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378063
药不在新,对症则灵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9日
     不少病人对用药往往抱有一些偏见,例如有的认为药品越新越好,有的认为药价越贵越灵等等,若不加以纠正,显然对治病是不利的。

    诚然,许多新药是人们在总结了老药的不足之处以后,经过艰苦的探索和研究才发展起来的。按理说,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其独到之处。但事实也不尽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新药问世不久,人们对它的性能、功效与毒副反应总不如对老药那样了解得比较透彻,这需要有个认识过程。换言之,新药须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应用考察,才能对它作出科学的评价。50年代初期,西欧市场上出售一种新药,名叫“反应停”,作为镇静药广泛应用于妊娠呕吐反应,结果却出现了1200多个畸形胎儿,他们缺臂少腿,手足直接与身体相连,俗称“海豹式畸胎”。无独有偶,在日本一些人由于长期连续服用抗疟药氯碘喹,竟造成万余人失明及下肢瘫痪。这些惨痛的“药害”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的震惊与关注,从此对新药的管理和监督也有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和措施。

    新药的价格一般偏高,迎合了某些病人的用药心理,即所谓“药价越贵,疗效越好”。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因为药品不是以其疗效高低来定价的,而是由制药原料的来源、生产工艺的难易、产量的大小、运费的多少等因素决定的,成本高的药品就贵些,反之则便宜些。新药产量较小,自然比较贵。
, 百拇医药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有些迷信新药的人,患了病也懒得去医院诊治,只是看了药品广告或道听途说,认为某药可治,便去买来服用,这是十分危险的。例如有位病人感到胃部疼痛,以为患了胃溃疡,擅自购买新药服用,后因久治不愈才去医院,可经医生检查发现,他患的不是胃溃疡,而是胃癌。由于贻误了治疗良机,病情已到晚期,虽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终因癌细胞扩散到了其他部位,而不幸死亡。

    许多疾病复杂多变,医生除常规检查外,还须借助现代仪器设备等检测手段,方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对于疑难杂症,更须邀请有关专家会诊才行。待确诊后,才制订详细的用药方案。究竟用新药,还是用老药,是单刀直入,还是联合作战,在举棋不定的情况下,尚须做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以选择最佳药物和适宜的剂型,再按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病情等,确定药物剂量、用法、疗程,以及注意事项。其中对婴幼儿、老年人及孕妇、乳母的用药都有特殊的要求。对于新药更要慎之又慎,严格选择适应症,通常要求单独使用,先从小剂量开始,然后逐渐调整,并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如果出现皮疹、瘙痒、无名高烧,或有其他不常见的现象,应警觉到可能因用药所致,必须立即停药进行治疗。

    如今有些药品广告的设计与宣传,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最为突出的是报喜不报忧,几乎只字不提该药有何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甚至夸大其词,什么“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老幼皆宜”等等,很不科学。俗话说的“凡药三分毒”颇有道理,名目繁多的补药、补品也不例外。近几年来,有些家长爱子心切,常买些新品种补品让小儿服用,希望从中得到补益,长得更健康、更壮实,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由此可见,不论新老药物,均须在确诊疾病的前提下,对症下药,而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才能扬长避短,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