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相关事项近况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4)02-0121-03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于30年前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10年前亚洲一些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已用静脉留置针取代头皮针。目前,我国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作为一项普遍的护理操作技术,针对其相关的操作注意点及并发症的相关问题查阅了近7年的有关资料,对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1 穿刺前的准备
1.1 护理人员的洗手清洁 在操作前肥皂水清洗双手或用抗菌剂(碘酒、酒精、碘伏)擦拭双手10~15s。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并减少感染机会 [1] 。
1.2 穿刺针的选择 可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选择不同厂家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如今临床多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或德国进口的静脉留置针。曾柳芳 [2] 就德国进口静脉留置针进行了分类选用。她认为成人一般选用18~20号,小儿选用20~22号,失血严重或需快速补液时,常选用16号。必要时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使用前要对留置针的质量进行检查:针头有无倒钩,套管有无断裂、开叉及起毛边等现象。
, 百拇医药
1.3 血管的选择 曾柳芳 [2] 认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进行穿刺,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等。许燕 [3] 等人认为尽量不使用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叶红 [1] 则指出颈部的微生物数量比手腕和手背要多的多,穿刺部位选择直接影响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曾柳芳 [2] 提出静脉粗直、弹性好,避开关节及静脉瓣,有血栓性静脉炎的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甚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对创伤性抢救病人要特别注意穿刺部位的选择,应避开受伤的肢体部位。
2 穿刺
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压脉带,取出静脉留置针,去除针管,放松外套管,转动针芯,使针头斜面向上,嘱患者握拳,护士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夹紧留置针护翼,以15°~30°角针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2~0.5cm,右手固定针芯,嘱患者松拳,抽出针芯,取肝素帽旋紧于针座上,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于皮肤上,取出压脉带,消毒肝素帽,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的针头刺入肝素帽内(注意排尽空气) [5] 。
, 百拇医药
3 给药浓度及输液速度
输注高浓度、大分子溶液的脂肪乳剂、氨基酸等液体时,应减慢输液的滴速,并给予足够的稀释,通常与葡萄糖混合输注或使用三通同时输注,对于静脉输血的患儿建议另外建立外周通路,不使用留置针,这样可以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避免产生化学性静脉炎 [3,6] 。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减慢输液速度,对于创伤严重、失血、失液而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输注的等渗液体速度可加快,需药物持续维持血压的病人,应每隔2~4h将升压药液体与不含升压药液体交换一次,以防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8] 。
4 封管
输液停止后进行封管。配制封管液取肝素钠1支,每2ml含1250U,加生理盐水10ml配制成含有625U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时常规消毒肝素帽,将抽有5ml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斜面刺入肝素帽内均匀推入,间隔12h再使用1次 [5] 。孙会会 [7] 认为封管肝素液浓度为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00IU。封管时边退针头边推肝素液,以 防封管失败。饶庆华 [9]等人针对小儿情况提出了封管液是保持通畅的关键,充满管腔为0.6ml,小儿血流快,血循环时间仅为12~20s,留置针内药液一旦推入血管即进入循环,不可能在局部滞留,同时因小儿血管特点,封管液量过多,推注时间长,力量不均可损伤血管内皮。内膜下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易粘集或内膜反应性炎症,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 [10] ,因此,饶庆华 [9] 确定封管液量为2ml,经临床应用研究,得出应用肝素的安全有效的量化指标,以新生儿0.5U/ml,~3岁1~5U/ml,~7岁5U/ml,~14岁5~125U/ml较为适宜。她还提出肝素液封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保留时间相对延长。但有文献报道 [11] 生理盐水可替代肝素封管维持时间达16h,确有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血循环的作用,可防止血液凝固。人体血中有抗凝血酶Ⅲ和肝素促使抗凝作用增强,使生理盐水在一定的条件下防止凝血堵管,当病情危重或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液呈高凝状态,体内抗凝血功能减弱微循环改变时生理盐水则不足以抗凝,所以饶庆华 [9] 提出应根据病情,适当选用肝素封管,提高留置效果。刘文华 [12] 认为选用5ml无菌生理盐水8h一次正压封管,因患者输液时间长,多封管一次即可维持到第2天输液。静脉留置针在静脉内放置时间过长,易引起感染,用生理盐水作为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操作简便,避免药液浪费及配制肝素液过程中感染的机会。全翔凤 [13] 等人认为输液完毕以100U/ml的肝素钠盐水液3ml封管,注入肝素帽内,先注入2ml,然后边退边推液,以保证导管内充满封管液,12h后同法注射1次。封管时务必采用上述正压封管的方法,若封管操作不正规,会导致血栓形成,堵塞套管。在临床上发现有少许患儿留置针延长管内有回血,此时不必惊慌,因管内的血液是经过肝素化的,第2天接上液体后输液仍通畅,不会发生堵管现象。
, 百拇医药
5 敷料更换
叶红 [1] 认为每次更换敷料时,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
6 重新输液或静脉给药
张艳杰 [14] 认为重新输液或静脉给药时,均需先检查确认留置套管内无血凝块阻塞时,再接液体。李晓燕 [15] 认为不能用注射器用力把套管内阻塞的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栓塞,如果滴速较慢可用一次性注射器回抽出小血栓或局部注入肝素钠生理盐水(1:625)25ml,封管30min,以刺激血管内皮释放纤维溶解酶原活化素促进纤溶,如仍不通畅再考虑拔管。
7 留置时间
黄丽云 [16] 、李晓燕 [18] 等人认为可在血管内保留5~7天。翟湘贵 [17] 认为留置15天左右为最佳时间。如果是成人,且留置部位选择得当,局部保持较好,无炎性反应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常玉杰 [21] 等人认为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静脉炎的发生,另外穿刺技术不熟练,封管方法不正确,患者自身疾病如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液体渗漏,导管堵塞或脱出而致置管失败。
, http://www.100md.com
8 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8.1 静脉炎 马英爱 [19] 等人套管针引起静脉炎的机制有化学性、机械性、细菌性及血栓性静脉炎。并提出了若出现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酊胺渗漏造成局部红、肿、痛,甚至紫斑小水泡,立即用酚妥拉明局部封闭,越早效果越好。同时输入可达龙的患者均出现了轻度静脉炎,此药物对血管内膜刺激性较强,早期0~48h采取250g/L硫酸镁湿敷。48h后可用热毛巾敷或进行理疗,促进痊愈。应用套管针时选择适当的号码和血管部位。套管针的保留时间严格控制小于3~5天,发现红肿随时拔除。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联合用药,选择血流量大的中心血管穿刺,能肌肉注射时不静脉输液,发现稍有红肿者及时拔管重新置管,预防静脉炎发生。王宏玫 [20] 等人认为局部发红,穿刺部位疼痛,滴液不畅,静脉炎是静脉置管中常见的并发症,但若能及时处理,均无不良后果,且浅静脉置管术易于掌握。因此,只要规范操作,严格消毒穿刺部位,加强护理,正确封管,均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王爱珍 [5] 认为静脉炎的血管会发生瘢痕化,周围变红,血管本身变硬,限制了其再使用,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除严格执行常规更换制度,套管针留置时间不得超过5天外,还应注意:(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窦道逆行侵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甚至引发败血症。(2)减少机械刺激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套管针来回转动,以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损伤。(3)避免化学刺激,消毒时碘酒、酒精不宜过多,避免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侵入血管。以致短期内出现穿刺点周围的红肿硬结。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对于强刺激性药应避免从套管输入,通过以上的预防,其实验组无一例发生静脉炎。杨伟贤 [22] 认为药物浓度过高、化疗药物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是引起渗漏的原因,静脉炎的发生由于长期在一个部位静滴药物,使该处血管脆性、通透性增强,引起红、肿、热、痛。其中发生静脉炎的病人,采用外敷如意金黄散,经2~3天好转。
, 百拇医药
8.2 感染 导致留置针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有病人使用留置针前有较长住院史或长期使用留置针。留置输液接口上高菌落数或穿刺部位高菌落数。留置期间使用抗生素或穿刺时不恰当的无菌屏障,同时留置针操作者的技术也会影响感染率的高低。控制留置针感染的主要方法是阻止致病菌污染留置针及输液装置、穿刺部位,减少感染机会 [1] 。老年患者及肿瘤化疗和长期输液患者,自身防御功能低下,这也促使导管感染的发生。当病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高热,在排除其他感染时,应首先考虑导管感染的可能。此时应果断拔出导管,根据医嘱适时应用抗菌药物,同时进行局部处理。其实验组发生导管感染2例,经及时处理而愈。导管感染可加重病情,因而必须注意预防,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及更换制度 [5] 。
8.3 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5] ,发生空气栓塞时临床症状的轻重与空气的吸入量,速度及病情密切相关,对危重体弱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留置穿刺时更应谨慎,整个穿刺过程都必须在密闭状态下进行。
, http://www.100md.com
总之,静脉留置导管由于外套管所使用的材料具有柔韧性好且对血管刺激小等特征,故可较长时期留置。套管针的使用,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减少普遍头皮针反复多 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可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机率。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可避免多次输液穿刺产生的意外扎伤和感染。可减少多次抽血注药的不便,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虽然它存在着许多并发症,但是由上述资料可知并发症中已有较好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总体来说,静脉留置针在未来日子里会更加普遍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叶红.血管内留置针的感染控制.宜春医专学报,2001,13(1):115.
2 曾柳芳.静脉留置针在急诊病人的应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1):263.
, http://www.100md.com
3 许燕,赵艳伟.头皮套管针的留置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2):3-5.
4 王中洁,范中惠,陈幻.锁骨下静脉留置针在光量子血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1):256-257.
5 王爱珍.200例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应用报告,中国医师杂志,2001,1:254-255.
6 药晋江,故牧,张平.静脉留置针与静脉炎.实用护理杂志,1997,13(7).
7 孙会会,马笑平,李红梅,等.留置针在葡萄糖-胰岛素释放实验采血中的应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1):1320.
8 姬立英.静脉留置针在外科病人输液中的应用研究.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6(2):90-92.
, http://www.100md.com
9 饶庆华,王之凤,李宝丽,等.小儿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相关问题研究.护理进修杂志,2000,15(5):329-330.
10 许燕,赵艳伟.头皮套管针的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9,16(12):5.
11 黄丽云,林妙娴,辛连春,等.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药物与时间的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7,13(6):288.
12 刘文华.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在心血管病房的应用体会.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19(2):40.
13 全翔凤,毛斌妹.留置针在小儿科应用的探讨.华夏医学,2001,14(5):755-756.
14 张艳杰.静脉留置针在血液科的临床应用和体会.北华大学学报,2002,3(1).
, 百拇医药
15 李晓艳.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2,35(5):64.
16 黄丽云.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药物与时间的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1,13(6):289.
17 翟湘贵,丁学惠,雷晓春,等.套管针管头的细菌培养及留置时间的观察与分析.现代护理,2002,8(10):755-756.
18 李晓燕,刘洋,陈卫红.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1,35(5):300.
19 马英爱,高照波,薛卫斌.静脉留置针输液中静脉炎7例的处理.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5):532.
20 王宏玫,潘粉丽,范珊红,等.化疗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4):904.
21 常玉杰,邓玉梅,柳旭,等.套管针在家庭病房中的应用初探.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37.
22 杨伟贤.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近况.中华护理杂志,1997,312(9):548.
作者单位:510515广东广州第一军医大学
(收稿日期:2003-11-13)
(编辑青 山), http://www.100md.com(梁爱婷)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于30年前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10年前亚洲一些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已用静脉留置针取代头皮针。目前,我国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作为一项普遍的护理操作技术,针对其相关的操作注意点及并发症的相关问题查阅了近7年的有关资料,对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1 穿刺前的准备
1.1 护理人员的洗手清洁 在操作前肥皂水清洗双手或用抗菌剂(碘酒、酒精、碘伏)擦拭双手10~15s。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并减少感染机会 [1] 。
1.2 穿刺针的选择 可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选择不同厂家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如今临床多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或德国进口的静脉留置针。曾柳芳 [2] 就德国进口静脉留置针进行了分类选用。她认为成人一般选用18~20号,小儿选用20~22号,失血严重或需快速补液时,常选用16号。必要时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使用前要对留置针的质量进行检查:针头有无倒钩,套管有无断裂、开叉及起毛边等现象。
, 百拇医药
1.3 血管的选择 曾柳芳 [2] 认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进行穿刺,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等。许燕 [3] 等人认为尽量不使用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叶红 [1] 则指出颈部的微生物数量比手腕和手背要多的多,穿刺部位选择直接影响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曾柳芳 [2] 提出静脉粗直、弹性好,避开关节及静脉瓣,有血栓性静脉炎的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甚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对创伤性抢救病人要特别注意穿刺部位的选择,应避开受伤的肢体部位。
2 穿刺
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压脉带,取出静脉留置针,去除针管,放松外套管,转动针芯,使针头斜面向上,嘱患者握拳,护士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夹紧留置针护翼,以15°~30°角针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2~0.5cm,右手固定针芯,嘱患者松拳,抽出针芯,取肝素帽旋紧于针座上,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于皮肤上,取出压脉带,消毒肝素帽,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的针头刺入肝素帽内(注意排尽空气) [5] 。
, 百拇医药
3 给药浓度及输液速度
输注高浓度、大分子溶液的脂肪乳剂、氨基酸等液体时,应减慢输液的滴速,并给予足够的稀释,通常与葡萄糖混合输注或使用三通同时输注,对于静脉输血的患儿建议另外建立外周通路,不使用留置针,这样可以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避免产生化学性静脉炎 [3,6] 。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减慢输液速度,对于创伤严重、失血、失液而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输注的等渗液体速度可加快,需药物持续维持血压的病人,应每隔2~4h将升压药液体与不含升压药液体交换一次,以防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8] 。
4 封管
输液停止后进行封管。配制封管液取肝素钠1支,每2ml含1250U,加生理盐水10ml配制成含有625U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时常规消毒肝素帽,将抽有5ml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斜面刺入肝素帽内均匀推入,间隔12h再使用1次 [5] 。孙会会 [7] 认为封管肝素液浓度为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00IU。封管时边退针头边推肝素液,以 防封管失败。饶庆华 [9]等人针对小儿情况提出了封管液是保持通畅的关键,充满管腔为0.6ml,小儿血流快,血循环时间仅为12~20s,留置针内药液一旦推入血管即进入循环,不可能在局部滞留,同时因小儿血管特点,封管液量过多,推注时间长,力量不均可损伤血管内皮。内膜下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易粘集或内膜反应性炎症,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 [10] ,因此,饶庆华 [9] 确定封管液量为2ml,经临床应用研究,得出应用肝素的安全有效的量化指标,以新生儿0.5U/ml,~3岁1~5U/ml,~7岁5U/ml,~14岁5~125U/ml较为适宜。她还提出肝素液封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保留时间相对延长。但有文献报道 [11] 生理盐水可替代肝素封管维持时间达16h,确有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血循环的作用,可防止血液凝固。人体血中有抗凝血酶Ⅲ和肝素促使抗凝作用增强,使生理盐水在一定的条件下防止凝血堵管,当病情危重或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液呈高凝状态,体内抗凝血功能减弱微循环改变时生理盐水则不足以抗凝,所以饶庆华 [9] 提出应根据病情,适当选用肝素封管,提高留置效果。刘文华 [12] 认为选用5ml无菌生理盐水8h一次正压封管,因患者输液时间长,多封管一次即可维持到第2天输液。静脉留置针在静脉内放置时间过长,易引起感染,用生理盐水作为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操作简便,避免药液浪费及配制肝素液过程中感染的机会。全翔凤 [13] 等人认为输液完毕以100U/ml的肝素钠盐水液3ml封管,注入肝素帽内,先注入2ml,然后边退边推液,以保证导管内充满封管液,12h后同法注射1次。封管时务必采用上述正压封管的方法,若封管操作不正规,会导致血栓形成,堵塞套管。在临床上发现有少许患儿留置针延长管内有回血,此时不必惊慌,因管内的血液是经过肝素化的,第2天接上液体后输液仍通畅,不会发生堵管现象。
, 百拇医药
5 敷料更换
叶红 [1] 认为每次更换敷料时,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
6 重新输液或静脉给药
张艳杰 [14] 认为重新输液或静脉给药时,均需先检查确认留置套管内无血凝块阻塞时,再接液体。李晓燕 [15] 认为不能用注射器用力把套管内阻塞的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栓塞,如果滴速较慢可用一次性注射器回抽出小血栓或局部注入肝素钠生理盐水(1:625)25ml,封管30min,以刺激血管内皮释放纤维溶解酶原活化素促进纤溶,如仍不通畅再考虑拔管。
7 留置时间
黄丽云 [16] 、李晓燕 [18] 等人认为可在血管内保留5~7天。翟湘贵 [17] 认为留置15天左右为最佳时间。如果是成人,且留置部位选择得当,局部保持较好,无炎性反应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常玉杰 [21] 等人认为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静脉炎的发生,另外穿刺技术不熟练,封管方法不正确,患者自身疾病如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液体渗漏,导管堵塞或脱出而致置管失败。
, http://www.100md.com
8 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8.1 静脉炎 马英爱 [19] 等人套管针引起静脉炎的机制有化学性、机械性、细菌性及血栓性静脉炎。并提出了若出现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酊胺渗漏造成局部红、肿、痛,甚至紫斑小水泡,立即用酚妥拉明局部封闭,越早效果越好。同时输入可达龙的患者均出现了轻度静脉炎,此药物对血管内膜刺激性较强,早期0~48h采取250g/L硫酸镁湿敷。48h后可用热毛巾敷或进行理疗,促进痊愈。应用套管针时选择适当的号码和血管部位。套管针的保留时间严格控制小于3~5天,发现红肿随时拔除。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联合用药,选择血流量大的中心血管穿刺,能肌肉注射时不静脉输液,发现稍有红肿者及时拔管重新置管,预防静脉炎发生。王宏玫 [20] 等人认为局部发红,穿刺部位疼痛,滴液不畅,静脉炎是静脉置管中常见的并发症,但若能及时处理,均无不良后果,且浅静脉置管术易于掌握。因此,只要规范操作,严格消毒穿刺部位,加强护理,正确封管,均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王爱珍 [5] 认为静脉炎的血管会发生瘢痕化,周围变红,血管本身变硬,限制了其再使用,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除严格执行常规更换制度,套管针留置时间不得超过5天外,还应注意:(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窦道逆行侵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甚至引发败血症。(2)减少机械刺激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套管针来回转动,以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损伤。(3)避免化学刺激,消毒时碘酒、酒精不宜过多,避免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侵入血管。以致短期内出现穿刺点周围的红肿硬结。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对于强刺激性药应避免从套管输入,通过以上的预防,其实验组无一例发生静脉炎。杨伟贤 [22] 认为药物浓度过高、化疗药物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是引起渗漏的原因,静脉炎的发生由于长期在一个部位静滴药物,使该处血管脆性、通透性增强,引起红、肿、热、痛。其中发生静脉炎的病人,采用外敷如意金黄散,经2~3天好转。
, 百拇医药
8.2 感染 导致留置针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有病人使用留置针前有较长住院史或长期使用留置针。留置输液接口上高菌落数或穿刺部位高菌落数。留置期间使用抗生素或穿刺时不恰当的无菌屏障,同时留置针操作者的技术也会影响感染率的高低。控制留置针感染的主要方法是阻止致病菌污染留置针及输液装置、穿刺部位,减少感染机会 [1] 。老年患者及肿瘤化疗和长期输液患者,自身防御功能低下,这也促使导管感染的发生。当病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高热,在排除其他感染时,应首先考虑导管感染的可能。此时应果断拔出导管,根据医嘱适时应用抗菌药物,同时进行局部处理。其实验组发生导管感染2例,经及时处理而愈。导管感染可加重病情,因而必须注意预防,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及更换制度 [5] 。
8.3 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5] ,发生空气栓塞时临床症状的轻重与空气的吸入量,速度及病情密切相关,对危重体弱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留置穿刺时更应谨慎,整个穿刺过程都必须在密闭状态下进行。
, http://www.100md.com
总之,静脉留置导管由于外套管所使用的材料具有柔韧性好且对血管刺激小等特征,故可较长时期留置。套管针的使用,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减少普遍头皮针反复多 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可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机率。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可避免多次输液穿刺产生的意外扎伤和感染。可减少多次抽血注药的不便,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虽然它存在着许多并发症,但是由上述资料可知并发症中已有较好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总体来说,静脉留置针在未来日子里会更加普遍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叶红.血管内留置针的感染控制.宜春医专学报,2001,13(1):115.
2 曾柳芳.静脉留置针在急诊病人的应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1):263.
, http://www.100md.com
3 许燕,赵艳伟.头皮套管针的留置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2):3-5.
4 王中洁,范中惠,陈幻.锁骨下静脉留置针在光量子血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1):256-257.
5 王爱珍.200例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应用报告,中国医师杂志,2001,1:254-255.
6 药晋江,故牧,张平.静脉留置针与静脉炎.实用护理杂志,1997,13(7).
7 孙会会,马笑平,李红梅,等.留置针在葡萄糖-胰岛素释放实验采血中的应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1):1320.
8 姬立英.静脉留置针在外科病人输液中的应用研究.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6(2):90-92.
, http://www.100md.com
9 饶庆华,王之凤,李宝丽,等.小儿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相关问题研究.护理进修杂志,2000,15(5):329-330.
10 许燕,赵艳伟.头皮套管针的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9,16(12):5.
11 黄丽云,林妙娴,辛连春,等.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药物与时间的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7,13(6):288.
12 刘文华.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在心血管病房的应用体会.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19(2):40.
13 全翔凤,毛斌妹.留置针在小儿科应用的探讨.华夏医学,2001,14(5):755-756.
14 张艳杰.静脉留置针在血液科的临床应用和体会.北华大学学报,2002,3(1).
, 百拇医药
15 李晓艳.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2,35(5):64.
16 黄丽云.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药物与时间的研究.实用护理杂志,1991,13(6):289.
17 翟湘贵,丁学惠,雷晓春,等.套管针管头的细菌培养及留置时间的观察与分析.现代护理,2002,8(10):755-756.
18 李晓燕,刘洋,陈卫红.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1,35(5):300.
19 马英爱,高照波,薛卫斌.静脉留置针输液中静脉炎7例的处理.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5):532.
20 王宏玫,潘粉丽,范珊红,等.化疗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4):904.
21 常玉杰,邓玉梅,柳旭,等.套管针在家庭病房中的应用初探.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37.
22 杨伟贤.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近况.中华护理杂志,1997,312(9):548.
作者单位:510515广东广州第一军医大学
(收稿日期:2003-11-13)
(编辑青 山), http://www.100md.com(梁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