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国际培训教学思路探析
随着中医学在世界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传统中医,其中又以学习针灸为多。对于留学生来说,一方面语言有障碍,另一方面也存在学习时间的限制,因此对针灸学科的学习有了新的要求。虽然我们国内有传统的针灸学科与教材,但目前的针灸学教材以及教育思路不适合对外培训的需要。鉴于此,本文对适合国际培训的针灸学教学思路进行分析。
经络学与腧穴学优化整合的必然性
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是培养针灸学国际人才的前提。国际针灸学人才质量培养的优劣取决于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因此,适应国际针灸教育的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必需的。一直以来,针灸学基本上是按照从经络到腧穴,再到刺灸法,最后到临床治疗学的思路进行教学,这种模式适合于国内五年制的医学生的培养要求,但却制约了国际针灸人才的培养,这一点在经络学与腧穴学两门学科中较为突出。
现行的经络学与腧穴学课程体系是独立的,其中有不合理的成分,表现为基础内容重复、经络与腧穴脱节,忽视腧穴与经络紧密相联系的关系。而且,单独分科,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留学生的学业负担。
, http://www.100md.com
虽然经络学是指导整个中医各科的基础,但适合国际针灸教育的特点与要求,经络学在简单意义上只是分析临床选穴原理以及验证治疗效果的一门学科,其针灸临床的本质已经把经络与穴位绑在了一起。针灸临床疗效是针灸学的核心内容,指导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是辨经取穴。因此经络与腧穴紧密相联,密不可分。纵观目前的经络学教材,对经络的线性分析十足,但对于线上的穴位却没有足够重视,割裂了经与穴的关系。且经络与临床相结合的不够,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经络,以致于在临床上不会应用经络理论。
腧穴学是研究针灸治疗部位的学科,腧穴是点,经络是线。点在线上,有点才有线。这方面在腧穴学教学大纲中体现得不够,导致腧穴教学与经络理论、临床实践有所分离,教学内容显得单薄孤立,造成腧穴与临床课程的脱节。而且,为了突出穴位与经络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又需要大量重复。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国际针灸教学的需要,对现有的经络学与腧穴学作适当的调整,可以加强经络与腧穴的沟通与联系,加强针灸基础理论与临床的关系,减少课程间不必要的重复。
, http://www.100md.com
开设针灸处方学的可行性
目前国内已经有相关的针灸处方学教材出版,对于国内五年制针灸学科学生提高腧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有裨益。对于前来中国求学的国际学生来说,临床中普遍存在着不会选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辨出证但不会选穴,辨病又乱选穴,往往穴不对病。其问题的实质是对穴位的性质以及穴位间的组合不熟悉。另外,针灸配穴是有规律的,或本经与本经穴相配,或本经与它经相生穴相配,或脏腑表里有相交相贯之穴位配伍,这些规律在腧穴学中不能详细讲解,这样就有了开设针灸处方学的必要性。而且,这门学科承上启下,把针灸理论与临床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对于留学生掌握针灸可提供捷径。而且,一般腧穴学或者针灸临床学的教师均可担任针灸处方学的教学与实习。
针灸处方学阐述的内容,除了具体的针灸处方外,侧重于腧穴间的配伍规律。特别是分析不同腧穴配伍的意义、原理以及临床运用。
针灸学科调整的思路
, http://www.100md.com
首先把把腧穴学有机地溶入经络学之中,形成一门经络腧穴学,其主要内容是经络与腧穴的各自特点以及相互的联系。把原来腧穴学中有关穴位配伍以及与临床相关的内容取出来,放入针灸处方学中。
另外突出针灸处方学,这门学科可分总论与各论部分。总论讲解腧穴的配伍原则与配伍规律。特别是重视腧穴性质在不同配伍中的选用方法。各论选取传统行而有效的腧穴配伍处方以及穴对,按治则治法或按辨证进行分类分析,讲解其配伍方法以及配伍特点。
这里要突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强针灸处方中腧穴配伍的分析,尤其是对穴配伍的分析。如四关、四花、三才等的分析,还要突出单穴在不同疾病中配伍的意义,如胃脘痛之中脘配足三里,神志病之膻中配足三里;中风痹证之曲池配足三里的意义分析。需要说明的是,研究腧穴配伍是针灸处方学的内容,因此针灸基础学科以及针灸治疗学中则应删去这方面的内容。这样既避免了内容上的重复,也有利于培养留学生的临证选穴、配伍用穴的能力,是提高针灸专业留学生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
, http://www.100md.com
另一方面,对针灸处方学中临床运用方面的内容加以充实,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强调配伍的辨证要点,提供留学生抓主症的病因病机,就可以按证用穴。比如太阳中风之项背强几几,取穴后溪与大杼、天柱相配;而阳虚汗出,又取气海与足三里配伍等。二是使用注意,主要是介绍处方使用的禁忌证。比如,妊娠下腹痛,不可率用合谷配三阴交等。三是针灸方法,主要包括针刺、灸,或者皮内针等不同方法的组合配伍。比如,高血压取足三里常规针刺配膈俞埋针效果明显等。四是随证加减,根据主症临床变化,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比如失眠,基础方可取神门、大陵与内关,心肾不交配太溪;肝阳上亢配阳陵泉;饮食阻滞配足三里及中脘等等。五是临床病案,主要选取传统针灸处方在各科中临床运用的医案报道。六是相应的西医病例,如中脘配梁丘可用于胃溃疡的治疗;日月配阳陵泉可用于胆结石及胆囊炎的治疗等。并且把刺法灸法学作为一门学科,依旧单独开设。而且应该在经络腧穴学教学完成之后,马上开设。
同时针灸治疗学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首先是去掉总论部分的腧穴配伍,直接讲解针灸临床治疗的疾病。其次,治疗部分可以按证或者按病分类,建议按病分类,以便于留学生临床应用。临床取穴应该尽量用针灸处方学中用到的配伍及其规律。这就要求针灸临床学的编辑者能深入配合针灸处方学的内容,这样深入浅出,既便于学生临床提高针灸配伍处方水平,又可以使针灸学科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突出留学生在针灸理法方穴上的理解与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学选病不必太多太杂,各病的治疗内容也不必极尽其全。执简可以御繁,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并不利于留学生掌握针灸技能。
通过以上调整,可以把针灸学科有机地分为四部分教材:经络腧穴学、针法灸法学、针灸处方学以及针灸治疗学。目的在于更适合针灸学国际教育的实际需要,加强针灸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学以致用,充分体现针灸学科的特色,对于针灸学科在国际上的推广有积极的意义,并且对于留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针灸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百拇医药(董洪涛 龙 娟)
经络学与腧穴学优化整合的必然性
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是培养针灸学国际人才的前提。国际针灸学人才质量培养的优劣取决于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因此,适应国际针灸教育的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必需的。一直以来,针灸学基本上是按照从经络到腧穴,再到刺灸法,最后到临床治疗学的思路进行教学,这种模式适合于国内五年制的医学生的培养要求,但却制约了国际针灸人才的培养,这一点在经络学与腧穴学两门学科中较为突出。
现行的经络学与腧穴学课程体系是独立的,其中有不合理的成分,表现为基础内容重复、经络与腧穴脱节,忽视腧穴与经络紧密相联系的关系。而且,单独分科,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留学生的学业负担。
, http://www.100md.com
虽然经络学是指导整个中医各科的基础,但适合国际针灸教育的特点与要求,经络学在简单意义上只是分析临床选穴原理以及验证治疗效果的一门学科,其针灸临床的本质已经把经络与穴位绑在了一起。针灸临床疗效是针灸学的核心内容,指导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是辨经取穴。因此经络与腧穴紧密相联,密不可分。纵观目前的经络学教材,对经络的线性分析十足,但对于线上的穴位却没有足够重视,割裂了经与穴的关系。且经络与临床相结合的不够,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经络,以致于在临床上不会应用经络理论。
腧穴学是研究针灸治疗部位的学科,腧穴是点,经络是线。点在线上,有点才有线。这方面在腧穴学教学大纲中体现得不够,导致腧穴教学与经络理论、临床实践有所分离,教学内容显得单薄孤立,造成腧穴与临床课程的脱节。而且,为了突出穴位与经络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又需要大量重复。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国际针灸教学的需要,对现有的经络学与腧穴学作适当的调整,可以加强经络与腧穴的沟通与联系,加强针灸基础理论与临床的关系,减少课程间不必要的重复。
, http://www.100md.com
开设针灸处方学的可行性
目前国内已经有相关的针灸处方学教材出版,对于国内五年制针灸学科学生提高腧穴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有裨益。对于前来中国求学的国际学生来说,临床中普遍存在着不会选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辨出证但不会选穴,辨病又乱选穴,往往穴不对病。其问题的实质是对穴位的性质以及穴位间的组合不熟悉。另外,针灸配穴是有规律的,或本经与本经穴相配,或本经与它经相生穴相配,或脏腑表里有相交相贯之穴位配伍,这些规律在腧穴学中不能详细讲解,这样就有了开设针灸处方学的必要性。而且,这门学科承上启下,把针灸理论与临床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对于留学生掌握针灸可提供捷径。而且,一般腧穴学或者针灸临床学的教师均可担任针灸处方学的教学与实习。
针灸处方学阐述的内容,除了具体的针灸处方外,侧重于腧穴间的配伍规律。特别是分析不同腧穴配伍的意义、原理以及临床运用。
针灸学科调整的思路
, http://www.100md.com
首先把把腧穴学有机地溶入经络学之中,形成一门经络腧穴学,其主要内容是经络与腧穴的各自特点以及相互的联系。把原来腧穴学中有关穴位配伍以及与临床相关的内容取出来,放入针灸处方学中。
另外突出针灸处方学,这门学科可分总论与各论部分。总论讲解腧穴的配伍原则与配伍规律。特别是重视腧穴性质在不同配伍中的选用方法。各论选取传统行而有效的腧穴配伍处方以及穴对,按治则治法或按辨证进行分类分析,讲解其配伍方法以及配伍特点。
这里要突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强针灸处方中腧穴配伍的分析,尤其是对穴配伍的分析。如四关、四花、三才等的分析,还要突出单穴在不同疾病中配伍的意义,如胃脘痛之中脘配足三里,神志病之膻中配足三里;中风痹证之曲池配足三里的意义分析。需要说明的是,研究腧穴配伍是针灸处方学的内容,因此针灸基础学科以及针灸治疗学中则应删去这方面的内容。这样既避免了内容上的重复,也有利于培养留学生的临证选穴、配伍用穴的能力,是提高针灸专业留学生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
, http://www.100md.com
另一方面,对针灸处方学中临床运用方面的内容加以充实,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强调配伍的辨证要点,提供留学生抓主症的病因病机,就可以按证用穴。比如太阳中风之项背强几几,取穴后溪与大杼、天柱相配;而阳虚汗出,又取气海与足三里配伍等。二是使用注意,主要是介绍处方使用的禁忌证。比如,妊娠下腹痛,不可率用合谷配三阴交等。三是针灸方法,主要包括针刺、灸,或者皮内针等不同方法的组合配伍。比如,高血压取足三里常规针刺配膈俞埋针效果明显等。四是随证加减,根据主症临床变化,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比如失眠,基础方可取神门、大陵与内关,心肾不交配太溪;肝阳上亢配阳陵泉;饮食阻滞配足三里及中脘等等。五是临床病案,主要选取传统针灸处方在各科中临床运用的医案报道。六是相应的西医病例,如中脘配梁丘可用于胃溃疡的治疗;日月配阳陵泉可用于胆结石及胆囊炎的治疗等。并且把刺法灸法学作为一门学科,依旧单独开设。而且应该在经络腧穴学教学完成之后,马上开设。
同时针灸治疗学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首先是去掉总论部分的腧穴配伍,直接讲解针灸临床治疗的疾病。其次,治疗部分可以按证或者按病分类,建议按病分类,以便于留学生临床应用。临床取穴应该尽量用针灸处方学中用到的配伍及其规律。这就要求针灸临床学的编辑者能深入配合针灸处方学的内容,这样深入浅出,既便于学生临床提高针灸配伍处方水平,又可以使针灸学科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突出留学生在针灸理法方穴上的理解与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学选病不必太多太杂,各病的治疗内容也不必极尽其全。执简可以御繁,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并不利于留学生掌握针灸技能。
通过以上调整,可以把针灸学科有机地分为四部分教材:经络腧穴学、针法灸法学、针灸处方学以及针灸治疗学。目的在于更适合针灸学国际教育的实际需要,加强针灸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学以致用,充分体现针灸学科的特色,对于针灸学科在国际上的推广有积极的意义,并且对于留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针灸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百拇医药(董洪涛 龙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