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速递 > 医药快讯
编号:10373978
医药快讯(2004.04.08)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25期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确定雀斑致病基因位置

    人人都想拥有一张净白无瑕的脸,雀斑一直困扰着这些爱美人士。近日,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确定雀斑致病基因位置,为找到雀斑致病基因并最终根治雀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安医大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张学军教授介绍,雀斑是遗传皮肤病,在黄种人、白种人中发病率较高,其病因是人体中的某个基因出现了变异。由此,市面上的激光去斑、药物去斑等方法都只是治表不治本。只有从基因上入手,才可能彻底根治雀斑。为此,安医大皮肤病研究所采用全基因组扫描技术,通过对一个中国汉族雀斑大家族的样本进行分型和连锁分析,发现在人类第4号染色体的某个区域中存在雀斑致病基因。

    据张学军介绍,此前国内外遗传皮肤学前沿科研资料中还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因此这是世界上首次给雀斑致病基因定位。记者了解到,这项研究的学术论文已在国际权威刊物《皮肤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有关专家认为,这表明我国在色素异常性疾病易感基因研究领域内迈出了重要一步。(沈 翀)
, http://www.100md.com
    大学生近视现象相当严重眼睛保护知识贫乏令人忧

    一项针对大学生眼睛健康状况的调查日前结束,其结果让专家担忧不已:近八成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绝大部分被调查者对眼睛保护方面的相关知识一无所知。

    据《现代快报》报道,这项调查由南京东南眼科医院组织,选择了南京理工大学等三所高校进行,发放了3000份调查表,回收率在90%以上。调查发现,患有不同程度近视的学生达77.3%,近期感到视力下降的占61.8%,59.5%的被调查者对眼睛的构造、引起近视的原因、如何保护眼睛避免视力下降等知识一无所知,其余的人也大都一知半解。

    大多数近视学生目前戴近视眼镜,眼镜质量普遍较差。53.7%的近视学生在眼镜店配镜,其中有43.1%的被调查者在配镜后有不同程度的不适。

    南京东南眼科医院院长赵广华说,大学生近视配镜要慎重,要到医院进行医学验光,散瞳检查,查准近视度数后再配镜,18岁以后才可考虑做近视手术。
, 百拇医药
    我国煤矿尘肺病治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煤矿尘肺病治疗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技术为矿山尘肺病的治疗和预防开辟了一条新路,为煤矿工人带来了福音。

    尘肺病是一个没有医疗终结的致残性职业病,患者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劳力性呼吸困难、易感冒,呼吸功能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每隔数年病情还要升级,合并感染,最后导致心肺病、呼吸衰竭而死亡。对此病目前世界上尚无特效药物。

    近10余年来,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探索总结的“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法”,即病人在一次全身麻醉下,用灌洗药液先后灌洗两侧肺脏,从而清除部分肺内粉尘、吞尘巨噬细胞及有害因子,改善症状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项技术曾于1993年获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截至目前,中煤北戴河疗养院已用这种双肺同期灌洗新技术治疗尘肺病2226例,均安全有效未发生意外。去年年底,越南煤炭部门还与在我国签订大容量全肺灌洗法技术转让培训协议。
, http://www.100md.com
    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在总结自己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文献,自1997年开始系统地编写了《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应用这一规程,使这家疗养院肺灌洗的并发症从1994年的8%下降到2002年的3%以下。2004年2月20日,由卫生部科教司主持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会,对这项成果进行鉴定,我国职业病、呼吸内科和麻醉科3个领域的11位资深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这项成果技术性强,具有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鉴定意见同时指出,鉴于这项技术难度较大,设备条件要求较高,在实施中要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并提出一些修订和完善的建议。

    据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秘书长、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院长李玉环介绍,尘肺病是危害我国工人健康的最严重的职业病。国家卫生部最新通报说,截至2002年底,我国尘肺病累计病例达58万多人,其中仍存活患者44万多人。2002年全国共报告尘肺病患者12448例,其中煤矿系统的尘肺病占47.6%。每年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亿元人民币。(屈维英)
, 百拇医药
    科学家发现人脑“品评”美食口感的线索

    乳酪细腻绵软,肉汤浓滑醇厚,坚果香脆耐嚼,我们的脑是如何对这些美食的口感作出反应的?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为揭示这个秘密提供了线索。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大脑对食物口感作出反应的区域。科学家让12名饥饿的实验者吃不同口感的食物,并借助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其大脑对不同口感的反应。这些食物包括分别与水、玉米油和糖浆混合在一起的无味纤维素,外加一大口柔和的菜籽油。

    观察显示,口感比较浓稠的食物引起了大脑某一区域的反应,而这一区域与感受味道刺激的大脑区域部分重合。此外,口感比较油腻的食物还额外刺激了脑扣带皮层,这一区域可以称得上是人脑的“愉悦中心”,爱人之间的亲昵、香味和中奖赢钱都能引起脑扣带皮层的反应。

, 百拇医药     研究负责人之一埃德蒙·罗尔斯说,口感和味道反应区域的重合说明,脑对食物的反应是同时基于食物的味道和口感的,而不仅仅是味道。油腻口感刺激脑扣带皮层则恰好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对油脂类食物永远不感到厌烦。在人类进化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食物都相当匮乏,生存压力使人逐渐获得了从口感上“品评”高能量食物的能力,喜爱油脂的滑腻浓稠感。

    虽然人们对不同食物口感的喜好程度不同,但就目前来看还没有哪种口感让人“敬而远之”。科学家目前还不清楚嘴如何察觉出各种口感的区别。

    这项研究对食品制造业中新产品的开发也有一定帮助,很多食品公司对用脑扫描来评定产品是否“好吃”的方法很感兴趣。食品科学家将来有可能根据脑对食物口感的反应,研制出在室温下也有冰凉口感的新型饮料,“欺骗”一下我们的脑,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口味。

    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猴王基因”证明基因分裂
, 百拇医药
    关于自然界中新基因的起源,生物学界早已有“基因分裂”的猜想,但科学家一直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最新一期的《自然·遗传学》杂志刊登了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王文博士及其合作者的一项研究成果,证明了通过基因分裂能产生新的基因。

    这项研究借助果蝇的一个年轻的基因家族展开。王文解释,由于大多数基因的进化信息被进化过程中的突变湮没了,因此科学家只能通过寻找一些年轻的基因,来研究新基因起源的分子机制和进化的动力学过程。

    这个年轻的基因是继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年轻的RNA基因——“司芬克斯基因”后,发现的第二个年轻基因。因为这个基因家族在很短的进化时间内衍生出了多个新的基因,就像“美猴王”孙悟空拔毛吹气变出许多小猴子,科学家们就形象地把这个新发现的基因家族称为“猴王基因”家族。

    王文博士在研究中发现,“猴王基因”的分裂过程是通过复制产生两份基因拷贝,这两份拷贝再经过互补退化最终实现分裂。“猴王基因”的研究结果第一次阐明了基因分裂是如何实现的。此外,“猴王基因”的研究也表明基因的调控序列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
, 百拇医药
    新基因的产生是生命进化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这项研究揭示了新基因产生中的一个重要机制。科学家将进一步探索自然界制造基因的规律,这对今后人类设计制造新的生物活性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琦芳)

    Xenical比现行2型糖尿病第一线治疗更为有效

    罗氏公司日前宣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未接受治疗、刚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过重及过胖者,减重药物Xenical(r)(orlistat)能有效控制血糖并仅通过饮食控制达到双倍减重效果。减重药物治疗配合饮食与锻炼,比目前公认该疾病的第一线治疗(饮食与锻炼)更为有效。

    这份研究是在中国进行的,在249位刚被诊断有2型糖尿病的过重及过胖患者中,随机选取患者配合适度的低热量饮食使用Xenical,或只使用低热量饮食。该研究结果在罗氏于柏林赞助的肥胖及糖尿病国际专家会议中发表。
, 百拇医药
    结果显示:相较于仅使用饮食控制的患者,使用Xenical的患者的HbA1c大幅地降低(-1.01%vs-0.61%,p=0.0008),有较多接受Xenical治疗的患者的HbA1c

    降幅≥1%(47%vs 32%,p=0.0126)。有极大比例接受Xenical治疗的患者,在24周后能将他们的2型糖尿病状况改善为正常的葡萄糖控制或葡萄糖耐量减低症(44.3%vs32.5%)。另外,接受Xenical治疗的患者减轻的体重比仅使用饮食控制的患者高出一倍以上(-5.38kg vs-2.35kg, p<0.0001)。

    我国科学家克隆出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基因

    从安徽省医科大学获悉,该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克隆出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基因,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科学家克隆的少数几个基因之一。

, 百拇医药     家族性毛发上皮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始发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多出现在面部,少数病例可能转化成恶性肿瘤或引发其他面部恶性肿瘤。同时,毛发上皮瘤在早期与其他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在形态上非常接近,很容易混淆,延误治疗时间。

    研究所所长张学军教授介绍,作为一种皮肤遗传病,由于找不到致病基因,到目前为止,毛发上皮瘤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此,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联合组成课题组,采用定位后选克隆方法,对中国汉族人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进行基因定位,克隆出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并证实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具有遗传异质性。

    据介绍,从短期看,毛发上皮瘤基因的发现能大大缩短对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检验时间,只要抽点血进行基因比对,就能判断病人是否患上毛发上皮瘤。从长远看,这也为研究毛发上皮瘤的致病机理,并最终通过药物来阻断其致病途径奠定了基础。(沈 翀)
, 百拇医药
    一罕见“袖珍男婴”在深圳平安出院

    一名出生时体重仅900g、孕龄仅25周的超低体重新生儿经过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111天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目前体重已达3590g,各种生命体征都十分正常,并于5日正式出院。

    据医生介绍,足月的新生儿应该是40周,体重最低达到2500g,而这名“袖珍男婴”提前15周来到世上,出生时的体重比一般的婴儿轻了1600g。

    据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陈婷介绍,护理这样的袖珍儿比一般的早产儿要多花几倍的功夫,因此“袖珍男婴”一直享受着特级护理。例如打针,他的血管细得像条线,稍不注意就会把血管打破。“袖珍男婴”一出生就生活在37℃g的恒温箱内保暖,出现过轻度窒息、重度贫血、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后又患上了呼吸暂停综合症和新生儿常见的肺透明膜病,经过几次惊险的抢救才转危为安。他出生一周后体重曾下降到了750g,看起来比一只小猫还小。

    据儿科主任李其介绍,像这样的超低体重新生儿能够成功抢救并存活的病例,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非常罕见的。, 百拇医药(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