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运动保健 > 信息
编号:10420219
运动躯身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16日 央视国际
     形神兼养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倘若说养神的关键重在一个“静”字,那么养形的要务则是“动”。东汉著名养生家华佗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综合古今各种养生书籍的基本观点,我们认为祖国运动养生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华佗五禽戏

    我国东汉著名养生家华佗在总结前人模仿禽兽动作锻炼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将《庄子》中首倡的“熊经鸟伸”的运动方法发展成为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五禽戏”。现在可以见到的有关“五禽戏”的最早说明,是宋代张君房编纂的《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所引的《养性延命录》一书。该书记载说:“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乍,却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返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腿,扬眉,鼓力,右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伸缩二臂,各七也。”
, 百拇医药
    天竺国按摩法

    这种运动方法是唐代由印度传入的佛教徒常作的一种类似于体操的按摩健身法,又称婆罗法。据著名养生家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该法共包括以下十八势:

    两手相捉纽捩,如洗手法;

    两手浅相叉,翻覆向胸;

    两手相捉,共按胫,左右同;

    两手相重按月比土、徐徐捩身,左右同;

    以手如挽五石力弓,左右同;

    作拳向前筑,左右同;

    如拓石法,左右同;

, 百拇医药     作拳却顿,此是开胸,左右同;

    大作斜身,偏欹如排山,左右同;

    两手抱头宛转上,此是抽胁;

    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

    以手反捶背上,左右同;

    大坐伸两脚,即以一脚向前虚掣,左右同;

    两手拒地回顾,此是虎视法,左右同;

    立地反拗身三举;

    两手急相叉,以脚踏手中,左右同;

    起立以脚前后虚踏,左右同;

    大坐伸两脚,用当相手勾所伸脚著膝中,以手按之,左右同。
, http://www.100md.com
    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套由八种不同动作组合而成的运动方法。古人认为此法具有健身益寿,祛病除疾之效,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锦缎,故取名“八段锦”。“八段锦”有文、武之分,其中文八段锦在明、清以前的许多养生书籍中均有记载,如朱权的《月瞿仙活人心法》、高濂的《遵生八笺》、周履靖的《赤风髓》等等,不但文学详尽,且配有谱图;武八段锦在明代龚居中的《万寿丹书·安养篇》中始有刊载,但只有如下歌诀:“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需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而无图谱。一直到清代末年娄杰编辑刊行的《八段锦坐立功图诀》中,才出现武八段的练功图。

    太极拳

    太极拳是明朝末年流行的一种运动方式。太极拳的产生与传统哲学密切相关。它不但得名于《周易·系辞》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而且直接参照太极图编排动作,讲求动静、阴阳、形体外动,意识内静;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招式皆由各种圆弧动作构成;形体外动时要求意守于内,以静御动,用意识引导气血运行于全身,如环之端,周而复始,从而使人体保持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中国的太极拳运动源远流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如陈派、王派、杨派、吴派等等。, http://www.100md.com(吴晓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