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临证心法
编号:10359760
风疹块也有寒证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09期
     风疹块,乃中医学病名,西医学谓之荨麻疹(民间俗称风团、风丹、风疙瘩)。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系由湿、风热、热毒等胶着而结,郁于皮毛腠里之间,进而深入血分,造成血热所致。西医学则谓之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如食物(鱼、虾,牛肉等)、药物(青霉素、血清制剂、磺胺类等)、毒素吸收(病灶感染、各种寄生虫等)。此外,还有因昆虫叮咬、花粉、羽毛吸入,等等。

    临床表现:皮肤搔痒,随之患处出现大小不等的风疹块。风疹块起得快,消的也快,但反复发作。皮疹广泛时遍及全身,呈片片云彩状或相连似地图状。

    一般治疗,中医学不外乎有三法:一、清热解毒,方如银翘解毒散;二、凉血散瘀,方如犀角地黄汤;三、祛风败毒,方如荆防败毒散。而西医学则采用脱敏治疗,如口服扑尔敏、息斯敏等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5%氯化钙等针剂。

    然而对于风疹块,按常规的诊疗法也有失败的病例。近期,笔者诊治一风疹块患者(女,25岁),该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在外遇风或气温下降则遍身起疹块,奇痒难忍,回到家里则诸疹消失。尤为严重的是,双手接触冷水,则发红肿胀,且先痛后痒。患者病初曾经西医诊治,服过扑尔敏、息斯敏等脱敏药,无效。

    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笔者认为系风热之毒深入血分,遂投以银翘散加减,处方为:银花18g,连翘15g,竹叶10g,荆芥12g,防风12g,丹皮12g,生地15g,赤芍12g,板蓝根15g,蝉蜕9g,甘草6g。遗憾的是,患者连服两剂后,不仅诸症未减轻,反而疹块频发且色变紫红间白,搔痒甚于服药前。于此,笔者自知诊治失败。

    第二诊,笔者请来我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会诊。该医师依据患者遇冷风便发疹块,和双手接触冷水便红肿痛痒,以及疹色紫红间白等症状,认定非风热之毒入血分,而是寒证兼风,即风冷型风疹块,并进行了辨证分析。他说:寒乃阴邪,故遇冷水则因刺激血管而出现红肿痛痒;风性走窜,且随寒则寒化,故遇风而发搔痒之疹块,加之患者脉细素体阳虚(怕冷),故在春季诱发此病。

    经过辨证,该医师拟就当归四逆汤并玉屏风散加味。处方:当归12g,桂枝10g,细辛6g,白芍12g,通草6g(以通草易木通,因木通苦寒),防风10g,黄芪30g,白术10g,谷芽30 g,甘草6g,生姜5片,大枣12g。

    方析:本方桂枝、细辛、生姜温通经脉,散表里寒邪;当归、白芍补养营血;白术、黄芪、甘草、大枣温益脾气,扶正固表;防风驱风止痒;通草乃甘淡之品,有通利血脉与利水消肿之功;谷芽养胃护胃,以防温散过甚伤其胃。

    上方由12味中药组成,既可温寒祛风止痒、通利血脉,又可扶正固本,因而是治疗寒证风疹块的良方。事实正是如此。患者服第一剂后,疹块透发次数和面积明显减少,且搔痒减弱,三剂而愈。

    以上病例说明,中医学的辨证至关重要。作为医者,尤其要善于发现和抓住诸多症状中的细枝末节,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辨证分析,方才不致误诊。时下,一些中医医者(包括笔者)囿于书本和所谓临床经验,认为大凡风疹块(包括风疹),皆系风、热、湿、毒所致,然而事实证明,风疹块也有寒证。, http://www.100md.com(马运福)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风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