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临床医学
编号:10393811
缬沙坦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卷 第3期
     【摘要】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经常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治疗效果欠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口服缬沙坦80mg/d,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心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P<0.01)。LVEF增加(P<0.01),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副作用较少,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 缬沙坦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3-0211-02

    缬沙坦(Valsartan,商品名缬克),是一种选择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地作用于AngⅡ受体的AT 1 亚型。本文将观察缬沙坦治疗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年9月~2003年3月经洋地黄、利尿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等治疗3周以上仍无效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60~89岁。冠心病21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7例,风湿性心瓣膜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心功能(NYHA分级)3级24例,4级36例。心力衰竭病程1~20年,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以及肝肾功能衰竭的病例。

    1.2 方法 患者入选后,在初始常规治疗(见前述)3周而疗效欠佳时,停用血管扩张剂,继续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在停止使用血管扩张剂3天后,口服缬沙坦(常州四药制药公司),首次剂量80mg/d,每日1次,3天后若无任何不适,逐渐加大剂量,最大剂量320mg/d。服药前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X线胸部正侧位片,LVEF;临床评价心功能分级。治疗4~6周后重复上述检查。
, 百拇医药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无变化或恶化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两均数间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

    2 结果

    2.1 缬沙坦治疗前后有关指标的变化及比较 见表1。

    表1 缬沙坦治疗前后有关指标的变化及比较 (略)

    2.2 心功能的变化 治疗后心功能改善55例(3级有效22例,4级33例),总有效率91.7%。无效5例(83.3%)。

    2.3 不良反应 1例患者在用量达240mg/d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减量至160mg/d后症状消失。3例出现头晕,但均能忍受,无需特殊处理。未出现干咳及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是导致心力衰竭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之一 [1] 。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通过调节受体的一系列活动控制血压、体液、电解质的平衡,AT1 受体拮抗剂在影响心功能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其治疗CHF的可能机制为:(1)AngⅡ激活位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AT1 受体而使毛细血管前小动脉收缩,增加心脏后负荷。缬沙坦拮抗AT1 受体降低心脏后负荷,从而达到控制心力衰竭的目的。(2)AngⅡ激活肾脏AT1 受体使肾脏近曲小管的钠、水重吸收增加,继发性醛固酮功能亢进,导致水钠潴留,增加心脏前负荷。缬沙坦通过拮抗AT1 受体使血容量下降,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3)AngⅡ刺激外周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抑制其重吸收,这一作用使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升高,加重心衰,缬沙坦通过拮抗AngⅡ受体而减少去甲肾上腺素,改善心功能。
, 百拇医药
    本研究发现,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的耐受性好,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理想新药。

    参考文献

    1 曹广智,孟立军,孙宇,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螺内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荟萃,1998,13(4):661-662.

    2 蔡迺绳,周京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11:702.

    3 胡大一.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与最新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1:6-8.

    (收稿日期:2003-05-22) (编辑 刘娜), 百拇医药(蔡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