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综合信息 > 信息02
编号:10347145
中医药科研成果获国家大奖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99期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成果分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月20日,是值得全体中医药科技工作者骄傲和纪念的日子,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三代科研人员历经40年完成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项目,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自该奖项设立以来,中医药科研成果首次获此殊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将获奖证书授予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此外,中医药行业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项目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血瘀证-活血化瘀”的基础上,以冠心病为突破口,提高疗效为目的,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治法”,从临床、基础及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现代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该项目曾先后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重点资助,相关内容从“七五”到“十五”连续4次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996年,该项目曾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本项目的研究,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活血化瘀”已成为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法则之一,在全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西苑医院仅该项目的技术转让就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00万元。
, http://www.100md.com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是由大连轻工业学院金凤燮教授主持研究的“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分别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刘平教授主持研究的“扶正化瘀法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黄璐琦研究员主持研究的“栝楼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和由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吴咸中院士主持研究的“通里攻下法在腹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与基础研究”。

    “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项目,通过利用新发现的皂苷糖苷酶,发明了“选择性地改变人参皂苷糖基、制备高活性的Rh2等人参稀有皂苷”的一整套方法。大大提高了人参皂苷Rh2皂苷的转化率,并实现产业化生产。

    “扶正化瘀法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项目,提出“正虚血瘀”是肝纤维化基本病机的假说,并针对性地以“扶正化瘀”作为治法,成功研制出专利新药“扶正化瘀胶囊”,该药可使肝组织纤维化分期逆转率达52%~58.3%。

    “栝楼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项目,通过对全球范围的栝楼属植物及药材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首次确立了世界范围内栝楼属植物有84种8变种,我国有37种6变种,还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为鉴别栝楼雌雄株和天花分类药材提供了新的方法。

    “通里攻下法在腹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与基础研究”项目,通过2600多例临床研究证明,通里攻下法治疗急性肠梗阻、重型胰腺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等腹部外科疾病有明显疗效。同时,揭示了该疗法的作用机理。

    据悉,本次共有1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项成果获二等奖。19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http://www.100md.com(陆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