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生命科学 > 信息
编号:10435495
华人研究团队发现抗SARS物质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29日 康易
     华声报讯:美国纽约市血液中心、西奈山医学院和武汉大学的多位华人生物医学家组成的团队,日前发现了能够抑制SARS病毒的“多肽”(peptide,短的蛋白质),可望进一步发展出治疗SARS的药物及预防感染的喷雾剂。他们的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探针》(The Lancet)医学杂志上,他们因此成为全球第一个正式发表该类研究的团队。

    据美国世界新闻网报道,该篇论文挂名在最前面的作者为纽约血液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刘叔文,他原为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讲师,加入由姜世勃领导的血液中心病毒免疫学研究室不到两年,已发表以他为第一作者的论文5篇。其它作者包括武汉大学现代病毒研究所肖庚富、田波,纽约西奈山医学院陈以邦,纽约血液中心何玉先等。

    这项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毒之道,攻毒之身”,利用SARS病毒的小部分结构(亦即多肽)“锁”住病毒,让病毒无法与人体细胞结合。在人体感染SARS的早期,可抑制病毒在人体增生复制,使病情不致恶化。

    利用多肽研发药物的想法,来自姜世勃等人早期的艾滋病毒研究。1991年他们首次发现衍生自艾滋病毒的一种多肽能够抑制艾滋病毒感染。这个发现获得专利,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后被美国药厂买下,并研发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Fuzeon,在2003年3月正式上市,应用于对现行“鸡尾酒疗法”产生抗药性的艾滋病人。

    2003年SARS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后,姜世勃等人利用类似的原理,找到SARS病毒与人体细胞融合的关键区域,进一步辨识出一个理想的多肽,可以有效抑制病毒与人体细胞融合。

    在纽约从事科研已有17年的姜世勃说,SARS多肽药物的前景,比艾滋多肽药物更乐观。因为艾滋病没有抗体,病人必须终生服药,艾滋多肽药物价钱也较高,一年约需两万美元。但SARS病人,只要藉药物撑过关键的一周,就可度过危险期,经济上问题不大。

    不过他强调,SARS多肽药物并不是消灭病毒,而是阻止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因此适用于发病早期和预防。未来除了开发治疗药物,还可以发展鼻腔或口腔喷雾剂,让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或必须到疫区工作者多一层保障。

    据悉,武汉大学已开始SARS多肽药物的大动物实验,若SARS再度爆发,可能进入人体临床实验,最快4至5年可研发出药物。美国由于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把关极严,药品从研发到上市最快也需8到10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