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9期
编号:10391146
古方止嗽散治疗风寒咳嗽150例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9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止嗽散治疗风寒咳嗽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150例风寒咳嗽患者应用清代名医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中的验方止嗽散为基本方,辨证论治,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为93.3%,平均3剂起效,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本方可作为风寒咳嗽的专病专方之用。

    关键词 止嗽散 风寒咳嗽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9-2813-02

    笔者自1999年至今运用清代名医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中的方剂“止嗽散”治疗风寒咳嗽15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为93.3%,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82例,女68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3岁,平均46岁;病程1~30天不等,平均为7天;本组病例均有咳嗽声重、咯白色痰、咽喉痒、气微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或有痰鸣音;胸片示:双肺纹理正常或增粗。
, 百拇医药
    1.2 诊断标准 可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病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咳嗽的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属风寒袭肺或夹痰湿所致。

    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人均采用古方“止嗽散”治疗,方药:紫菀15g,百部15g,白前12g,荆芥10g,桔梗12g,陈皮8g,甘草5g,儿童酌减。辨证加减:咽喉痒甚加蝉蜕10g,僵蚕10g;痰湿重者加法半夏15g,云苓15g;伴气促者加炙麻黄10g,地龙15g;胸闷者加瓜蒌皮15g,枳壳12g;年老久咳者加三子养亲汤,五味子10g,或罂粟壳5~10g;每天1剂,水煎温服,复煎。以3~5天为1个疗程,可用至2个疗程。平均3剂起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按《中医内科病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咳嗽及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

, 百拇医药     2.2 治疗结果 治愈102例,好转38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达93.3%。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8岁,学生。2001年12月6日初诊。患儿2天前衣着不慎出现咳嗽、流涕、咯白痰、咽喉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查血常规正常;胸片支气管炎。曾在我院门诊就诊,服交沙霉素、咳特灵、达先片等,症状未见好转。体格检查: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罗音。诊断:中医:咳嗽(风寒袭肺);西医: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以宣肺散寒、化痰止咳为法则,方用止嗽散加生姜、僵蚕、蝉衣、法半夏、橘红。2剂后咳嗽、咯痰、喉痒明显减轻,再服2剂,诸症皆除。

    4 讨论

    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证候,引起咳嗽原因很多,大体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外邪所袭,伤及肺卫,肺失宣降,清肃之令失常,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则咳嗽。虽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气皆能致咳,因风为百病之长,又常夹寒邪而袭肺,故外感当以风寒者居多,正如清代名医程钟龄所说“咳嗽之母,属风寒者十居其九” [2] 。止嗽散方中紫菀、百部其性温润,入肺经而理肺化痰止咳,故为君药;白前长于祛痰,又能降气;桔梗开宣肺气而利胸膈咽喉,二者协助君药,上四味宣降并施、疏利肺气。荆芥祛风解表,使邪从表去;陈皮理气祛痰,并能和中;甘草和中健脾,调和诸药。后三者相配,又具有利咽喉而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菀、百部、桔梗能促进气管分泌,稀释痰液,有祛痰作用。百部、桔梗还能抑制呼吸中枢,有镇咳作用。荆芥能促进汗腺分泌,有发汗作用。
, http://www.100md.com
    止嗽散共7味,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致助热,解表不致伤正。前人称之“有祛痰疏肺止咳理气之功,无开门揖盗留邪之弊”。故可作为风寒咳嗽的专方之用。原方为散剂用生姜汤调服,故改用汤剂仍须加生姜3片,可增强温肺止咳之力:“风为百病之长”,治风寒咳嗽首要祛风,祛风则首选虫类药如僵蚕、蝉衣、地龙等;发病初期一般不宜收涩敛肺镇咳,久咳不止方可酌情加敛肺止咳药 如五味子、罂粟壳、乌梅等;本方加二陈汤对痰湿型的咳嗽亦有一定疗效。病万变,药亦万变,重在辨证论治。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23.

    2 中南五省中医学院.中医方剂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81.

    作者单位:528100广东省佛山三水区中医院内科

    (编辑小川), http://www.100md.com(吴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