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1期
编号:10391874
中医治疗老年痴呆证48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1期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1-3003-02

    老年呆病,包括西医的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属中医的呆证、郁证、健忘、癫证、狂证等范畴。近年来,中医在防治老年呆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有很大潜力和优势可以拓展。我院于2001年5月~2003年12月,对48例住院病人用中医药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病人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89岁,平均69.5岁。阿尔茨海默病26例,血管性痴呆19例,混合性痴呆3例。

    1.2 中医辨证 将临床辨证分为肝肾阴虚型(主证:神情急躁,易怒伤人。心烦不寝,坐卧不宁。记忆力丧失,前说后忘,不知年龄,不识家人,计算力丧失,不识物品。头晕目眩,口苦咽干,震颤抽搐,幻觉幻视,舌红少苔,脉弦)、血脉瘀阻型(主证:神淡目呆,善悲欲泣。记忆力丧失,前说后忘,不知年龄,不识家人,计算力丧失,不识物品。面色晦暗,口唇紫绀,爪甲青紫,肢体重着,瘫痪不起,舌面瘀点,脉沉迟)、脾肾二虚型(主证:神情淡漠,目光无神。记忆力丧失,不知年龄,不识家人,计算力丧失,不识物品,日夜颠倒,二便失禁,面色萎黄,倦怠腿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48例病人中,肝肾阴虚型12例,血脉瘀阻型10例,脾肾二虚型26例。各证采用医院科研组制定的中医证候评定表进行辨证评分,各证满分为50分,≥35分为重度,≥20分为中度,<20分为轻度。48例病人中重度8例,中度29例,轻度11例。
, 百拇医药
    1.3 治疗方法 肝肾阴虚型的病人用养阴柔肝醒脑方(天麻、龟版、鳖甲、白芍、石菖蒲、远志、山萸肉等),脾肾二虚型的病人用健脾补肾开窍方(党参、白术、茯苓、制附片、仙茅、仙灵脾,鹿角霜等),血脉瘀阻型的病人用活血祛瘀益智方(丹参、三七、桃仁、水蛭、川芎、红花、赤芍)。三方分别加工成中药煎剂,每袋125ml,日服2次,6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服任何西药,每月做中医证候量表1次。

    1.4 中医诊断依据 以1990年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会和内科学会在全国老年呆病专题会议上修订的诊断为蓝本,制订出我院中医科研组诊断老年呆病的分型量表。

    1.5 疗效评价 将用药前后的疗效用中医智力测定量表检测的分数进行对照,并参考1997年田金洲等制定的中医疗效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进行评判。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治疗目标 老年呆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症状,提高认知能力,改善行为障碍,阻止或减慢疾 病的发展。

    2.2 疗效标准 显效:经过6个月治疗,记忆能力基本恢复,近期记忆能力提高,计算能力有提高,生活可基本自理,主要证候基本消失,中医证候量表分数降低11~20分,疗效指数>40%~50%。有效:经过6个月治疗,记忆能力稍有恢复,计算能力略有进步,主要证候有好转,大小便基本能自理,但生活需要人帮助,中医证候量表分数降低6~10分,疗效指数>20%~30%。无效:经过6个月治疗,记忆力、计算力无改变,主要证候无改变或稍有一项改变,如:生活不能自理,不知饥饱,大小便不能自控,中医症候分数降低0~5分,疗效指数<20%以上。

    2.3 疗效分析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肝肾阴虚12例,显效3例,占25%,有效8例,占66.7%,无效1例,占83%;血脉瘀阻型10例,显效2例,占20%,有效6例,占60%,无效2例,占20%;脾肾二虚型26例,显效7例,占26.9%,有效9例,占34.6%,无效10例,占38.4%。48例中,显效12例,占25%,有效23例,占47.9%,无效13例,占27.1%,总有效率72.9%。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老年呆病的发生与肝、肾、心、脾关系密切,七情失调、虚、痰(湿)、瘀(郁)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人至老年,肾精枯痿,脾虚生化不足,精亏血少,脑髓空虚。或气血不足,血脉瘀阻,清阳不能上养脑窍。肝肾阴虚,肝阳挟痰,上扰神明,蒙蔽清窍,影响五脏神志而发痴呆。本院自制三方中,参芪、萸肉、枸杞等补肾健脾,填髓益精。丹参、川芎、三七、桃仁等活血祛瘀,通窍醒神。菖蒲、远志等豁痰开窍,益志养心。三方共奏柔肝养阴、温中补虚、通脉益智之功。使得精气得生,髓海得充,脑窍得开,痰浊瘀血得去,记忆力逐步得到改善,全身主要证候明显好转。

    作者单位:201103上海市长宁区老年痴呆专科医院

    (编辑秋 实), 百拇医药(沈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