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3期
编号:10392682
用硅胶管支架处理肝总管横断2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3-0268-02

    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医源性胆管损伤多数是在施行胆囊切除术时发生。随着腹腔镜的广泛开展,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及时发现与处理,愈后尚好,否则后果严重。我院20年间在300余例胆道手术中遇到3例,均为胆囊切除术病例。其中肝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侧壁损伤(Mirizzi综合征)1例。均于术中吻合或修补。因2例横断与常规处理不同,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患者,女,入院诊断:胆囊息肉合并慢性胆囊炎。于1997年9月7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因解剖变异。胆囊管于肝总管后内侧与其伴行,粘连,将肝总管误认为胆囊管切断,断端整齐,距左右肝管汇合处1cm、管径约0.5cm。处理:切除胆囊后稍加游离两端肝总管,行端端吻合,吻合前先内置硅胶管作为支撑,断端用3-0丝线,针距2mm,距创缘1mm,外翻缝合一层。硅胶管是用输液器剪成约50cm长的管子。近端剪成鱼嘴状,上唇用3-0丝线缝合固定于左右肝管汇合处,腔内进针,腔外打结。胶管远端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距空肠起始约20cm引出,出口荷包包埋并悬吊固定于腹壁引出体外处。空肠段硅胶管开数个侧孔。术后2周闭管,7个月拔管,恢复顺利。随访5年无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例2,患者,女,入院诊断:慢性胆囊炎。于1998年4月11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在没有搞清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三者关系情况下,盲目切断胆囊管,结果造成左右肝管汇合下2cm处横断。此例处理方法同上。不同之处是硅胶管从十二指肠降段下端引出肠壁,出口处用网膜覆盖。术后2周闭管,6个月拔管。恢复顺利。随访至今无并发症。

    2 讨论

    肝总管长约2~4cm,直径约0.5cm。其位置高,管径细,修复有一定难度,特别是横断损伤,另外修复后并发瘘和狭窄的机会也较多。通常损伤后常规用T型管支撑吻合或修补。缺损较多可用胆囊颈部肌瓣,胃窦后壁浆肌瓣修复。更多的则需要作Roux-y胆肠吻合。本文2例肝总管高位横断采用了与上述不同的方法,且效果较好。总结有以下经验供参考。

    (1)2例手术成功:一是择期手术,胆道无炎症;二是术中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三是局部无张力,断端血运好。(2)因肝总管横断的位置较高,T型管短臂较短,在远端肝总管上纵行切口置入T型管,并使T型管短管通过吻合口起支撑作用,势必切口距断端要近一些。这样既不便于横断处理的吻合,又造成一处胆管壁的损伤,增加了术后早期形成瘘和晚期形成瘢痕狭窄的机会,故而采用了硅胶管支撑的方法。(3)选择硅胶材料是为了长时间留置,选适当的口径是为了既能起支撑作用,又能通过奥狄氏括约肌进入肠腔。肠道内的侧孔能在闭管后使胆汁引流入肠道。(4)硅胶管近端剪成鱼嘴状是为了使左右肝管内的胆汁引流更通畅。固定上唇一针是为了防止近端硅胶管脱出至吻合下失去支撑作用。拔管时稍加牵引未感困难。(5)选择此方法先要确保肝内胆管无结石残留,术后无阻塞管腔的危险。(6)拔管时间参照T型管作支撑时的拔管时间,文献报道一般在6个月以上。

    总之,医源性胆管损伤关键在预防。要重视每1例手术,熟悉胆囊三角的解剖,时刻想到解剖变异的存在,确认肝总管,胆囊管,肝总管三者关系后再切除胆囊,文献报道认为采用顺行,逆行相结合的切除方法为好。一旦发生类似上述的高位横断损伤,此方法可供参考选择。

    (收稿日期:2003-05-05) (编辑 何蓓), 百拇医药(祁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