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医医案研究
编号:10412187
胆结石
http://www.100md.com 大医精诚
     胆 结 石

    例一 陈姓,男,旅苏,吴兴乡友,年约三十余,身体强壮。发病时突然寒战、发高热,剧痛、呕吐。初吐黄绿水,后无物可吐,痛时患者呈惊怖颜貌,甚至以指头探压舌根,促其呕吐,痛苦万状,脉弦滑数,黄疸色鲜明,面目如装金,舌苔黄腻,便秘。断为阳明实症,用大柴胡汤,大黄加至12克,元明粉12克,开水泡浸顿服。另以熊胆1.2克分二次吞服,时值夏令,嘱多吃西瓜,小便增多,大便已通,黄疸稍减,一日服药后泻下稀粪,系下于搪磁痰盂内,忽听到一阵撒石子声,便后捡得结石20余颗,大者如黄豆,小者如绿豆,矩圆形、菱形不等,外面黄色,剖视内面墨褐或兼灰白色。此后逐次以原方加减,服药两个月,此例一直保持联系,三、四年未曾复发。

    (叶橘泉达,徐焙记录;我对胆结石辨证治 疗的体会,《江苏中医》3:38,1961)

    例二 徐××,女,43岁。初诊于1973年5月。

    患者有胆道残余结石,先后手术3次,第1次于1952年作胆囊切除术,1964年复发;1967年底作第二次手术(总胆管取石),1968年复发;延至1973年4月又作手术(手术时查到右侧肝管尚有结石,T管引流有不少泥沙样结石)。以前发作时,常出现黄疸,发热,右上腹、剑突下作痛。目前体质虚弱,神疲肢软,脘腹时有闷胀感,大便日行二、三次,带溏泄。苔薄腻,脉濡缓。证属病久体虚,脾气健运失司,肝胆不和,失于疏泄。治拟健脾益气,疏肝利胆为法。

    党参12克 白术9克 云苓9克 枳壳9克 木香9克 元胡粉4.5克(分冲) 制军9克 虎杖15克 生山楂12克 金钱草30克

    1975年4月:经服前方出入治疗达2年,未见发作过。与两年前相比,症状改善如下:1.体重增加,气色好转,食欲增加,每日进食1斤以上,大便每日1次、成形。2.右上腹闷胀不舒感消失。3.以前遇冷或疲劳时容易发病,现在即使受凉或工作疲劳亦未发病,而且去冬未穿棉袄,说明体质增强。再守原意出入。

    党参12克 白术9克 淮山药9克 枳壳9克 陈皮9克 元明粉4.5克(分冲) 虎杖12克 生山楂12克 制军9克 延胡索12克

    (顾伯华《外科经验选》)

    【评按】例一为阳实证,患者年轻体壮,故叶氏用火柴胡汤加味方,和少阳、下热结。方内大黄加至12克以泻瘀热;另加元明粉以软坚导滞;加小量熊胆吞服以加强消黄作用。须予注意的是,此案根据季令特点加用食疗、西瓜恣食,有清热利尿之辅疗作用。这种结合时令的药疗、食疗治法,反映了叶氏在治疗方面的心思活泼之处。例二既有胆石,复有胆囊炎,临床除脘腹闷胀外,症现神疲肢软,大便带溏,日行二、三次。辨证为病久体虚,脾失健运,肝胆不和、失于疏泄。证属虚实夹杂,正虚邪实。治以健脾益气、疏肝利

    胆法。顾氏在较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其用药的特点是:(1)用党参、山药、苓、术益气健脾;(2)柴胡、枳壳、郁金、川楝子、陈皮、木香、香附以疏肝理气;(3)元明粉、虎杖、生山楂、萆薢、金钱草以利胆消石;(4)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玉竹以柔肝养阴;(5)红藤、公英、蛇舌草、鹿含草以清里热、消炎。全案审证既细,方治的配合和治法的疏利、补益合用,均颇有精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