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74354
蜀中制药:依靠人才求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12日 科技日报
     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是中国药业界升起的一颗璀璨的新星。五年中,蜀中由一个年产值5000万元的无名小卒一跃成为年产值6.6亿元的“药界新贵”。“蜀中现象”成为众多学者和企业探讨的热门话题。蜀中制药总经理安好义说,靠科技兴企,靠人才机制,蜀中才能快速发展。

    蜀中制药GMP生产基地,是蜀中投资2.4亿元办起的,是按国家GMP标准异地新建的花园式工厂,在生产环境、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综合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GMP基地的设计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及生产设备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主要生产设备达到了密闭、连续、节能、高效的现代化生产要求,中药成药生产的前处理部分实现了自动化和规范化。

    蜀中的飞跃发展得益于其人才机制,蜀中制药总经理安好义提出一个概念:人才制造。他认为,人才培养应当形成一种制造机制,一种将具有可塑性和创造性的人放在合适的工作空间以使其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出最大效能的机制。蜀中以市场为指导,严格人才激励机制,保证人才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先进的人才理念指导下,蜀中自建立伊始便致力于成为一个年轻型、创造型和思维型的现代化企业。蜀中第一步的工作是实现管理干部的年轻化。公司三位副总的平均年龄为35.4岁,其他各部门的经理或负责人平均年龄为29岁。三位副总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业务能力精熟,而其他管理人员也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而且多数都曾在基层工作过,拥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和交流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培训,蜀中造就了一支年轻有为、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管理队伍。在他们的带动下,蜀中这支平均年龄仅为27岁的队伍显现出惊人的凝聚力、创造力。研发部门的年轻人本着“因为年轻,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创造精神,夜以继日开发出大量的新配方、新品种。在合肥召开的第38届全国新特会上,蜀中招商的巨大成功证明了蜀中青年研发人员的价值。一位年轻机修工人,发明了以红岩碳素墨水浸泡生产日期印模,从而大大延长了印模的使用次数。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省了数万元成本。创新的事迹在蜀中车间中不胜枚举。仅2003年一年,蜀中通过技术革新,节省生产和供销成本达368万元。

    5年以来,蜀中制药累计销售盖克牌感冒胶囊15万余件,阿莫西林30万余件,多酶片20余万件,就是说有上亿人次的消费者见证了蜀中制药产品的卓越疗效与质量。

    “蜀中”、“盖克”曾获得四川著名品牌,中央电视台、中国医药报、健康报、医药经济报等媒体全面报道蜀中制药的高速发展,业界称为“蜀中现象”。

    蜀中制药,成功进入四川全省200余家制药企业前5强,为地方经济建设、吸纳劳动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全年销售收入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利税总额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 百拇医药(杜国敏荻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