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性卒中误诊为脑梗塞2例分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4)04-0369-02
例1:男,54岁。言语不利、认物不能20余天入院。烦躁不安,言语多,颈部疼痛,曾于1个月前因上述症状在当地医院住院,诊断为脑梗塞,住院8天治愈出院。入院查体:精神不振,不完全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右鼻唇沟变浅,右口角下垂,伸舌偏右,右咽反射减弱,右下肢肌力Ⅴ - 级,余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掌颌反射征(+),右Babinski征(+),右Oppenheim征(+),右Chaddock征(+),余查体正常。颅脑CT示:双额叶、左颞叶低密度灶。初诊为急性脑梗塞。治疗给予:706代血浆、脉络宁、尼可林、20%甘露醇。病人次日突然出现神志改变,呈嗜睡状,双侧眼球向右凝视,双侧瞳孔不等大(右d=3mm,左d=2mm),颈部抵抗感,四肢肌张力低,病理征中性,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后症状缓解,且反复发作两次,再次颅CT强化后诊为颅内胶质细胞瘤。病人放弃治疗出院。
例2:女,65岁。头痛,左侧肢体无力两天入院。病人近1个月来曾有2次双下肢一过性无力、跌倒病史。查体:神志清,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罗音,左鼻唇沟浅,左口角低,伸舌左偏,左侧上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低,左侧 Babinski、Chaddock、Oppenheim、Gordon征均阳性。颅脑CT示:右顶枕叶大片低密度灶。诊断为脑梗塞。给予706代血浆、脉络宁、尼可林、20%甘露醇治疗。病人头痛加重,频繁呕吐,精神烦躁、站立不稳,出现共济失调症状。再次颅脑CT示:脑瘤。肺部CT示:肺癌。最后诊断为肺癌脑转移。转院化疗5个月后死亡。
讨论:颅内肿瘤包括颅内原发瘤及转移瘤。瘤性卒中是由于颅内肿瘤因为各种不同病理生理机制影响脑部正常血液循环和血液供应,从而引起突发性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脑瘤发病率逐渐升高,而脑梗塞又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加之颅脑CT表现复杂,故误诊率较高。本文例1为脑胶质细胞瘤,肿瘤呈浸润生长,早期未囊性变、结节化及瘤内出血时多无占位效应。再因早期血脑屏障未被破坏,可无增强效应。临床方面除病程较短,症状发展较快外,并无特异症状群,故易误诊。
例2为肺癌脑转移,肺癌有12.8%~26%可发生脑转移,其诊断有赖于颅内压增高症侯群及肺部原发病灶证据。16%急性和亚急性起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肺部症状隐蔽或不表现,特别是癌栓通过血行播散在脑灰白质交界处滞留,而未形成占位效应时,常常引起误诊。为提高诊断减少误诊对有以下几点者应高度注意:(1)中老年人发病前常有类似TIA发作病史。(2)脑卒中病人的症状不能以脑血管病单一病灶解释。(3)病情时好时坏,应用扩血管、扩容药物后病情加重,应用脱水药物后好转。(4)颅内高压症状明 显。(5)对有吸烟史者及原有癌症的患者应多加注意。并应常规进行肺部X线或CT检查,早期发现可疑病灶。
作者单位:250100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第三人民医院内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内科
(收稿日期:2004-01-16)
(编辑罗 彬), http://www.100md.com(张民)
例1:男,54岁。言语不利、认物不能20余天入院。烦躁不安,言语多,颈部疼痛,曾于1个月前因上述症状在当地医院住院,诊断为脑梗塞,住院8天治愈出院。入院查体:精神不振,不完全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右鼻唇沟变浅,右口角下垂,伸舌偏右,右咽反射减弱,右下肢肌力Ⅴ - 级,余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掌颌反射征(+),右Babinski征(+),右Oppenheim征(+),右Chaddock征(+),余查体正常。颅脑CT示:双额叶、左颞叶低密度灶。初诊为急性脑梗塞。治疗给予:706代血浆、脉络宁、尼可林、20%甘露醇。病人次日突然出现神志改变,呈嗜睡状,双侧眼球向右凝视,双侧瞳孔不等大(右d=3mm,左d=2mm),颈部抵抗感,四肢肌张力低,病理征中性,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后症状缓解,且反复发作两次,再次颅CT强化后诊为颅内胶质细胞瘤。病人放弃治疗出院。
例2:女,65岁。头痛,左侧肢体无力两天入院。病人近1个月来曾有2次双下肢一过性无力、跌倒病史。查体:神志清,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罗音,左鼻唇沟浅,左口角低,伸舌左偏,左侧上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低,左侧 Babinski、Chaddock、Oppenheim、Gordon征均阳性。颅脑CT示:右顶枕叶大片低密度灶。诊断为脑梗塞。给予706代血浆、脉络宁、尼可林、20%甘露醇治疗。病人头痛加重,频繁呕吐,精神烦躁、站立不稳,出现共济失调症状。再次颅脑CT示:脑瘤。肺部CT示:肺癌。最后诊断为肺癌脑转移。转院化疗5个月后死亡。
讨论:颅内肿瘤包括颅内原发瘤及转移瘤。瘤性卒中是由于颅内肿瘤因为各种不同病理生理机制影响脑部正常血液循环和血液供应,从而引起突发性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脑瘤发病率逐渐升高,而脑梗塞又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加之颅脑CT表现复杂,故误诊率较高。本文例1为脑胶质细胞瘤,肿瘤呈浸润生长,早期未囊性变、结节化及瘤内出血时多无占位效应。再因早期血脑屏障未被破坏,可无增强效应。临床方面除病程较短,症状发展较快外,并无特异症状群,故易误诊。
例2为肺癌脑转移,肺癌有12.8%~26%可发生脑转移,其诊断有赖于颅内压增高症侯群及肺部原发病灶证据。16%急性和亚急性起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肺部症状隐蔽或不表现,特别是癌栓通过血行播散在脑灰白质交界处滞留,而未形成占位效应时,常常引起误诊。为提高诊断减少误诊对有以下几点者应高度注意:(1)中老年人发病前常有类似TIA发作病史。(2)脑卒中病人的症状不能以脑血管病单一病灶解释。(3)病情时好时坏,应用扩血管、扩容药物后病情加重,应用脱水药物后好转。(4)颅内高压症状明 显。(5)对有吸烟史者及原有癌症的患者应多加注意。并应常规进行肺部X线或CT检查,早期发现可疑病灶。
作者单位:250100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第三人民医院内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内科
(收稿日期:2004-01-16)
(编辑罗 彬), http://www.100md.com(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