顺行脉中,反而逆行于脉外,陷于心肌之腠理,血滞痰结,阳郁毒生,使心肌受害,出现心肌梗塞(真心痛)。
, http://www.100md.com
    肝硬化

    本病属于中医“肝叶硬”的范畴。引发肝硬化原因很多,部分由于肝炎发展而来。正气虚弱,病毒乘虚而入,正不胜邪,或误治、失治,以致邪毒内潜,损伤气的三维御邪抗毒系统,邪毒得以深伏,使肝体受损。肝是人体诸脏器气化之枢纽,升降机能之轴心。肝主疏泄,其疏泄之道便是肝的气化之道,主要是通过气街——经络,将肝之气血疏注于各脏,以保证各脏的功能正常。肝受毒害,肝气必变,内变则生逆,逆则肝体受伤,造成疏泄之机受阻,藏血、调血功能和水津代谢失常,引发肝之缠络、孙络、毛络内外血行不畅,造成水津内结,久而不除,为瘀为毒,肝络被害,肝体失养,肝血耗伤,先肿胀而后萎缩,从而发生肝硬化(肝叶硬),如《医宗己任编》所曰:“肝藏血,血少则肝叶硬。”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中医“虚损性肾衰”的范畴。该病可由许多原因引发,其发病是一个由伤至虚,由虚至损,由损至衰的发展过程。临床上常见于泌尿系感染者。由于患者素体正气不足,又感受湿热或寒湿之邪,邪蕴下焦,下焦气化受阻,无力束邪,邪扰膀胱,邪气弥漫于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出现尿频、尿急、尿赤等症状,经中药或西药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尿常规检查正常。但因正气虚弱,未能彻底祛邪外出,邪气潜伏,遇劳即发,时止时作,病情进一步发展,病邪损害肾之水、精、气,发生水精代谢失常。水精是万物之源,从而造成肾脏毛脉、孙络、缠络瘀滞,使肾之肌核受伤,肾体受损。体乃用之基础(体者肾之实质,用者肾之生理功能也),肾之体伤,则肾之用亦损。肾命的水火不化、不分、不解,则肾间动气不足,引发三焦水道开合功能障碍,当开不开,则体内之湿浊邪气不得下泄,蕴积于体内,郁而成毒,病久则易成尿毒症;肾气不能束水,水湿外溢于肌肤则为肿为胀。肾的封藏功能失职,当合不合,无力固精、摄血,可出现蛋白尿、血尿;肾之精气不足,真阴真阳亏虚,水亏不能涵木,木失滋荣,则肝气内变,阳气上亢,郁而生风,或因命火虚衰,无力鼓动清阳上升,则浊毒不降而上逆,二者均可导致头晕;肾精不足,命火虚衰,精气不化,则不能生髓,又因浊毒伤髓,髓虚血少,则出现贫血;盖“胃为肾关门,肾衰胃不能司开阖,胃无约束,任其越出”(《内伤集要》),即脾胃与肾命在生理上是一升一降枢纽,互相为用,因肾衰命火虚衰,相火不足,不能温发脾升胃降枢机之轴,导致清气在下、浊气在上而生腹满腹胀、腹泻或便秘;水毒扰胃,胃气上逆,故见恶心呕吐、纳呆;命火式微,则君火不振,水毒之邪由三焦水道上逆,凌心射肺,则为喘促、心悸;“肾生髓,髓以脑为主”(《叶选医衡》),经络、气血、水精之道为肾、脑气化升降之用,因肾衰产生瘀秽、水毒、湿浊,其邪毒由经络气血之道,上犯于脑,神明受阻而生昏愦、谵妄等症。
, 百拇医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本病属于中医“小中风”的范畴。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病象多为短暂手足不遂,或语言謇涩,短则几小时复为常人,长则1~3天可愈。小中风病名始于宋代《泊宅编》:“风淫末疾谓四肢,凡人中风,悉归手足也。而疾势有轻重,故病轻者俗名小中”。中风发病是由于气血逆乱所致,小中风气血虽然逆乱于上,下则脏腑气化不平,但真气未动,营经之血未凝,守脏之血尚能畅达,营气亦能内守,卫气仍能卫外。气能生精,精化气,气化神,形与神俱,故脑髓病微,血脉损而小,经络伤而轻。虽气血逆乱,但脑髓络脉能通。然风病虽愈,而病发脑髓,伤而未真愈,脏腑气化功能虽通,但有微阻之气,气血逆乱虽平,仍有复起之势。此乃“根株未能悉拔”(《杂病源流犀烛》)故也。

    中风与复中

    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后数月或数年,再次发生中风的称为“复中”。复中在临床屡见不鲜。此为第一次发病后余邪未净,“根株未能悉拔”(《杂病源流犀烛》),留伏脑髓,遇诱因复中所致。中风发生是由于脑与脏腑气血逆乱所致。在治疗过程中因药误医误,或虽经治疗但残瘀、痰浊、毒邪未净,邪毒伏留于脑髓。脑气欲复未复,脏气欲平未平,气血虽顺而未畅,上下气化及水精代谢障碍、神机流贯不全,使经络气血受阻,脑之血液循环不畅,随时有复起之势。如遇情志过激、劳倦过甚、饮食不节、努力跌仆、酗酒、病后滥用耗气动血药物,以及外在风寒刺激、暑湿困扰等,皆可引发复中。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从临床发病来讲,不管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还是中风后复中,均因有伏邪,未能彻底根除,待时而发,待机而作。正如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所云:“风病既愈,而根株未能悉拔,隔一二年或数年,必再发。发则必加重,或致丧命,故平时宜预防之。第一防房劳、暴怒、郁结,调气血,养精神,又常服药以维持之”。

    原发性癫痫

    原发性癫痫属于中医“痫证”的范畴。原发性癫痫的原因颇多,其起病原委主要有二:一为先天所生,二为后天所发。所谓先天者,是因父母受惊恐之扰或因癫痫之疾,将其内在的邪毒遗于胞胎,传至婴儿,潜而未发,待机而作,如《素问·奇病论》所云:“……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所谓后天所成者,或因于郁怒忧思,怒伤肝,思伤脾,恚怒不止,忧思不除,必然肝气郁滞,疏泄不达,脾土壅塞,运化失调,聚湿生痰,痰浊内伏,复因情志诱发,痰气交争,引邪内动,上犯于脑。脑为邪气所扰,则神明无权,进而造成脏气不平,阴维阳维失衡,阴跷阳跷失衡而发。或因突受惊恐,惊则气乱,必然引起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脾胃升降阻滞,肺乏宣发,肾乏统气之功,心气动摇,气机逆变,经络障碍,导致五脏精华之血、六腑之气,不能上注于脑,引发脑髓失平,从而出现不省人事,口吐痰涎,两目上视,肢体抽搐,并见精神不振、倦怠乏力、神智迟钝之象。

    总之,伏邪是许多疾病的内在原因,其发病的形式多种多样,医家尤应重视伏邪致病的作用。因篇幅所限,本文略述一二,只起抛砖引玉之功。(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黄燕整理), 百拇医药(长春中医学院 任继学)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