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之路
编号:10357467
现代生活方式与过敏症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10日 央视国际
    

    1、邓伟吾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瑞金医院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防痨协会理事 亚太地区呼吸病学委员 世界卫生组织哮喘全球防治项目国际抗痨肺病联合会员。(左图)

    2、郑捷 博士生导师 上海瑞金医院皮肤科、风湿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部级研究课题。(右图)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你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来聊的是过敏症方面的问题。

    记者:您有过过敏的经历吗?
, 百拇医药
    群众:有时候闻到花的香味会打喷嚏,身上长斑什么的。

    群众:我有时候对衣服、衣料也会过敏,特别是不习惯化纤,容易过敏。过敏的时候皮肤上会长出一粒粒疙瘩,很痒。

    群众:我父亲以前过敏特别厉害,一喝酒就过敏,现在好了很多。

    群众:我是使用化妆品过敏,再就是吃海鲜过敏。

    群众:我羊毛衫不能穿,穿后感觉很扎肉,不舒服,很痒。

    主持人: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有这种国民的反应呢?

    邓伟吾:随着生活方式越来越现代化,支气管哮喘以及一些其他的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这里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有身体外的因素,也有体内因素。严格说来哮喘等一类过敏性疾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是身体内外的因素则是导致发病的诱因。比如环境因素中的衣食住行都会有影响,像地毯、窗帘、床上用品等。
, 百拇医药
    郑捷:当然目前研究最普遍的内容还是有关基因的问题,寻找发病基因也成为了全世界的热点,目前已经发现了5个以上和哮喘、湿疹有关的基因。哮喘和湿疹两种疾病往往是相伴随的,特别在婴幼儿当中尤为明显。具体就是第16号和20号染色体。这些过敏基因被发现了以后就为将来开发治疗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主持人:总的来说过敏表现反映到人体上有哪几类?有些什么系统各种各样的表现?

    邓伟吾:各个系统都可以有过敏的表现,比如呼吸道首先反映为气急、胸闷、哮喘等,上呼吸道还可以有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最大的病变器官就是皮肤,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主持人:过敏症越来越多是您主管感受还是客观事实?

    邓伟吾:这种说法是很客观的。我可以举两个数字,一个是上海市儿科协会的调查表明,在1990年的时候儿童患哮喘的患病率是1.5%,到了2000年达到了3.34%,十年间增加了一倍。在英国有一份资料表明在25年间过敏性鼻炎增加了4倍。哮喘和鼻炎是这样,我想其他的过敏性疾病同样如此。
, http://www.100md.com
    主持人:来看一位进行了皮肤护理的女士的经历:

    女士:做的时候感觉很好,到家后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晚上九点多脸上开始红肿,局部有瘙痒,再照镜子的时候感觉像变了一个人。开始想睡一觉也许就好了,可是早上起床后还是红得厉害,到医院看病后医生确诊为接触性过敏性鼻炎。

    郑捷:这也是一种过敏体质的反应,同样一种药品或者化妆品有的人用后没事儿,而有的人用了则会出现过敏,主要取决于人本身的内在因素。目前很多美容院最不好的做法就是不告诉消费者应用的是什么化妆品以及成分是什么,这样也使得很多消费者无法去了解是否有过敏的危险。如果一旦产生严重后果再进行补救有时候就来不及了,因此消费者在使用染发剂、护肤品等以前一定要首先进行一个自我测试,比如先在前臂的内侧抹一点,观察48小时以上,如果没有反映就说明基本上是安全的。如果自己知道平时对化妆品是过敏的,可以在第一天抹了以后,第二天再抹一次。

    主持人:为什么有的人接触花或者花粉后会感觉呼吸困难、很难受,这是为什么?
, 百拇医药
    邓伟吾:花粉通过呼吸道吸入,经过鼻咽部再到气管,可以引起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肺炎等。过敏程度轻重不一。

    主持人:日常购买的一些花比如百合、玫瑰等,过敏的可能性大吗?

    邓伟吾:首先每个人对花粉过敏的程度不一样,再者不同季节有不同花粉。总体说来比较细小、易飘浮的花粉更容易被人体吸入。如果说是有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人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尽量防护。

    主持人:来看一段采访:

    康女士:我是对猫毛、狗毛过敏,一开始自己并不知道,刚结婚的时候丈夫送了我一只小型的京巴宠物犬,毛茸茸的特别可爱,可是没几天我就老是打喷嚏,接着就开始哮喘。因为我小时候一直是过敏性体质,在发育以前挺严重,在发育以后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小狗来了以后我就发现不对,好像小时候的那些症状又来了。后来到医院测试以后医生告诉我是猫毛狗毛过敏。
, 百拇医药
    女士:我是对猕猴桃过敏,开始不知道,结婚后不久有一次吃猕猴桃感觉嘴里面有泡出来。后来一下子满嘴都是泡,咽口水都咽不下去。我自己第一次被吓坏了。第二次给我女儿剥猕猴桃吃的时候过敏更严重了,以后看见猕猴桃我就害怕,可是我女儿却很好,一次可以吃两个猕猴桃。

    郑捷:猕猴桃过敏是一个典型的粘膜过敏症,第一次洗猕猴桃的时候眼睛发红是一种过敏性结膜炎,后来是口腔粘膜的过敏。患者说的水泡实际上是一种粘膜水肿,后来透不过气的时候是一种喉头粘膜的水肿,喉头水肿是很危险的,往往是过敏症在短时间内致人于死地的主要原因。

    主持人:再来看看前面这位康女士的“过敏历险记”

    康女士:我当时就是觉得感冒头疼,然后我吃完药就去洗澡,洗澡出来以后我就觉得好像浑身很燥的感觉。我还到小卖部里面去买一瓶冰水,但是进去后所有人都很奇怪地看着我,收银小姐甚至都不收我的钱,我看了一眼旁边的镜子,我自己也吓了一跳,镜子里的我整个脸都是肿的,然后我扔下水打车直接去医院了。到了医院后脸上和手上都一片片红了起来,最开始我排在第三位,医生看见我后让我先看,后来医生告诉我说我的过敏很厉害,必须及时治疗,如果再晚来半个小时到了内脏也会引起过敏,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
, http://www.100md.com
    郑捷:这是一个药物过敏,药物过敏症状出来很快,也就是几分钟或者几小时内发作,洗澡也是一个促发因素,因为洗澡的时候全身毛细血管扩张,会加速这种症状出现。药物过敏尤其是速发型药物过敏一定要尽快就诊,尤其是出现四种情况一定要尽快处理,第一种是心动过速、心慌,第二种是胸闷,第三是呼吸困难,第四是咽梗阻感。

    邓伟吾:应该注意在每次哮喘发作的时候自己进行判断,看看情况是不是比以前重,如果感觉比较重一定要及时看医生,不要耽误时间。另外大多数情况下自己用一些药物比如喷雾剂后症状是可以缓解的,但是如果缓解后反复发作也应该马上去医院。

    主持人:日常用药有哪些原则可以应对这种药物引起的过敏?

    郑捷:首先如果曾经因为服用某种药物导致过敏症状一定要记住,去医院看病要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第二就是要了解药物的化学名称,不要仅仅从商品名来判断是否会引起过敏,因为有些不同商品名称的药物可能含有相同的导致过敏的成分。
, http://www.100md.com
    主持人:再来通过一段采访了解一下大家在应对过敏方面有哪些技巧?

    群众:自己家里一般都备有药物。

    过敏症患者:我应该说是久病成良医了,如果我发现一些前期症状比如打喷嚏就会吃一些常备的抗过敏药物,而且是只要是在白天发现有些不对就会吃一些过敏药,这样一般晚上都不会发病。至少应该可以缓解一些,但是也得看过敏程度。

    邓伟吾:过敏病人首先最主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对什么过敏,然后避免接触。再就是有的病人可能过敏因素比较复杂,可以请医生进行检查然后给出指导性意见。另外用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有计划地进行,一定要和医生很好地进行沟通。

    主持人:有的过敏患者比如对虾过敏后就拒绝吃所有的海鲜,这样做对吗?

    郑捷:这种做法不是十分妥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经常碰到类似的情况,比如有些家长一旦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了湿疹或者哮喘就任何海鲜都不吃了,甚至有的把这个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的水产品,这样肯定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具体哪一种食物不能吃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判断,但是究竟自己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还是要靠自己去逐步摸索,比如一旦吃了某种食物引起过敏并且是经常性的引起过敏,那么就应该避免食用。
, http://www.100md.com
    主持人:吉林郑女士 65岁 我因花粉造成呼吸困难,吃药也不见效,请问该怎么办?

    邓伟吾:很可能是花粉过敏,应该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长期使用。最有效的还是局部吸入皮质激素。

    主持人:有网友问染发过敏应该怎么办?

    郑捷:最简单的就是当时的处理,比如用一些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控制住这一次的症状。最关键的就是避免再次接触,因为染发的过敏往往是一次比一次严重。

    主持人:经常吃过敏药会不会对身体不好?有什么好的根治方法?

    邓伟吾:过敏是一个慢性病,和体质有关,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慢性过敏比如慢性支气管哮喘是应该长期用药的,因为慢性过敏是不能断根的。当然很多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一定要和医生配合,找出一个最适合个体的药物剂量。另外还要经常和医生保持联系,让医生帮助进行用药调整。

    主持人:北京石女士 23岁 我从5年前开始对各种金属、皮带的东西过敏,只能佩戴纯金的东西,请问能否治疗?

    郑捷: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应该避免接触。

    主持人:门诊时间 邓伟吾 周五上午 郑捷 周一四下午, http://www.100md.com(回春)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迅 > 保健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