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绍奇谈医
编号:10373950
绍奇谈医:问疑六则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23期
     一服还是一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规定,凡文中提到“一付”药的,必须改作“一服”。“一付”是通称,如我们平常说的“去药店取付药”。有的地方,又叫“一贴”,明代余姚陶节庵的外号就叫“陶一贴”。《内经》、《伤寒论》均作“一剂”,如“饮以就半夏汤,一剂知,二剂已”。叫“一付”,“一贴”,“一剂”,都对,唯有叫“一服”是错的。因为“一服”,只是喝一次的意思,一付药,一般要喝2~3次。如予不信,有《伤寒论》、《金匮要略》为证:

    桂枝汤 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重服,依前清;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服一剂后,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奔豚汤
, 百拇医药
    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

    是金匮肾气丸还是牛车肾气丸?

    女儿们春节来香港,我让她们带给我一些金匮肾气丸。药是“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公司”生产的,生产日期是2003年5月22日,产品批号是3010791,但印在盒子上的成分,除金匮肾气丸原有的八味药之外,赫然在焉的还有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这两味药。这不是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的加味肾气丸么?(后世又称为“济生肾气丸”或“牛车肾气丸”)。这只是金匮肾气丸的加味方,要说这就是金匮肾气丸,恐怕欠妥吧。名满天下的同仁堂有此错误,就更不应该了。

    葱叶如何导尿?

    许多文献以至大学教材,都屡屡提到:《千金要方》最早用葱叶导尿,以解尿潴留之急。应该说,《千金要方》的这个设想是很不错的,而且这也应该是医学史上最早的导尿管的雏形。但是,凡是给病人(特别是男性)做过一次导尿的人都会知道:无论大葱、小葱,怎么可能插进病人的尿道呢?难道这世界上真有跟橡皮管一样的什么葱吗?
, 百拇医药
    道地还是地道?

    究竟是“道地药材”还是“地道药材”?还真把我弄糊涂了。

    “地道”者,地地道道也。地地道道的东西,当然不同于假冒伪劣,是真东西。这么讲,也好象讲得通,但又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儿。

    陆士谔先生说,应该是“道地”才对,他的依据是《千金要方》。他说,唐代全国分作十个道,如剑南道、淮南道、空南道……,每个道,都要把当地的物产调查、核实上报朝庭,其中,某道出某药,某药有某长,选购辨别,事事认真,故药材乃有“道地”之说。

    仲景的生卒年

    张仲景的生卒年,由于正史无载,所以一直不清楚,只知道他生活的时代在东汉末年,差不多与另一位名医华佗同时而略早而已(华佗看过《伤寒论》后曾说:此真话人书也)。最近读,干祖望老前辈的《医书三种》,在其中《中西医结合史》一文中,干老把仲景的生卒年确定为公元145~208年。恕我浅学寡闻,真不知道老先生的依据是什么。望老先生能够指点。
, http://www.100md.com
    仲景做过长沙太守吗?

    《唐代名医录》首先提出仲景“官至长沙太守”,这本《名医录》,我没有见到过,所见者皆系转引,不过从文中提到的仲景“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这些话看,我倒是宁可信其有的,因为史书无载,所以古人有关仲景的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弥足珍贵。“官至长沙太守”,这句话为后来的林亿等所接受,这样,“长沙太守”之说就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今天就更是“五花八门”了。如说仲景在长沙太守任内,半个月在公堂审案;半个月,打开大门,在公堂为人诊病,并且还说这就是中医“坐堂”一词的由来。我看想象力倒是挺丰富的,就是完全不顾事实,因为压根儿就没有这些事实。

    我从来认为,仲景当没当过“长沙太守”并不重要,我们尊崇的是他在学术上的成就,而不是其他。就象我们今天一提到“北京四大名医”、“南京四大名医”,如肖龙友、施今墨、陈逊斋、张简斋、孔伯华,大家便会肃然起敬,知之者更会津津乐道不已。只有学术才是永恒的,其他的,在历史上都不过是过眼烟云。

    仲景当过“长沙太守”不会为他在中医学上的成就增色。仲景没当过“长沙太守”,也丝毫无损于他的光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