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 装老小孩 解读空巢父母“潜台词”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13日
明天是情人节,在表达爱情的重要日子大谈亲情,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然而,对父母的关爱是了解情人是否具备爱心的一项重要指标,对父母的“反哺”也会赢得下一代的回报,让爱情的远景变得更迷人。所以,我们提议,在情人节给空巢的父母一个问候的电话、献给他们一束鲜花,给情人一个欣赏你的理由。
日前,有关空巢老人自杀或意外身亡的报道引起市民广泛关注。据本市民政部门最新统计,本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近242万,其中,“空巢老人”家庭达22万户,占老年人家庭的35%左右。医学表明,空巢老人最易发生老年抑郁,由此导致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老年人自杀也因此增加,是什么原因诱发了空巢老人的心理危机?
>>>原因篇·老人养儿防老回收孤独
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部主任、心理学副教授张海音表示,子女不在身边是老人孤独的直接诱因,而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是造成空巢老人内心失落的根本原因。而且当代的这批老年人,基本上都比较传统,年轻的时候为子女付出了许多精力、金钱,事业也受到一定影响,有些还为孩子的孩子(第三代)作出贡献。他们曾经为子女承担了一切困难,当他们年老体弱,不再具备保护子女的能力时,就非常希望得到子女的回报,期望他们“常回家看看”、常陪伴身旁。
, http://www.100md.com
“退休综合征”在延长
“退休综合征”是指退休后的老人由于被安排好的、规律性的生活突然改变,而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它会给老人自己乃至整个家庭带来苦恼和纠纷。根据最新的调查统计,老年人的“退休综合征”正呈不断延长趋势,价值感的丧失是空巢老人的又一大心理危机。
张海音表示,“退休综合征”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当原有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后,老年人难免会出现一段不适应期。但有些人心态较积极,可以很快适应新生活,而一些应对不良的老人,则会因为缺乏强加性的活动安排、不再被外界需求而感觉浑身不自在。
健康丧失引发恐慌
进入老年期,人的各项脏器功能开始衰退,心脑血管疾病、胃、肝脏疾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各种疾病开始频频“光顾”老人,这使他们产生深重的危机感。从心理学角度,丧失与抑郁直接相关,对空巢老人而言,这意味着子女陪伴的丧失、个人价值的丧失、健康的丧失,部分老人因为腿脚不方便,还丧失了与社会、与周围人的交流。这种老年性抑郁,导致他们情绪低落,没有活力,对前景黯然、消极,甚至出现失眠。
, 百拇医药
>>>原因篇·子女责任过重导致逃避
有人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单相思”,这种单相思是造成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的主要原因。张海音表示,其实很多时候,子女的心态也很矛盾,他们宁可用物质的满足来代替情感的需求,这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责任感导致的逃避和刻意疏忽。
很多子女总认为,去看望父母,就应该帮他们做点事、买点保健品或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但对老人来说,他们并不很在乎你做什么,有时候,哪怕是打个电话,或者只呆一会儿,也会让他们觉得你在想念他们,这种态度对老人的寂寞心理是个莫大的支持。
>>>危害篇加重老年人生理疾病
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陈圣祺表示,精神因素会影响生理的病变,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的老年病都与心理压抑,尤其是抑郁有关。长期处在抑郁、焦虑状态下的老人,会导致身体内环境改变,免疫功能降低,人易受感染,原有的病症很可能加重病情。
, 百拇医药
从中医角度看,香港中华医学会会员方柏儒副主任医师表示,免疫力降低是血液循环缺少动力的结果。抑郁会造成气血淤滞,造成相应器官的病变。空巢老人常见的是,因为气血郁结在心,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这是他们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心身相互影响的研究还表明,躯体疾病合并情绪障碍,会造成愈后难恢复、死亡率上升,且不易取得明显疗效。
导致老人自杀上升
张海音表示,空巢老人容易因抑郁而萌发自杀念头,而且老年人的自杀成功率较高。不同于年轻人自杀时的冲动,在长期抑郁、绝望的情况下,他们对终结生命的选择是仔细考虑的结果,所以想法很难改变。而身边没有人陪伴,又给他们创造了许多自杀机会。对此,要读懂空巢老人的潜台词。
这一代老人,他们大多比较传统,不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如何读懂父母看似不合情理举止后的“潜台词”,就比较重要。
, 百拇医药
>>>剖析篇 躯体疼痛可能是“撒娇”
李老太半年前开始觉得自己两肋痛、背痛,家人带她去看过骨科、神经科,但都没有查出病灶,李老太因此对家人抱怨不已,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却没有得到解决。在临床上,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张海音表示,他曾遇到一位老太,半年中做过12次胃镜、拍过很多张片子,肠镜也做过好几次,但是医生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
那么根结何在呢?其实,许多时候,躯体的疼痛是老人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父母在向你“撒娇”。很多老人很希望子女能关心他、看望他,但又不习惯表达出来,转而用生理疼痛来表达他的抑郁,他们甚至会假装坚强地说:“我不要你们照顾,我只是身体不好,没有办法!”他们不承认内心有不快,但疼痛无法缓解又觉得别人不理解他,甚至开始怨天尤人,这其实已经成为“情绪障碍”。
当然,对抱怨疼痛的空巢老人来说,内心也很矛盾。一方面,他们渴望子女因生理疾病来关心他们,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频繁看病会给子女造成负担。这种心态使他们变得更脆弱、更敏感,而多次看病却看不出结果,由此产生的抱怨,有时还会造成家庭纠纷,加重他们的抑郁。
, 百拇医药
建议:建议老人,如果多次看病而无临床病症发现,可适当减少看病次数。否则,不但会给家人造成精力、时间的巨大负担,看不好病,还可能使自己更沮丧、心态更坏。同时,建议他们可适当去看心理门诊,通过药物、心理、家人和社会的共同干预来治疗。
唠叨也是种心理宣泄
很多年轻人不爱去看望父母,嫌他们唠叨。然而,从心理学角度,唠叨也是一种心理宣泄。通过对一些小事的数落,老年人变相表达他们内心的不快乐。而唠叨的出现,有两种可能:一,老人本身就很烦躁、焦虑;二,他们内心存在不满。无论哪种情况,都提示你,父母的心情出现了问题,这时,如果你为此和他们顶撞,只会使他们更不开心。很多敏感的人听到父母唠叨,可能觉得这给自己造成压力,并认
真考虑该怎么回答,这其实也没有必要。
建议:最好的办法是,对父母的唠叨,听过算数。虽然唠叨未必是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心理疏导,但是听老人唠叨,有助于对他们的情感支持,避开或顶撞是绝不可取的。
, 百拇医药
“老小孩”情态讨关心
家中有个老人,常常好似又多了个小孩,所以人们常用“老小孩”来称呼父母。张海音提醒,其实老人出现“老小孩”情态,提示他们正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需要子女予以关注。正如歌中所说,“人的心中都有个孩子”,这个“孩子”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种“蜕形”的表现,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其实每个人都有非常任性的一面,当个人力量强大时,它会被理智压制,而当人经历难以承受的痛苦或压力时,它就会出现。对空巢老人来说,躯体痛苦、心理抑郁造成了他们的巨大压力,导致他们像孩子一样,爱撒娇、耍小性。
建议:看好你家的“老小孩“,多关心、爱护他,分担他的痛苦。最忌讳的表现是:“你都活到70岁了,怎么还这样?”千万不要去纠正他!
>>>对策篇
空巢征候群是一个社会现象,据本市民政部门最新统计,本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近242万,其中,“空巢老人”家庭达22万户,占老年人家庭的35%左右。而上海老龄化的趋势还在不断上升,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就需要社会各方携手,同时,也需要老人自己的积极调整。
, 百拇医药
父母:做一个“成功老人”
日前,社会上关于“成功老人”的报道成为热门话题。张海音表示,空巢老人与其坐待别人拯救,不如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为自己安排合适的、具有创造性的社会活动,例如在居委会做志愿者、学习一门特长等,在发挥余热的过程中,他们的情绪也会走向良性循环,有助于克服老年抑郁,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子女:定期和父母联系
在中国,老年公寓、养老院等老年福利机构还没完全普及开来,除了收费问题外,传统的“不孝”观念也是限制它发展的原因。张海音表示,在经济许可得情况下,送老人去养老院,并不意味着你就是“逆子”,也不表示就切断和老人的一切联系,你可以常去看望、定期联系,遇到节假日把老人接回来,这样双方都没有负担,处理得游刃有余。对老人来说,和许多同龄人共处一室,有助于缓解孤独感。
社会: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值得欣慰的是,在对空巢老人的帮助与护理方面,本市已经作出了许多努力,杨浦区1000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朝阳为夕阳”工程,杨浦精神卫生中心开通了免费咨询热线,而八五医院漕河泾分院的痔科医务志愿者常常为空巢老人义务出诊。目前,全市各区县已全部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开设热线。
然而,面对242万老人、22万户空巢老人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还是不够。陈圣祺建议,每个社区都应该掌握空巢老人情况,把他们的资料包括健康状况登记在案,方便志愿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服务。, 百拇医药
日前,有关空巢老人自杀或意外身亡的报道引起市民广泛关注。据本市民政部门最新统计,本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近242万,其中,“空巢老人”家庭达22万户,占老年人家庭的35%左右。医学表明,空巢老人最易发生老年抑郁,由此导致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老年人自杀也因此增加,是什么原因诱发了空巢老人的心理危机?
>>>原因篇·老人养儿防老回收孤独
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部主任、心理学副教授张海音表示,子女不在身边是老人孤独的直接诱因,而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是造成空巢老人内心失落的根本原因。而且当代的这批老年人,基本上都比较传统,年轻的时候为子女付出了许多精力、金钱,事业也受到一定影响,有些还为孩子的孩子(第三代)作出贡献。他们曾经为子女承担了一切困难,当他们年老体弱,不再具备保护子女的能力时,就非常希望得到子女的回报,期望他们“常回家看看”、常陪伴身旁。
, http://www.100md.com
“退休综合征”在延长
“退休综合征”是指退休后的老人由于被安排好的、规律性的生活突然改变,而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它会给老人自己乃至整个家庭带来苦恼和纠纷。根据最新的调查统计,老年人的“退休综合征”正呈不断延长趋势,价值感的丧失是空巢老人的又一大心理危机。
张海音表示,“退休综合征”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当原有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后,老年人难免会出现一段不适应期。但有些人心态较积极,可以很快适应新生活,而一些应对不良的老人,则会因为缺乏强加性的活动安排、不再被外界需求而感觉浑身不自在。
健康丧失引发恐慌
进入老年期,人的各项脏器功能开始衰退,心脑血管疾病、胃、肝脏疾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各种疾病开始频频“光顾”老人,这使他们产生深重的危机感。从心理学角度,丧失与抑郁直接相关,对空巢老人而言,这意味着子女陪伴的丧失、个人价值的丧失、健康的丧失,部分老人因为腿脚不方便,还丧失了与社会、与周围人的交流。这种老年性抑郁,导致他们情绪低落,没有活力,对前景黯然、消极,甚至出现失眠。
, 百拇医药
>>>原因篇·子女责任过重导致逃避
有人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单相思”,这种单相思是造成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的主要原因。张海音表示,其实很多时候,子女的心态也很矛盾,他们宁可用物质的满足来代替情感的需求,这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责任感导致的逃避和刻意疏忽。
很多子女总认为,去看望父母,就应该帮他们做点事、买点保健品或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但对老人来说,他们并不很在乎你做什么,有时候,哪怕是打个电话,或者只呆一会儿,也会让他们觉得你在想念他们,这种态度对老人的寂寞心理是个莫大的支持。
>>>危害篇加重老年人生理疾病
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陈圣祺表示,精神因素会影响生理的病变,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的老年病都与心理压抑,尤其是抑郁有关。长期处在抑郁、焦虑状态下的老人,会导致身体内环境改变,免疫功能降低,人易受感染,原有的病症很可能加重病情。
, 百拇医药
从中医角度看,香港中华医学会会员方柏儒副主任医师表示,免疫力降低是血液循环缺少动力的结果。抑郁会造成气血淤滞,造成相应器官的病变。空巢老人常见的是,因为气血郁结在心,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这是他们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心身相互影响的研究还表明,躯体疾病合并情绪障碍,会造成愈后难恢复、死亡率上升,且不易取得明显疗效。
导致老人自杀上升
张海音表示,空巢老人容易因抑郁而萌发自杀念头,而且老年人的自杀成功率较高。不同于年轻人自杀时的冲动,在长期抑郁、绝望的情况下,他们对终结生命的选择是仔细考虑的结果,所以想法很难改变。而身边没有人陪伴,又给他们创造了许多自杀机会。对此,要读懂空巢老人的潜台词。
这一代老人,他们大多比较传统,不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如何读懂父母看似不合情理举止后的“潜台词”,就比较重要。
, 百拇医药
>>>剖析篇 躯体疼痛可能是“撒娇”
李老太半年前开始觉得自己两肋痛、背痛,家人带她去看过骨科、神经科,但都没有查出病灶,李老太因此对家人抱怨不已,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却没有得到解决。在临床上,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张海音表示,他曾遇到一位老太,半年中做过12次胃镜、拍过很多张片子,肠镜也做过好几次,但是医生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
那么根结何在呢?其实,许多时候,躯体的疼痛是老人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父母在向你“撒娇”。很多老人很希望子女能关心他、看望他,但又不习惯表达出来,转而用生理疼痛来表达他的抑郁,他们甚至会假装坚强地说:“我不要你们照顾,我只是身体不好,没有办法!”他们不承认内心有不快,但疼痛无法缓解又觉得别人不理解他,甚至开始怨天尤人,这其实已经成为“情绪障碍”。
当然,对抱怨疼痛的空巢老人来说,内心也很矛盾。一方面,他们渴望子女因生理疾病来关心他们,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频繁看病会给子女造成负担。这种心态使他们变得更脆弱、更敏感,而多次看病却看不出结果,由此产生的抱怨,有时还会造成家庭纠纷,加重他们的抑郁。
, 百拇医药
建议:建议老人,如果多次看病而无临床病症发现,可适当减少看病次数。否则,不但会给家人造成精力、时间的巨大负担,看不好病,还可能使自己更沮丧、心态更坏。同时,建议他们可适当去看心理门诊,通过药物、心理、家人和社会的共同干预来治疗。
唠叨也是种心理宣泄
很多年轻人不爱去看望父母,嫌他们唠叨。然而,从心理学角度,唠叨也是一种心理宣泄。通过对一些小事的数落,老年人变相表达他们内心的不快乐。而唠叨的出现,有两种可能:一,老人本身就很烦躁、焦虑;二,他们内心存在不满。无论哪种情况,都提示你,父母的心情出现了问题,这时,如果你为此和他们顶撞,只会使他们更不开心。很多敏感的人听到父母唠叨,可能觉得这给自己造成压力,并认
真考虑该怎么回答,这其实也没有必要。
建议:最好的办法是,对父母的唠叨,听过算数。虽然唠叨未必是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心理疏导,但是听老人唠叨,有助于对他们的情感支持,避开或顶撞是绝不可取的。
, 百拇医药
“老小孩”情态讨关心
家中有个老人,常常好似又多了个小孩,所以人们常用“老小孩”来称呼父母。张海音提醒,其实老人出现“老小孩”情态,提示他们正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需要子女予以关注。正如歌中所说,“人的心中都有个孩子”,这个“孩子”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种“蜕形”的表现,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其实每个人都有非常任性的一面,当个人力量强大时,它会被理智压制,而当人经历难以承受的痛苦或压力时,它就会出现。对空巢老人来说,躯体痛苦、心理抑郁造成了他们的巨大压力,导致他们像孩子一样,爱撒娇、耍小性。
建议:看好你家的“老小孩“,多关心、爱护他,分担他的痛苦。最忌讳的表现是:“你都活到70岁了,怎么还这样?”千万不要去纠正他!
>>>对策篇
空巢征候群是一个社会现象,据本市民政部门最新统计,本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近242万,其中,“空巢老人”家庭达22万户,占老年人家庭的35%左右。而上海老龄化的趋势还在不断上升,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就需要社会各方携手,同时,也需要老人自己的积极调整。
, 百拇医药
父母:做一个“成功老人”
日前,社会上关于“成功老人”的报道成为热门话题。张海音表示,空巢老人与其坐待别人拯救,不如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为自己安排合适的、具有创造性的社会活动,例如在居委会做志愿者、学习一门特长等,在发挥余热的过程中,他们的情绪也会走向良性循环,有助于克服老年抑郁,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子女:定期和父母联系
在中国,老年公寓、养老院等老年福利机构还没完全普及开来,除了收费问题外,传统的“不孝”观念也是限制它发展的原因。张海音表示,在经济许可得情况下,送老人去养老院,并不意味着你就是“逆子”,也不表示就切断和老人的一切联系,你可以常去看望、定期联系,遇到节假日把老人接回来,这样双方都没有负担,处理得游刃有余。对老人来说,和许多同龄人共处一室,有助于缓解孤独感。
社会: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值得欣慰的是,在对空巢老人的帮助与护理方面,本市已经作出了许多努力,杨浦区1000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朝阳为夕阳”工程,杨浦精神卫生中心开通了免费咨询热线,而八五医院漕河泾分院的痔科医务志愿者常常为空巢老人义务出诊。目前,全市各区县已全部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开设热线。
然而,面对242万老人、22万户空巢老人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还是不够。陈圣祺建议,每个社区都应该掌握空巢老人情况,把他们的资料包括健康状况登记在案,方便志愿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服务。,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