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377247
临床病例讨论——长期腹痛、间断便血、肝脾大、腹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2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16期
     [编者按] 自今日起,我们推出一种新的循序渐进(Steps by Steps)式的病例分析讨论方式,它更接近于临床,当医师面对一位病人时的情景。再现了在纷纭复杂的疾病表象下,如何抓住本质的东西,抽丝剥茧,一步步地弄清疾病全貌的过程。

    患者男性,39岁,因间断腹痛,便血31年,腹胀、腹泻、乏力4年入院。

    患者5岁时脸色苍白,未予重视。8岁时出现间断左下腹疼痛,不剧烈,间断解柏油样成型便或暗红色血便,无发热。在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其肝脾增大,重度贫血。全消化道造影未见异常;骨髓穿刺涂片示营养不良性大细胞性贫血。经输血、注射维生素B12、口服叶酸等治疗,贫血短暂好转后再次加重。患者7岁时曾患肺结核,治疗半年痊愈。父母体健,患者有一妹有类似病史,儿时即有贫血、肝脾大,但较轻;一弟体健。

    患者自幼起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腹痛、便血。结合年龄和病史分析,常见的病因有:肠道寄生虫感染、肠结核、炎性肠病(IBD)、肠道血管瘤、肠道憩室、肠道息肉等。钩虫、伤寒等肠道感染可引起腹痛和贫血,需做病原学检查排除这种可能。幼时有肺结核病史,应考虑肠结核的可能,但肠结核多伴有结核中毒症状,较少引起大量便血,所以诊断肠结核需要更多的证据。肠道息肉可引起腹痛、便血,需进一步做内镜检查。肠道血管畸形、憩室和IBD有待进一步检查明确。肝脾肿大可能与髓外造血代偿性增生有关。骨髓穿刺涂片检查为营养不良性大细胞性贫血。从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结合其左下腹痛和便血症状分析,贫血原因不是单纯的维生素B12、叶酸摄入不足,可能还存在肠道疾病所致的吸收障碍。
, http://www.100md.com
    患者14岁时在我院第一次住院,住院期间间断排棕褐色大便,便前有明显腹部绞痛,多次查粪潜血阳性。血常规: Hb 73~111 g/L WBC、 PLT和肝功正常。腹部B超(BUS):肝肋下5.0 cm,脾肋下1.5 cm。2次全消化道造影发现第6组小肠可疑憩室。结肠镜检查:脾曲有1个2 mm息肉,病理诊断为肠息肉。胃镜检查(-)。小肠镜检查:插至十二指肠降部95 cm,发现3-4处点状出血斑。骨穿: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反应性)。眼科检查未见K-F环。转北京儿童医院行剖腹探查术,发现回盲部粗细不均,局部切除小肠70 cm,我院病理科会诊病理切片:符合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服泼尼松10 mg/d,2个月后腹痛便血基本缓解,停服激素。

    此次住院做了比较全面的检查,最后剖腹探查病理诊断为克罗恩病。全消化道造影和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其余肠道存在病变。

    出院后患者腹痛消失,大便黄色成形,能正常生活,30岁时结婚生1子体健。7年前排暗红色血便1次,在当地医院多次复查B超提示肝脾大,Hb 50~60 g/L PLT最低50 ×109/L,WBC偏低。3年来腹胀,腹泻5~20次/d,稀糊样便,伴乏力、头晕、尿量减少,双下肢水肿。BUS:门脉高压,大量腹水,腹水检查“基本正常”。多次大量输白蛋白后腹胀可减轻,服多种中药,上述症状无缓解。1年多前再次排暗红色血便,考虑克罗恩病复发(未做肠镜及造影),服泼尼松5 mg bid 2个月,便血停止,但腹胀加重,腹泻10次/d,无血便。2003年再次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Hb 23g/L,WBC 2.7×109/L,PLT 47×109/L。肝肾功:ALT正常,白蛋白ALB 24.5 g/L35~55g/L 总胆红素TBik正常;Cr 1.75 mg/dk<1.5 mg/dk。彩超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未见异常。以“肝硬化病因待查”第二次收住我院。
, 百拇医药
    患者20余年病情基本稳定,但发现肝脾大、重度贫血7年。此次住院的主要原因是便血、腹水及双下肢水肿、肝脾大、血三系减低,突出的表现是重度贫血,Hb 23g/L。贫血的原因可能为多因素,包括慢性失血、克罗恩病所致的造血原料吸收障碍,及肝硬化、脾亢所致。

    体格检查 发育不良,体型瘦小,营养差。神志清楚,面色灰暗,声音尖细,无胡须。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粗糙,双下肢色素沉着,未见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肺呼吸清,心界不大,心率 80/min,律齐,心尖部I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肝触诊不满意;脾右肋缘下平脐,质韧,无触痛;移动性浊音(+)。肛诊(-)。

    查体的初步印象是患者存在明显的生长发育不良,原因与自幼肠道疾病所致的消化吸收障碍、消化道失血有关。甲状腺功能低减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但应伴有智力障碍,本例病人智力无异常,不支持甲状腺功能低减。大量的腹水和巨脾提示存在门脉高压症,慢性肠病可引起肝损害,但在克罗恩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出现不好解释,患者年轻,应考虑遗传代谢性肝病,需进一步检查明确。
, 百拇医药
    辅助检查 血常规:Hb 16~35 g/L WBC 1.57~3.9×109/L PLT 23~49×109/L 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2次查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分别为2.63%和3.81%0.5~1.5%。尿、粪常规正常。粪潜血5次中3次阳性。多次肝肾功能检查:ALT、AST均正常,Bik 0.93~2.32 mg/dk直接胆红素DBik0.57~1.38 mg/dk0~0.20 mg/dk 总蛋白TP4.4~4.72 g/dk6.0~8.0 g/dk ALB 2.2~2.7g/dk A/G正常,Cr1.75~1.38 mg/dk。ESR 24 mm/第1h。蛋白电泳:α1 6.4%1.4%~1.5%, Akb 53.2%54.0~65.7%,α2、γ正常。Ⅳ型胶原 320 ng/mk(<140 ng/mk)。甲状腺功能T3<0.4 μg/mk0.66~1.92 μg/mk T4、FT3、FT4、TSH正常。溶血全套正常。铁三项血清铁 20 μg/dk(80~180 μg/dk) 总铁结合力187 μg/dk(200~400 μg/dk) 铁饱和度11.0%(30±5%)。血清叶酸、Vit.B12正常。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 0.02(正常>0.12),血清铜正常。腹水:白细胞78/uk,黎氏反应(+),比重1.010;总蛋白0.8 g/dk LDH 47U/L ALB 29g/L血-腹水白蛋白梯度5 g/L,腹水找结核菌(-)、细菌培养(-)。血清自身抗体(-)。感染学指标:乙肝五项:HbcAb和HBeAb(+),余阴性;HIV-Ab、HCV-Ab、TB-Ab(-)、血细菌培养(-)。肿瘤学指标:AFP-、CA125 102.49 U/mk(<35U/mk),CA 199、CA 242、CA 50、CEA均正常。腹平片:中腹见多个短小气液平。小肠造影:回肠可见多发狭窄,狭窄近端肠管扩张,符合克罗恩病表现。腹部BUS 肝大、实质回声不均、胆囊壁增厚、胆囊多发结石、门脉扩张1.7 cm<1.4 cm,脾大;大量腹水,右肾囊肿。门脉彩超:门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内径增宽。腹部CT(平扫+增强):肝硬化,脾大、脾内蜂窝样改变,腹水,门静脉扩张,胆囊结石,胆囊慢性炎症,双肾多发囊肿。胃镜: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息肉状隆起慢性浅表性胃炎,Hp-,贫血胃黏膜改变;病理: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症。结肠镜:全结肠及回肠末段10 cm未见明显异常,病理:(回肠末端)小肠黏膜水肿及慢性炎症。骨穿:增生尚可,M∶E=1.39∶1,全片巨核细胞1个,血小板少见。超声心动图(UCG)和心电图正常。眼科检查:第一次K-F环(+);第二次K-F环(-)。
, 百拇医药
    因该病例病情复杂,内科组织了有外科、儿科、神经科、眼科和放射科等多科参加的大查房,综合意见如下:

    1.患者为慢性病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贫血、腹水和营养不良,结合既往手术病理结果和此次入院后的胃肠造影结果,克罗恩病诊断明确。

    2.虽然患者临床表现有腹水、脾大、血三系减低和营养不良,血ALB低,腹部CT提示肝硬化和门脉高压,但无A/G比例倒置,γ球蛋白不高,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故可能存在慢性肝病但并非肝硬化。至于慢性肝病的原因,可能为克罗恩病或肝豆状核变性(WD)。

    3.WD诊断不肯定,因WD尚无以便血为首发症状的报道;一般WD病人20岁时多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该患者已39岁仍无神经系统受累,因此不支持WD。患者的克罗恩病及小肠切除手术可影响蛋白及微量元素的吸收,血中蛋白及铜减低同样可造成铜蓝蛋白低,故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减低不足以证明WD的存在。眼K-F环检查结果与医生经验有关,可进一步复查。
, 百拇医药
    4.脾的病变:脾中强化的囊性不均低密度影考虑淋巴管囊肿不除外,脾梗塞可能性大(特别是脾边缘指压样病变改变),淋巴瘤、转移瘤可能性不大。淋巴管瘤病有类似脾多发囊肿表现,需手术后病理进一步明确诊断。

    下一步诊治:进行家系DNA分析、其他微量元素检查和尿铜及肝铜检查进一步除外WD;手术切脾(解决脾亢和诊断问题)、探查小肠病变(明确克罗恩病诊断和解决便血问题)、切除胆囊(解决胆囊结石问题)、术中肝脏活检(明确诊断问题)。

    患者接受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有大量腹水(约3000 mk),脾明显肿大,达脐,可见其多个突出表面、大小约1~5 cm的囊肿,行脾切除。肝脏颜色正常,质地稍硬,取病理。探查小肠,距屈氏韧带190 cm以远小肠多个节段性狭窄,狭窄肠段之间肠管扩张(直径7~8 cm)长7~9 cm,有些狭窄带几乎闭死肠腔。回肠末端20 cm正常,结肠未见异常。将病变小肠切除,残留小肠约1.2米。胆囊壁呈慢性炎症改变,胆囊多发结石,切除胆囊。手术过程顺利。患者于术后2周出现发热,最高39℃,伴咳嗽、咯痰,予抗感染治疗后1周体温降至37.5℃左右。手术后1个月出院,出院时血常规:WBC 15.1×109/L Hb 50g/L PLT 214×109/L。
, 百拇医药
    术后病理报告:肝活检病变符合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铜染色(-)。脾脏内可见大量扩张的血腔及灶性髓外造血,符合脾紫癜。小肠黏膜急性及慢性炎症,局部黏膜坏死伴小溃疡形成,黏膜下血管充血、水肿,局部纤维组织增生,不除外克罗恩病。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根据手术及病理结果分析如下:

    1.克罗恩病:术后病理显示为小肠跳跃性、节段性病变,肠腔狭窄、溃疡形成。镜下病理虽未见克罗恩病的特征性改变(肠壁全层炎和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但仍可确定是克罗恩病。因既往未正规治疗该病,加之该病迁延、易复发的特性,导致患者长期迁延不愈的病程。

    2.肝脏病变:肝脏病理活检为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无纤维化,故不诊断肝硬化。任何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肠疾病均会出现这种非特异性肝脏改变。肝细胞缺氧、肿胀,肝小叶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门脉血回流不畅,压力升高,所以存在门脉高压,加之明显的低蛋白血症, 引起脾大、腹水。所以肝脏病变由克罗恩病所致。
, 百拇医药
    3.WD的问题:曾发现角膜K-F环,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减低,诊治过程中曾怀疑WD。但WD难以解释病程全貌,再次请眼科会诊否认了角膜K-F环。克罗恩病及部分小肠切除可影响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的吸收,血中蛋白及铜减低同样可造成铜蓝蛋白低,故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减低也不足以证明WD的存在。术后病理肝脏标本铜染色(-),否定了WD。由此看出,角膜K-F环的识别存在眼科医生的经验问题,因此应防止误导WD的诊断。

    4.脾脏病变:病理检查排除了脾脏淋巴瘤的可能,脾大可能是因自幼长期重度贫血,导致髓外造血代偿性增大。另外,病理结果虽未发现脾亢,但脾紫癜同样可以造成类似脾亢的全血细胞减少现象。

    5.贫血:原因为综合性,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状况差、长期反复便血导致缺铁和脾脏病变,均可导致贫血。

    出院3个月后电话随访,病人体力较入院前改善,腹胀和双下肢水肿减轻(间断服用利尿剂),食欲好转,体重增加5 kg。

    点评

    患者幼年起病,间断腹痛,便血31年,腹泻、脾大4年。入院时Hb 仅23g/L。我们开始考虑克罗恩病合并肝硬化,肝硬化可能是肝豆状核变性所致。通过检查和分析,考虑是克罗恩病所致的慢性肝损害,手术病理证实了术前的诊断。

    刘晓红, 百拇医药(沈建中(内科) 朱峰(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