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脏病知识 > 信息3
编号:10525967
哈医大首次发现心脏M3受体活动特性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6日 《现代护理报》 2004.04.26
     本报讯 (衣晓峰)由我国著名药理学家、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首次发现人类心脏存在乙酰胆碱受体M3亚型,并且首次证实,M3受体亚型耦联的一种新的延迟整流性钾电流(IKM3),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新靶点。该研究使人们对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的调节有了全新认识,为我国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抗心律失常药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此项研究成果不久前获得了教育部2003年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心律失常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总有效率仅为30%~60%左右,对于一些顽固性心律失常更是缺乏有效的药物控制,这一问题已成为各国医药领域科学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药理学专业角度来看,研究心脏离子通道的生理作用、药理特性及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发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关键性技术难题是如何发现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靶点。

    上个世纪80年代,当膜片钳技术刚刚兴起时,杨宝峰教授即将该技术迅速引入抗心律失常药物机制的研究中,并由此揭开了多种抗心律失常中药疗效欠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杨宝峰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继续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心脏中存在M3受体耦联的钾电流,从而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心脏中仅存有M2受体这一观点;他们利用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膜片钳、基因钳、激光共聚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清晰地阐述了M3受体的生理功能,并全面、系统地揭示了乙酰胆碱受体的各个亚型在心脏组织分布和细胞分布的特点,同时还发现心脏中存在一种新的电流,并在国际上首次将其命名为IKM3亚型;在对N型乙酰胆碱受体与钾通道及心律失常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尼古丁对心脏的多种钾通道有直接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打破了离子通道间的平衡,最终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据此他们首次提出了尼古丁可导致心律失常这一新论点。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仅有哈医大药理教研室、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等几家单位致力于心脏M3受体的科研攻关,而重点探讨心脏乙酰胆碱受体亚型与心律失常关系的单位,仅有杨宝峰教授领导的实验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