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382352
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17期
     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k and psychokogicak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是指痴呆患者经常出现的紊乱的知觉、思维内容和心境或行为等,发生率高达50%~90%。自国际老年精神科学会第7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后,近年来,BPSD病理机制、治疗以及痴呆照料者心理应激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澳大利亚默尔本大学老年精神科Chiu教授提出“BPSD作为一种理解脑功能的启发式模型”。他认为BPSD有其大脑病理学改变基础,对BPSD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痴呆神经病理学、神经生化和神经心理的损害。

    BPSD给患者及其陪护者均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新加坡国立大学Heo对造成痴呆看护者压力最大的BPSD类型进行探讨。结果显示,照料者的心理压力评分与患者抑郁、幻觉、徘徊倾向、激越、失禁和失眠症状显著相关,而且与行为问题持续时间和行为严重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BPSD的症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而得到改善,抗精神病药一直是治疗BPSD的首选药物。经典抗精神病药治疗BPSD症状有效,但痴呆患者往往年龄较大,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合并使用抗胆碱能药又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的谵妄状态和认知损害。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等全国6家单位协作进行了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共纳入116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并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双盲对照治疗8周。

    结果显示,氟哌啶醇组和利培酮组最高平均治疗量分别为2.5 mg/d和1.2 mg/d;两组BPSD症状评分在治疗两周后均明显下降,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的减分率大于30%者分别为83%和8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和21%。因此,较低剂量氟哌啶醇或利培酮可以显著改善BPSD,疗效确切,利培酮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优于氟哌啶醇。, 百拇医药(孙新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