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峨眉山炎帝览胜 论大黄重庆述要
中华医药,源远流长;华夏民族,肇始炎黄。上古之时,瘟疟横行,神农炎帝,跋山涉水,济世救民,遍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乃祖国医药的伟大创始者,为后人留下一个个生动而感人的故事传说……
峨眉山炎帝览胜 论大黄重庆述要
“高空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个信儿到京师呀,江南民众思念你——神农炎帝。”宏亮悠扬的歌声,绵延不断,不时从村村寨寨中传出,炎帝不禁问:“这是什么歌?如此悦耳动听!”
行进中满头大汗的山城人重庆立即道:“禀大王,此乃江南民歌,人人会唱,说的是那里民众盼望大王来到江南。”炎帝一听,边走边说:“那么本王此行,确属应该了。”昆明、柳州、金陵等齐声道:“正符民意。”
在国宴宴散后的第二天,炎帝便装束停当,邀江南诸贤南下。有司、执事等本已安排相应车辇、随从,但被炎帝拒绝,道:“尽量减少随从及车马,但各地众贤,必须以车辇安全护送原地。本王南行,尽量从简。”因此南下车辆,多为数人一乘,炎帝也不单坐,他时而坐这辆,时而坐那辆,穿梭在各车之间。等过宝鸡、成都后,索性邀众贤徒步而行,边走边观察民情,包括稼苗长势、民众劳作等,同时便于沿途发现新的药材。一路行来,边谈论,边观察,走走停停,说说笑笑,倒也不感疲倦。这日行在一处,只见山峦叠障,重岩迭翠,气势磅礴,雄秀幽奇,山势逶迤,细而长,美而绝,如螓首峨眉。炎帝被这迷人的风景所吸引,他从山脚望到山顶,估摸约有百余里之遥。再细看,只见石径盘旋,直上云霄。见炎帝如此迷恋,重庆立即道:“大王,此山名为‘峨眉山’。据家师驾虎考查,这里因山势高低变化而气候温差极大,约分三个区域:低山区较热,中山区温暖,高山区甚寒。此山植物品种多达三千余种。”一听说药王曾在此山考查,炎帝当即勾起一段心事道:“众位贤士,本王自闻听药王之名后,曾广为探访,以求拜见,但迄今未得音讯,此次南来,亦包含能得幸与药王相会之想。众贤士想必常能相见,望广为转告。”众人同时道:“家师驾虎而行,有事则急来指教,但说完便匆匆而行。我等也曾问及家师,何不亲赴太医馆?家师云:太医馆有国老主持,再有多维与求协师弟相佐,一应医治及医事,应付绰绰有余。他老人家则专于边远缺医无药处奔忙,故无暇前往。有关与大王会晤之事,家师谓目前尚无紧要之事,恐与大王会面后,不免招待应酬,惟恐琐事羁绊,耽误民间救治之务。家师曾言,在急需之时,家师必然露面与大王相会。目前家师人在何处,我等也难以确定。”炎帝闻言,长叹一声道:“贤哉药王!伟哉药王!”说毕,回想起刚才重庆曾说山中植物殊多,想来药材也一定不少,便更加留意所过之处。没走多远,在一处山地灌木林旁,发现林缘处土地较为阴湿,其上生长着一种大叶植物,高五六尺,叶柄长而粗壮,绿色叶片有二三寸大小,呈大锯齿状。炎帝用力拔取,根茎现出,形如萝卜,色黄。炎帝用舌头舔舔,感到味苦,正要咀嚼,重庆赶紧道:“大王且慢!”炎帝一怔,重庆道:“此药有攻下之力,恐大王误食致泻。”炎帝听说是药,马上情绪高涨:“此为何药?请详述之。”重庆道:“药名大黄,又名将军、马蹄黄、香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炎帝道:“泻下之药,何以又名将军?”重庆道:“此药攻逐积结,通利大便,其势迅捷,如将军之斩关夺门,故名。据家师所授,该药入脾胃、大肠、膻中及肝经。为便于记忆,家师曾撰口诀为:
大黄苦寒脾胃行,大肠膻肝积滞攻,泻火凉血解热毒,逐瘀通经疗扑损。
大黄治病,旨在清泻大肠邪热,对大便燥结,肠中结聚,确能一通见效。然对下利即泄泻,尤其是虚人腹泻者,用当审慎。为此,家师曾讲故事一则,我等众弟子至今记忆犹新。”炎帝听说大黄尚有掌故,便道:“啊,什么故事?”一直随炎帝众人南下的安合,再也忍不住了,接口道:“此故事起始于‘五黄先生’治病一事。”, 百拇医药(孟琳升 孟仲岐)
峨眉山炎帝览胜 论大黄重庆述要
“高空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个信儿到京师呀,江南民众思念你——神农炎帝。”宏亮悠扬的歌声,绵延不断,不时从村村寨寨中传出,炎帝不禁问:“这是什么歌?如此悦耳动听!”
行进中满头大汗的山城人重庆立即道:“禀大王,此乃江南民歌,人人会唱,说的是那里民众盼望大王来到江南。”炎帝一听,边走边说:“那么本王此行,确属应该了。”昆明、柳州、金陵等齐声道:“正符民意。”
在国宴宴散后的第二天,炎帝便装束停当,邀江南诸贤南下。有司、执事等本已安排相应车辇、随从,但被炎帝拒绝,道:“尽量减少随从及车马,但各地众贤,必须以车辇安全护送原地。本王南行,尽量从简。”因此南下车辆,多为数人一乘,炎帝也不单坐,他时而坐这辆,时而坐那辆,穿梭在各车之间。等过宝鸡、成都后,索性邀众贤徒步而行,边走边观察民情,包括稼苗长势、民众劳作等,同时便于沿途发现新的药材。一路行来,边谈论,边观察,走走停停,说说笑笑,倒也不感疲倦。这日行在一处,只见山峦叠障,重岩迭翠,气势磅礴,雄秀幽奇,山势逶迤,细而长,美而绝,如螓首峨眉。炎帝被这迷人的风景所吸引,他从山脚望到山顶,估摸约有百余里之遥。再细看,只见石径盘旋,直上云霄。见炎帝如此迷恋,重庆立即道:“大王,此山名为‘峨眉山’。据家师驾虎考查,这里因山势高低变化而气候温差极大,约分三个区域:低山区较热,中山区温暖,高山区甚寒。此山植物品种多达三千余种。”一听说药王曾在此山考查,炎帝当即勾起一段心事道:“众位贤士,本王自闻听药王之名后,曾广为探访,以求拜见,但迄今未得音讯,此次南来,亦包含能得幸与药王相会之想。众贤士想必常能相见,望广为转告。”众人同时道:“家师驾虎而行,有事则急来指教,但说完便匆匆而行。我等也曾问及家师,何不亲赴太医馆?家师云:太医馆有国老主持,再有多维与求协师弟相佐,一应医治及医事,应付绰绰有余。他老人家则专于边远缺医无药处奔忙,故无暇前往。有关与大王会晤之事,家师谓目前尚无紧要之事,恐与大王会面后,不免招待应酬,惟恐琐事羁绊,耽误民间救治之务。家师曾言,在急需之时,家师必然露面与大王相会。目前家师人在何处,我等也难以确定。”炎帝闻言,长叹一声道:“贤哉药王!伟哉药王!”说毕,回想起刚才重庆曾说山中植物殊多,想来药材也一定不少,便更加留意所过之处。没走多远,在一处山地灌木林旁,发现林缘处土地较为阴湿,其上生长着一种大叶植物,高五六尺,叶柄长而粗壮,绿色叶片有二三寸大小,呈大锯齿状。炎帝用力拔取,根茎现出,形如萝卜,色黄。炎帝用舌头舔舔,感到味苦,正要咀嚼,重庆赶紧道:“大王且慢!”炎帝一怔,重庆道:“此药有攻下之力,恐大王误食致泻。”炎帝听说是药,马上情绪高涨:“此为何药?请详述之。”重庆道:“药名大黄,又名将军、马蹄黄、香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炎帝道:“泻下之药,何以又名将军?”重庆道:“此药攻逐积结,通利大便,其势迅捷,如将军之斩关夺门,故名。据家师所授,该药入脾胃、大肠、膻中及肝经。为便于记忆,家师曾撰口诀为:
大黄苦寒脾胃行,大肠膻肝积滞攻,泻火凉血解热毒,逐瘀通经疗扑损。
大黄治病,旨在清泻大肠邪热,对大便燥结,肠中结聚,确能一通见效。然对下利即泄泻,尤其是虚人腹泻者,用当审慎。为此,家师曾讲故事一则,我等众弟子至今记忆犹新。”炎帝听说大黄尚有掌故,便道:“啊,什么故事?”一直随炎帝众人南下的安合,再也忍不住了,接口道:“此故事起始于‘五黄先生’治病一事。”, 百拇医药(孟琳升 孟仲岐)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