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信息
编号:10367257
预防中风更重要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18期
     连日来,由于气温异常变化,早晚温差大,脑中风患者急骤增多,从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统计,该中心这两天就收治了8例脑中风昏迷病人,患者被送来时已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血压升高,最高的病人血压为220/150mmHg,收治的十几名中风轻症患者,多数病人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8例昏迷病人中,7例经医护人员共同抢救治疗,虽保住了生命,但随着中风康复期的治疗,势必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经济负担,而另一例昏迷病人,因发病时间长,病情危重,虽经医护人员尽心抢救治疗,终因病情危重而死亡。该院脑病中心主任中西医结合博士后姜亚军不无惋惜地说,虽然目前脑中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人们对本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中风只注重治疗而忽视预防。

    从该中心收治的脑中风患者看,大部分在发生中风前都有先兆,如果此时引起重视,及时或尽早到医院进行相应检查、治疗,是完全可以预防脑中风的发生的。据有关资料表明,颅内外血管(指颅内血管的颈动脉、椎动脉颅外段)狭窄(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血管病理因素,约有70%左右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颅内外动脉的狭窄。颅内外血管狭窄既可直接造成脑缺血,又可继发血栓形成造成脑缺血,还可因狭窄处的血栓或粥样斑块脱落阻塞脑血管造成脑缺血。而从临床上看大多数脑中风主要是以上诸因引起的。而这类病人多数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等病史或吸烟、饮酒以及年龄较高。目前对以上高危人群,如果采取定期检查,如脑血流图、脑部CT等,发现脑血管严重狭窄,此时应提高警惕,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如目前国内外较普遍的对人体创伤很小的颅内血管支架植入方法,只要从患者四肢动脉处插入导管,然后在脑血管狭窄部位,将支架植入,使狭窄的血管扩张开来,这样就不容易引起中风发生。

    姜亚军介绍,脑血管病在我国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报道称北京市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118.81/10万,死亡率为87.13/10万,而缺血性脑卒中占70%~80%,脑梗死的病残率为84%,其中中度和重度为67%,复发率为60%,南京地区中风发病率也较高,如此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向人们提示,不能等中风发生后再治疗,而应该重点放在预防上。人们要注意合理饮食,合理的生活规律,加强锻炼。特别是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更要注意,除了自我加强保健以外,还应定期检查,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忌烟酒。如已出现头昏、手指麻木等先兆时,不得耽误,要及时到医院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某公司老总崔某,54岁,由于平时工作忙,对自己健康不太重视,单位体检都没有时间参加。近日到父母家,其母有高血压症,刚好在测血压,便让崔某也测一下,结果发现他的血压居然高达160/120mmHg,家人大吃一惊,赶紧催他去医院。经做脑部CT检查发现其脑部血管狭窄严重。医生告知有可能发生中风,遂在为其做脑血管造影时对狭窄部位植入支架,并嘱其要定期复查治疗,崔某目前情况稳定。医生说,像崔某这种情况,只要注意坚持治疗,完全可以做到预防中风发生。, http://www.100md.com(冯 瑶)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