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12242
阴阳学说
http://www.100md.com 大医精诚
     第二节 阴阳学说

    【学习指导】

    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重点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范畴。它最初的涵义是很朴素的,是指阳光的向背,向着日光的为阳,背着日光的为阴。后来在此基础上,根据日光的特点,凡是具有温暖的,明亮的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即归之于阳;相反,凡是具有寒冷的,黑暗的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即归之为阴。如昼夜,昼是明亮的、温暖的、为阳。 夜是黑暗的。寒冷的、为阴;日月,太阳带来的是光明。温暖为阳,月亮带来的是黑暗。寒冷为阴;春夏秋冬,春夏气候温暖为阳,秋冬气候寒冷为阴;水火。水是寒冷的为阴,火是温暖的为阳..... 等等.如此不断的引申,推演整个自然, 几乎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概括为性质相反的阴阳两大类.从而对人们认识世界时, 起到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把握事物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http://www.100md.com
    那么阴阳的定义应如何下呢?

    阴阳是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抽象出来的用于标示事物本质的属性,并说明自然界根本规律的哲学范畴。 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划分阴阳属性的标准

    阴阳属性是根据其性质、位置、趋势、状态等按一定原则所规定,凡是向上的、向外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运动的、功能的、兴奋的……都属于阳;凡是与此相对的另一方面如向下的、向内的、寒冷的、有形的、黑暗的、静止的、物质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引入医学领域,凡是具有推动、温热、兴奋等作用的功能和物质属于阳;凡是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功能和物质属于阴。

    三、阴阳的基本特性

    1. 阴阳的绝对性
, 百拇医药
    阴阳属性的内容是规定好的、不变的、绝对的; 双方必须是相互关联的(即阴阳的关联性); 阴阳同矛盾是不等同的。

    2. 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凡属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的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所以阴阳也是普遍存在的。

    3.具体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1)单一事物无法分阴阳,因其相比较的另一方而确定;

    2)相互转化性。即在一定条件下可各自向相反方向转化;

    3)无限可分性。因条件、范畴、层次的改变,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也随之变化,使“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 http://www.100md.com
    四、阴阳学说的概念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是由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存在于事物内部的阴阳两个方面不断对立的矛盾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根源。这一种理论称为阴阳学说。

    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相互交感: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阴阳二气和谐的运动是交感发生的最佳状态,即老子所言“冲气以为和”。 阴阳二气的运动是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交感则是阴阳二气运动的结果或过程。交感,是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根源。它使对立着的两种事物或力量,统一于一体,于是产生了自然界的万物,乃至人类,即“天地感而化生万物”(《易传•咸》)。

    2.对立制约
, 百拇医药
    阴阳的对立是指阴和阳和属性是相反的,相互对峙着的。如天与地、日与月、寒与热、动与静等。只有相反的、相互对峙着的事物和现象,才能区分其阴阳的属性。

    阴阳的制约是指阴阳之间的对立,不是静止着的相互对峙,而是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即阴可以制约阳,阳可以制约阴。如寒可制约热,热可制约寒;动可制静,静可制约动等。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制约使双方都不可能无限度地发展,而相对稳定地处于统一体之中。即阴平阳秘。阴阳在对立斗争中,取得了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机体也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阴阳互为存在条件,即阴阳两方各以对立面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的一方面而单独存在。如上下, 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等。二是指阴阳相互资生为用,即阴阳不仅互为存在条件,更重要的是阴阳必须相互资生,相互助长,相需为用”古人曰“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就是这个意思。
, http://www.100md.com
    互根使阴阳属性不同的事物依存关联和统一在一起;互根互用是事物得以发展变化的内在条件,没有阴阳双方的依存、资助,阴阳二气的斗争运动就不可能维系和发展下去。阴阳互根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正因为阴阳相互联结在一起,因而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面转化。

    4.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阴阳双方,始终处于此增彼减,此进彼退,此强彼弱的消长的运动变化状态中。但是,阴阳之间在“阳长阴消”,“阴长阳消”之中又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其具体表现是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阴阳的消长运动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的消长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其阴阳的消长到一定的程度,则适可而目止,不会长之太过,也不会消长太过,保持总体上的相对平衡状态。
, http://www.100md.com
    5. 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各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1、阴阳互根是阴阳转化的基础:

    阴阳本是指相关事物的对立双方,或一个事物内部的对立双方。二者互根互用,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样才有可能相互转化。

    2、阴阳转化消长实际上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阴阳肖长的量变和阴阳转化的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阴阳消长的量变是阴阳转化质变的前提,而阴阳转化的质变,是消长量变的必然结果。

    3、阴阳的转化的条件:

    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阴阳的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那么这个“极”就是转化的条件。如“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和“极”就是促进转化的条件。
, http://www.100md.com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 既是一个密切联系着的有机整体, 又是可以区分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部分。人体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 就大体部位来说, 上部为阳, 下部为阴; 体表属阳, 体内属阴, 体表的背部属阳, 腑部属阴; 四肢的外测为阳, 内测为阴。以脏腑来分, 五脏为阴, 六腑为阳; 五腑之中, 以肺为阳, 肝脾肾为阴; 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 如心有心阴, 心阳; 肾有肾阴, 肾阳。凡此种种, 凡是人体中有形质的各种组织结构, 均可划分其阴阳属性, 所以说“人生有形, 不离阴阳”。“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就整体而言,人的生长壮老已全过程,是阴阳二气交互感应的结果。阴阳二气的平衡协调,是生命活动正常的生理基础。物质与功能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物质(阴)是功能(阳)的基础,而功能(阳)是物质(阴)的机能表现,没有物质(阴)不能产生功能(阳),没有功能也不能化生物质。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阴阳二气升降出入的协调:升出为阳,降入为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协调是气化的基础。
, 百拇医药
    就分部而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以及各脏腑组织的功能也是阴阳平衡协调的结果。如卫阳、营阴、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等,无不包含着阴阳。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人体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阴阳失调

    关系于疾病发生的正气和邪气也具有阴阳属性的划分。邪气有阴邪(如六淫中的寒邪、湿邪)阳邪(如六淫中的风邪、燥邪、火邪、暑邪)之分。正气也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个方面。

    2)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阴阳偏胜、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是阴阳说明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是属于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 http://www.100md.com     阴胜则热, 阳胜则阴病: 外界阳热之邪侵入人体, 使阳绝对亢盛; 阳偏胜则会损伤人体的阴液(阳长则阴消), 导致阴液不足。

    阳胜则热: 是指因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是热证。这种热证, 因为主要是由于阳热偏胜所致, 故而又称“实热证”。

    阳胜则阴病: 阳偏胜的病变会损伤人体的阴液。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外界阴寒之邪侵入人体, 使阴绝对亢盛; 阴偏胜则会损伤人体的阳气(阴长则阳消), 导致阴液不足。

    阴胜则寒: 是指因阴邪所致疾病的性质是寒证。这种寒证, 因为主要是由于阴寒偏胜所致, 故而又称“实寒证”。

    阳胜则阴病: 阴偏胜的病变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2)阴阳偏衰:是属阴或阳的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 http://www.100md.com
    阳虚则寒: 阳虚, 是指人体本身的阳气不足。阳气不足, 则不能制约阴, 阴就会出现相对偏盛而导致寒象, 所以说阳虚则寒。 这种寒证是由于阳气不足, 才导致阴相对偏盛而产生的(即阳消则阴长)所以属于“虚寒证”。

    阴虚则热: 阴虚, 是指人体的阴液不足。阴液不足, 则不能制约阳气, 阳气就会相对偏亢出现热象。所以说阴虚则热。 这种热证是由于阴不足才导致阳偏亢的(即阴消则阳长), 所以属于“虚热证”。

    (3)阴阳互损:是以阴阳互根互用理论为依据,指阴阳任何一方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另一方不足,而出现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阳损及阴: 阳虚至一定程度时, 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 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

    阴损及阳: 阴虚至一定程度时, 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 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
, 百拇医药
    阴阳俱损: 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 最终就会导致阴阳的两虚。

    这是疾病发展至后期所出现的一种病理表现, 说明病情较重, 正气损伤程度较重。

    (4)阴阳转化: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

    4.指导疾病的诊断: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 尽管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 千变万化, 但都可以用阴阳来加发概括说明。阴阳用以疾病的诊断, 大则可以概括整个病证是属阴证, 属阳证; 小则可分析四诊中的一个具体脉症。

    1)概括证候:
, 百拇医药
    一般临床辩证, 把疾病总的分为阴证和阳证两大类。八纲之中, 表、实、热属阳证; 里、虚、寒属阴证。阴阳是其总纲。

    2)分析症状:

    中医学诊察疾病, 了解病情, 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 而在其过种中, 都应注意分辨属阴属。

    观察色泽: 色鲜明者为病在阳分, 色晦暗者为病在阴分, (如黄疸)

    听声音(闻): 声音洪亮者病在阳分, 声音低微者病在阴分。

    切脉: 浮大洪数滑为阳, 沉小细迟涩为阴。

    所以说: “察色按脉, 先辨阴阳”, 临证在诊断疾病过程中, 只有掌握了阴阳的属性, 才能在异证中正确地区别阴阳。

, 百拇医药     5. 指导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调理阴阳是养生的根本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保持内外环境的阴阳平衡。

    2)用于疾病治疗

    调整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1)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 即阴或阳过盛有余, 为有余之证, 可采用“损其有余”即“实者泻之”的方法。

    阳胜则热:属实热证, 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损其有余之阳), 即“热者寒之”。

    阴胜则寒:属寒实证, 宜用温热药以制其奶(损其有余之阴), 即“寒者热之”。
, 百拇医药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 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 或为阴虚, 或为阳虚。可采用“补其不足”、“虚者补之” 的方法。

    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 属虚热证, 一般不能用寒凉药消其热, 须用滋阴潜阳(补阴)的方法, 以抑制阳亢之热。《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即“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者:属虚寒证, 一般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 须用助阳抑阴(补阳)的方法, 以消退阴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即“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根据阴阳互 根的原理:阴中求阳,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阳中求阴, 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

    所以治疗的基本原则就其调整阴阳、补偏救敝、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即“谋察阴阳所在而洞之, 以平为期”。
, 百拇医药
    (2)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物的功能, 主要靠它的气(性)味, 升降浮沉来体现;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又可以用阴阳来概括。

    寒、热、温、凉四气,其中寒凉属阴, 温热属阳。味: 酸、苦、甘、辛、咸五味,酸、苦、咸具有涌泄的功能,为阴;甘、辛具有发散的功能,为阳。

    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浮的药物,主上行而向外,属阳;沉降的药物,主下行而向内,属阴。

    总之, 治疗疾病就是根据阴阳偏胜识偏衰情况, 确定治疗原则, 再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 选择相应的药物, 以纠正阴阳失调的方法, 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难点讲解】

    一、阴阳概念的理解
, http://www.100md.com
    1.阴阳是属性概念,不是具体所指;

    2.阴阳一般是指两种对立的属性;

    3.应用阴阳属性时,二者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也即阴阳是指同一范围.同一层次的事物或现象。他与矛盾的概念是不同的。

    二、阴阳消长与平衡的关系

    1.消长是阴阳的内在本质变化;平衡则是这一本质处于正常状态的反映。

    2.消长变化是永恒的、绝对的;平衡则是相对的。在绝对的消长中产生了动态平衡和稳定,而动态平衡中又存在着绝对的运动和变化。

    3.事物是在消长和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发展变化的,当消长处于稳定和平衡,人的生命就正常,反之,当消长变化超越了正常限度,阴阳平衡遭到破坏而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人的生命活动失常而进入疾病状态。
, http://www.100md.com
    三、阴阳互损、阴阳两虚及阴阳的互根互用

    1.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是“阴阳两虚”的过程,而“阴阳两虚”是阴阳互损的结果。

    2.阴阳两虚并不等于低水平的阴阳消长平衡状态,而往往存在着偏于阳虚或阴虚的主次之分。

    3.阴阳互损,是由于互根互用关系失调所致的阴阳偏衰的另一种形式。它不是在偏衰初始阶段产生的一方偏衰另一方相对偏亢的病理变化,而是在偏衰到相当程度时,不能互化资助产生的双方都受损不足的两虚,故不能用阴阳的对立制约来解释。

    4.阴阳互损的结果若用阴阳消长来解释,属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不对等的阴阳皆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