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与卫生有关节日 > 全国爱耳日
编号:10368372
康复训练--聋儿的唯一出路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25日 康复中心
     孩子耳聋后,父母易走入这样的误区:他们心焦如焚,四处寻医问药,盼望奇迹出现。如果数年之后,孩子试过中草药、针灸、气功等种种办法,耳聋还是治不好,即使家长此时走出"误区",孩子也已错过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期"。

    我省现有7岁以下的聋儿约2.7万名,每年新增聋儿近1000名,目前世界上尚未研究出能医治耳聋的良方。街头及各种广告媒体宣称的通过中草药、针灸、气功甚至电磁疗法能够根治耳聋,都是骗人的。事实上,这些方法只能暂时地人为刺激极少部分听力神经细胞,起不到根治耳聋的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耳聋的孩子并不是任何声音都听不到,而是绝大部分有残余听力。只有及早地进行听力补偿,充分发挥残余听力的作用,通过验配助听器,佩戴耳模,将外界声音放大,再加上科学合理的听觉言语训练,聋儿才能够冲出无声世界,开口说话,实现同健全人的言语交流,这就是聋儿康复的途径。国内外大量实践也证明,这是聋儿突破障碍的唯一道路。

    聋儿康复的关键是一个"早"字。因为,一个人的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2-5岁,即小孩学习说话的"黄金时期"。"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聋儿如果及早被发现耳聋,及早进行听力补偿和言语训练,康复效果是显著的。一个人过了12岁,大脑中枢的言语发展区域已基本形成,如果这时才进行听力补偿和言语训练,即使耳聋不十分严重,助听器质量再好,康复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我省有50%的聋儿,二三岁开始耳聋,但总因家长寻医问药走了弯路,聋儿拖到六七岁甚至八九岁才"学说话",语言康复的时机被无知错过。

    专业技术人员是如何让聋儿回归有声世界的呢?首先是进行听觉训练。发掘聋儿的残余听力,为他们配上合适的助听器,把他们引入有声世界,指导他们理解语声,为学习说话打基础。其次是对聋儿进行言语训练。对于3岁以下的聋儿,言语训练以其兴趣为主导,顺应情景激励发音说话,对于3~6岁的聋儿,游戏是他们的主导活动,通过游戏学习发音说话,学习数数和简单的计算,学习最初级的美工绘画,学习和谐互爱。对于学龄前聋儿,学习基础文化知识是主要任务。所以,言语训练内容与文化课的内容相结合,形式活泼多变,让他们既能学到口语,又能复习和扩展文化课知识。

    为使聋儿不失时机地获得康复训练,在省政府和省残疾人联合会的关怀下,全省各地先后成立了省各级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其中省聋儿康复中心是全省聋儿康复技术资源中心。该中心专家呼吁:家长不要盲目地寻医问药,要珍惜聋儿康复时机,通过与康复人员共同努力,尽早使聋儿进入有声世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