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食银杏炎帝中毒 结白果公孙报仇
中华医药,源远流长;华夏民族,肇始炎黄。上古之时,瘟疟横行,神农炎帝,跋山涉水,济世救民,遍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乃祖国医药的伟大创始者,为后人留下一个个生动而感人的故事传说……
食银杏炎帝中毒 结白果公孙报仇
过去的事,称为故事。已故的事,或为实有,或为虚构。炎帝对于故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在众多医药故事中,他坚信一条,这便是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治病药物。当他正要继续和湘潭谈论皂角、皂刺的药理时,一株高大的乔木挡住了去路。炎帝抬头一看,树高三四丈,皮色淡灰,根部黄褐,直立挺拔。且雌雄异株,雌株大枝开展,雄株大枝向上。叶具长柄,或簇生于树枝顶端,或散长于长枝之上,叶如扇形,上缘如浅波之状。树底下落着一层干果,有如杏状者,有外皮肉果上着白粉者,有肉果干裂而露出白色硬皮果核者。炎帝就势弯腰,捡取一枚干裂者,剥去杏干似的外皮,取出一枚内核,其色白洁,上有二三条细棱。他放入口中,用牙一咬,果核开裂,露出一枚两瓣的核仁来,再一嚼,油脂甚多,初觉甜而后微苦涩。炎帝此时腹中略饥,便一口气嚼食了十几枚,其中有的是从那较鲜嫩的肉果中剥得。过不一会儿,炎帝感到指头皮肤发烫,火烧火燎,麻痒作痛。又过一会儿,直感恶心,并有腹中绞痛之感。他认为这是受凉所致,也不在意。又过一会儿,疼痛与呕吐并作,他赶紧到背静处大便,顿时泄泻频作。
, 百拇医药
在这好一阵时间里,根据湘潭所讲故事,柳州正聚拢众弟子,在一个山坳里,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涌吐药、攻下药及祛痰药的药理。因此,炎帝离去并尝药出现副反应之事,师生们谁也不知。探讨告一段落时,柳州无意中发现炎帝不在场,方始着急道:“啊呀,大王到何处去了?”顿时众人骚动起来,赶紧走出山坳,四处寻找。呼喊声惊动了炎帝,几次呕吐泻利,炎帝已疲软无力,只见他斜靠在一个土堆边,少气无力地答道:“众位贤士,本王在此歇息。”众人蜂涌般赶来,见炎帝精神不振,便急问:“大王何故倚坐此处?”炎帝便断断续续讲述了方才情况。柳州立即给炎帝诊脉,只见两手寸、关、尺六部,脉象洪大而数,便道:“大王放心,此乃银杏中毒之象。所幸大王进食银杏不多,又且已作吐泻,目下毒力已微。稍作休息,再服些解药,便可无虞。”不等柳州说完,米脂已从袋中取出甘草粉和绿豆皮粉,迅速混匀,并从皮囊中倒出半盏清水,让炎帝服下。不一会儿,炎帝吐止泻停,面转红润。他正要让大家继续前行,柳州阻止道:“请大王再稍休息,体力复元后再走为好。”炎帝便同众人在这小土堆旁团团坐定。想到这果实,居然也会有毒,便忍不住开言:“柳馆丞,此果外表颇为好看,核仁也并不难吃,怎会中毒?”柳州道:“此树名曰银杏树、白果树、公孙树;叶名银杏叶、飞蛾叶、鸭脚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取其果,除去肉质外皮,洗净晒干,用时去壳,捣碎,名曰白果。因肉质果表皮,敷有白霜,其形又同杏相似,故而得名。其肉果有较强刺激性,皮肤接触过多,会引致局部热、痒、红肿、疼痛;其核仁用量过大,可出现发热、呕吐、腹泄、惊厥、抽搐、肢体僵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解救方法是:轻者自行吐泻数次后,内服甘草、绿豆以解毒;重者需迅速催吐,攻下并用,使毒邪外出,也可生服鸡蛋清以解之。”炎帝接道:“此物可为药用否?”柳州道:“此物是味良好的敛肺药。银杏叶具有敛肺、平喘、止痛之效,对形体丰腴人之眩痛、肢体抽搐、心胸胀闷、心绞痛有一定疗效;其核仁名白果,其味甘、苦、涩,能敛肺平喘、收涩止带,用于肺气耗散所致之喘咳、气逆、痰多及妇人白带、白浊诸证。所谓‘白果甘苦敛肺金,止浊带定痰喘鸣,其叶功同疗肺虚,瘀血阻脑及阻心。’总之,它既属化痰平喘药,又属收敛固涩药。”
, 百拇医药
柳州说完白果性能后,为了让炎帝再休息一会儿,便又紧接道:“请大王再事歇息,趁此休息之际,顺便讲个白果的故事。”炎帝点点头,柳州便道出了故事始末。
相传在镇江某地,有一刘姓风流女子,生性放荡,虽然已经生子,仍然常常红杏出墙,丈夫被她生生气死。留下老翁及幼子,她颇感碍眼。不久,当她正与一纨绔浪子苟且时,被公公及幼儿撞见。刘氏勃然大怒,从此便将祖孙二人赶出家门。后来,她怕这一老一少在外宣扬,便以好言好语劝回。夜晚,便在饭食中悄悄放入洋金花粉末。就在祖孙俩昏睡不醒之际,伙同情夫,将二人推入井内。从此她便更加肆无忌惮,和那情夫风流快活。过了一段时间,那井口内长出一株大树,挺直而光洁,繁茂的叶片,如同一把把张开的扇面,煞是好看。再过些时日,于短枝叶腋处长出花蕾,绽放出喇叭状花来。花落后,结出杏子一样果实,渐渐地外表变白。刘氏十分欢喜,认为这是天赋“白杏”。等果子熟透后,她便同情夫摘食。吃了几枚后,觉得肉果有臭味,倒是其内核光净而白亮。用牙一咬,果仁露出,稍一嚼咬,觉有甜味。二人便不停地剥食果仁,当嗑瓜子一般。一边打情骂俏,一边吃着果仁,不知过了多久,二人开始恶心吐泻,最后导致全身痉挛,抽搐而亡。过了几天,人们发现这对已死的狗男女,尸首旁有大量果皮,便明白这是此果中毒致死。人们也知道那祖孙二人惨死于井内,认为这井中长出的树是由公孙二人所变,长出来报仇的,因此便把这树叫作“公孙树”。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公孙树的种子,流入田野,飞进山谷,长出了众多参天大树。人们在无意中剥食其果仁时,发现食用适量,不但不会中毒,而且还是止喘化痰、涩精止带的良药。
“那么,这白果用量,何为适度?”, 百拇医药(孟琳升 孟仲岐)
食银杏炎帝中毒 结白果公孙报仇
过去的事,称为故事。已故的事,或为实有,或为虚构。炎帝对于故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在众多医药故事中,他坚信一条,这便是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治病药物。当他正要继续和湘潭谈论皂角、皂刺的药理时,一株高大的乔木挡住了去路。炎帝抬头一看,树高三四丈,皮色淡灰,根部黄褐,直立挺拔。且雌雄异株,雌株大枝开展,雄株大枝向上。叶具长柄,或簇生于树枝顶端,或散长于长枝之上,叶如扇形,上缘如浅波之状。树底下落着一层干果,有如杏状者,有外皮肉果上着白粉者,有肉果干裂而露出白色硬皮果核者。炎帝就势弯腰,捡取一枚干裂者,剥去杏干似的外皮,取出一枚内核,其色白洁,上有二三条细棱。他放入口中,用牙一咬,果核开裂,露出一枚两瓣的核仁来,再一嚼,油脂甚多,初觉甜而后微苦涩。炎帝此时腹中略饥,便一口气嚼食了十几枚,其中有的是从那较鲜嫩的肉果中剥得。过不一会儿,炎帝感到指头皮肤发烫,火烧火燎,麻痒作痛。又过一会儿,直感恶心,并有腹中绞痛之感。他认为这是受凉所致,也不在意。又过一会儿,疼痛与呕吐并作,他赶紧到背静处大便,顿时泄泻频作。
, 百拇医药
在这好一阵时间里,根据湘潭所讲故事,柳州正聚拢众弟子,在一个山坳里,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涌吐药、攻下药及祛痰药的药理。因此,炎帝离去并尝药出现副反应之事,师生们谁也不知。探讨告一段落时,柳州无意中发现炎帝不在场,方始着急道:“啊呀,大王到何处去了?”顿时众人骚动起来,赶紧走出山坳,四处寻找。呼喊声惊动了炎帝,几次呕吐泻利,炎帝已疲软无力,只见他斜靠在一个土堆边,少气无力地答道:“众位贤士,本王在此歇息。”众人蜂涌般赶来,见炎帝精神不振,便急问:“大王何故倚坐此处?”炎帝便断断续续讲述了方才情况。柳州立即给炎帝诊脉,只见两手寸、关、尺六部,脉象洪大而数,便道:“大王放心,此乃银杏中毒之象。所幸大王进食银杏不多,又且已作吐泻,目下毒力已微。稍作休息,再服些解药,便可无虞。”不等柳州说完,米脂已从袋中取出甘草粉和绿豆皮粉,迅速混匀,并从皮囊中倒出半盏清水,让炎帝服下。不一会儿,炎帝吐止泻停,面转红润。他正要让大家继续前行,柳州阻止道:“请大王再稍休息,体力复元后再走为好。”炎帝便同众人在这小土堆旁团团坐定。想到这果实,居然也会有毒,便忍不住开言:“柳馆丞,此果外表颇为好看,核仁也并不难吃,怎会中毒?”柳州道:“此树名曰银杏树、白果树、公孙树;叶名银杏叶、飞蛾叶、鸭脚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取其果,除去肉质外皮,洗净晒干,用时去壳,捣碎,名曰白果。因肉质果表皮,敷有白霜,其形又同杏相似,故而得名。其肉果有较强刺激性,皮肤接触过多,会引致局部热、痒、红肿、疼痛;其核仁用量过大,可出现发热、呕吐、腹泄、惊厥、抽搐、肢体僵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解救方法是:轻者自行吐泻数次后,内服甘草、绿豆以解毒;重者需迅速催吐,攻下并用,使毒邪外出,也可生服鸡蛋清以解之。”炎帝接道:“此物可为药用否?”柳州道:“此物是味良好的敛肺药。银杏叶具有敛肺、平喘、止痛之效,对形体丰腴人之眩痛、肢体抽搐、心胸胀闷、心绞痛有一定疗效;其核仁名白果,其味甘、苦、涩,能敛肺平喘、收涩止带,用于肺气耗散所致之喘咳、气逆、痰多及妇人白带、白浊诸证。所谓‘白果甘苦敛肺金,止浊带定痰喘鸣,其叶功同疗肺虚,瘀血阻脑及阻心。’总之,它既属化痰平喘药,又属收敛固涩药。”
, 百拇医药
柳州说完白果性能后,为了让炎帝再休息一会儿,便又紧接道:“请大王再事歇息,趁此休息之际,顺便讲个白果的故事。”炎帝点点头,柳州便道出了故事始末。
相传在镇江某地,有一刘姓风流女子,生性放荡,虽然已经生子,仍然常常红杏出墙,丈夫被她生生气死。留下老翁及幼子,她颇感碍眼。不久,当她正与一纨绔浪子苟且时,被公公及幼儿撞见。刘氏勃然大怒,从此便将祖孙二人赶出家门。后来,她怕这一老一少在外宣扬,便以好言好语劝回。夜晚,便在饭食中悄悄放入洋金花粉末。就在祖孙俩昏睡不醒之际,伙同情夫,将二人推入井内。从此她便更加肆无忌惮,和那情夫风流快活。过了一段时间,那井口内长出一株大树,挺直而光洁,繁茂的叶片,如同一把把张开的扇面,煞是好看。再过些时日,于短枝叶腋处长出花蕾,绽放出喇叭状花来。花落后,结出杏子一样果实,渐渐地外表变白。刘氏十分欢喜,认为这是天赋“白杏”。等果子熟透后,她便同情夫摘食。吃了几枚后,觉得肉果有臭味,倒是其内核光净而白亮。用牙一咬,果仁露出,稍一嚼咬,觉有甜味。二人便不停地剥食果仁,当嗑瓜子一般。一边打情骂俏,一边吃着果仁,不知过了多久,二人开始恶心吐泻,最后导致全身痉挛,抽搐而亡。过了几天,人们发现这对已死的狗男女,尸首旁有大量果皮,便明白这是此果中毒致死。人们也知道那祖孙二人惨死于井内,认为这井中长出的树是由公孙二人所变,长出来报仇的,因此便把这树叫作“公孙树”。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公孙树的种子,流入田野,飞进山谷,长出了众多参天大树。人们在无意中剥食其果仁时,发现食用适量,不但不会中毒,而且还是止喘化痰、涩精止带的良药。
“那么,这白果用量,何为适度?”, 百拇医药(孟琳升 孟仲岐)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种子类 > 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