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事药政 > 各家评论
编号:10375182
从西安杨森拒回收问题药说起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15日 信息时报
     最近医药行业最新鲜热辣的新闻莫过于“抗过敏药物‘息斯敏’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坊间传出息斯敏已在部分国家被“禁售”。西安杨森方面则称,本月息斯敏修改产品说明书后将在国内统一上市,但公司不打算回收旧产品,也不打算对旧产品进行说明书更换。西安杨森的强硬表态使“息斯敏事件”再起波澜,这样的回答让我们看到的就是,晚一天处理不良反应事件,就留给药企多一天的赚钱时间,晚一天回收旧产品就会产生多一批罹难的患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说明书有大修改的,其产品应回收。”记者在对该事件作了深入调查后发现,其实很多制药企业在“不良反应”处理上“不作为”。此事件反映的不仅仅是企业缺乏应有的“良心”,并折射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应对机制的欠缺。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息斯敏”这个在2002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抗变态反应药物(化学药)排名第一的老药,自1997年后在美国、日本及欧洲多个国家相继停用,中国部分医院已停止进货,但该药以“处方药”身份目前在广州市相当多的药店处于无监控状态。据媒体报道,西安杨森副总裁沈如林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表示,由于中国药店在政策执行上存在“灰色”地带,他们作为生产企业对此现状也“无能为力”……显然在闪熠其辞,国情不同确实是一个客观条件,这个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确实暴露出了一个药品监管问题。

    目前,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有许多不够规范的地方,有些生产厂家为了扩大销售量,对药物的作用随便夸大其疗效,而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却在其说明书中写得很少或只字不提。尤其是一些中小厂家或一些个体诊所,称其生产或使用的药物没有任何副作用,误导广大患者。也有一些生产厂家,对医生在用药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反馈上来后,不仅不正确对待,还否认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把不良反应推给别的药物。更有一些医学学术刊物,在对药物进行评价时,只刊登药物效果验证方面的文章,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章能不发表就不发表,反而刊登在一些利用药物不良反应来治疗疾病的文章,使广大中小医院的医生不能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正确识别。

    PPA的停用、同仁堂的龙胆泻肝丸事件以及如今的西斯敏事件告诉我们,药品不良反应危机四伏。在恐惧、愤怒的背后,应该意识到暴露不良反应的速度越快越公开就越有利于民众利益。, http://www.100md.com(吴佶谊)


    参见:首页 > 药学版 > 药物手册 > 西药大全一 > 自身活性物质药理 > 抗过敏药 > 息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