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盗汗(二)
http://www.100md.com
《中医内科学2》
(一)辨证要点
对于自汗、盗汗的辨证,应着重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为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或病情重者,则会出现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
(二)治疗原则
虚证应益气养阴,固表敛汗;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适当兼顾,予以补虚泄实。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牡蛎等收敛固涩之品,以增强止汗的作用。
(三)分型论治
1.肺卫不固
[症状]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肺气亏虚,或阳气不足,肌表疏松,表卫不固而汗出恶风,且易于感冒。动则耗气,气不摄汗,故汗出益甚,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均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除湿,助黄芪益气固表;少佐防风走表,而助黄芪固表之力,为益气固表止汗的常用方剂。
加减:
1)若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
2)若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摄。
3)若兼有阴虚,而见舌红,脉细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
2.营卫不和
[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或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
[证候分析]体质素弱,阴阳失调,或表虚感受风邪,致营卫失和,腠理不密,故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营卫失和,汗泄失常,故半身或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为营卫不和之象。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方中以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二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配以生姜、大枣、甘草,助其调和营卫之功。
加减:
1)若汗出多者,酌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
2)若兼气虚自汗者,加黄芪、浮小麦益气固表。
3)兼阳虚而见四肢不温,畏寒者,加附子温阳敛汗。
4)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麦大枣汤以甘润缓急。
5)若兼心悸,失眠者,加朱茯苓、夜交藤、龙骨、牡蛎以安神敛汗。, 百拇医药
对于自汗、盗汗的辨证,应着重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为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或病情重者,则会出现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
(二)治疗原则
虚证应益气养阴,固表敛汗;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适当兼顾,予以补虚泄实。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牡蛎等收敛固涩之品,以增强止汗的作用。
(三)分型论治
1.肺卫不固
[症状]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肺气亏虚,或阳气不足,肌表疏松,表卫不固而汗出恶风,且易于感冒。动则耗气,气不摄汗,故汗出益甚,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均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除湿,助黄芪益气固表;少佐防风走表,而助黄芪固表之力,为益气固表止汗的常用方剂。
加减:
1)若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
2)若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摄。
3)若兼有阴虚,而见舌红,脉细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
2.营卫不和
[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或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
[证候分析]体质素弱,阴阳失调,或表虚感受风邪,致营卫失和,腠理不密,故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营卫失和,汗泄失常,故半身或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为营卫不和之象。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方中以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二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配以生姜、大枣、甘草,助其调和营卫之功。
加减:
1)若汗出多者,酌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
2)若兼气虚自汗者,加黄芪、浮小麦益气固表。
3)兼阳虚而见四肢不温,畏寒者,加附子温阳敛汗。
4)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麦大枣汤以甘润缓急。
5)若兼心悸,失眠者,加朱茯苓、夜交藤、龙骨、牡蛎以安神敛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