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8例疗效观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3-0249-01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常见于中老年人,且膝关节为常见的受累部位,以往多以肝肾亏虚论治。我院骨关节科从1998~2002年采用内服中药补肾、活血、健脾、化痰,并外敷自制“骨刺停”药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8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8例膝OA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39例,女89例,男女之比为1∶2.3;年龄34~72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8年,平均5.8年;单膝患者47例,伴膝内翻者2例,膝外翻者1例。采用美国风湿性学会制定的膝OA诊断标准,即在除外其它疾病的基础上表现为:膝痛+关节晨僵≤30min+骨摩擦音+年龄≥40岁/骨性关节滑液表现(WBC<2000个/ml,外观清晰、粘性)。全部病例都有膝关节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的特点,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查体表现为主动伸、屈膝关节时引起疼痛及骨擦音,被动伸屈时伴有弹响音,髌骨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及膝关节研磨试验均为阳性,压痛点多在膝关节的两侧及髌骨的周围。X线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退行改变及关节间隙变窄或不对称。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方剂组成:补骨脂15g,桑寄生30g,杜仲30g,淮牛膝15g,续断15g,当归15g,丹参30g,白术15g,法半夏15g,茯苓15g,川芎10g,红花12g。偏肾阴虚加熟地15g;偏气虚加黄芪15g;偏血虚加白芍15g;寒湿偏胜加桂枝10g,泽泻15g;湿热偏胜加黄柏15g,薏苡仁30g。并配合外敷骨刺停药膏(自制):生川乌、生草乌、淫羊霍、威灵仙、羌活、独活、穿山龙、麝香等。用法:内服药每日1剂,分2次服,10剂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5个疗程;外敷“骨刺停”春夏3~4日更换1次,秋冬5~7日更换1次。
1.3 疗效观察 (1)痊愈: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无任何不适;(2)显效:疼痛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遇有天气变化有不适感;(3)好转:疼痛减轻,生活基本自理,功能未恢复正常;(4)无效:疼痛未减轻,症状未改善。
2 结果
痊愈61例,占47.7%;显效38例,占29.7%;好转23例,占18%;无效6例,占4.6%。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膝OA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原因造成软骨的慢性损伤,以骨内静脉血瘀滞为特征的骨内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引起的骨内高压变化,可能是该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医多采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且副作用较大;手术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或关节内清除术,其适应证较少,效果欠理想。本病属中医“骨痹”范畴,早在《内经》即对其有所认识,《素问·长刺节论》指出:“病在肾,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明确指出了本病的病名、病因及主要症状。后世医家在前人基础上又有所发挥,《类症治载》曰:“骨痹即寒痹、痛痹也,苦痛彻痛安肾丸”,提出了补肾为主的治疗方法。笔者认为本病病变涉及到肝、脾、肾三脏,膝为肝脾肾三经所系,乃筋骨之大会。肝藏血主筋,肾藏血主骨,脾主运化合肉,男子七八,女子七七,肝肾渐亏,精血不足,筋骨失养,此为本虚。且本病又多见于老年肥胖女性,中医素有“肥人多痰”的理论,故认为本病尚涉及脾,或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日久脾胃受损,脾虚失运,湿浊内生,久而成痰,流注于关节,痰湿阻络,血液瘀滞,此为标实。故本病的治疗是扶正祛邪并用,采用补肾、活血、健脾、化痰的方法,并根据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不药补也可),采用自制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软化骨刺的“骨刺停”药膏外用。但需注意临证时应根据病程的不同,辨证变通,方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收稿日期:2003-06-18) (编辑 李欣), 百拇医药(何耀光)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常见于中老年人,且膝关节为常见的受累部位,以往多以肝肾亏虚论治。我院骨关节科从1998~2002年采用内服中药补肾、活血、健脾、化痰,并外敷自制“骨刺停”药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8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8例膝OA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39例,女89例,男女之比为1∶2.3;年龄34~72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8年,平均5.8年;单膝患者47例,伴膝内翻者2例,膝外翻者1例。采用美国风湿性学会制定的膝OA诊断标准,即在除外其它疾病的基础上表现为:膝痛+关节晨僵≤30min+骨摩擦音+年龄≥40岁/骨性关节滑液表现(WBC<2000个/ml,外观清晰、粘性)。全部病例都有膝关节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的特点,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查体表现为主动伸、屈膝关节时引起疼痛及骨擦音,被动伸屈时伴有弹响音,髌骨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及膝关节研磨试验均为阳性,压痛点多在膝关节的两侧及髌骨的周围。X线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退行改变及关节间隙变窄或不对称。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方剂组成:补骨脂15g,桑寄生30g,杜仲30g,淮牛膝15g,续断15g,当归15g,丹参30g,白术15g,法半夏15g,茯苓15g,川芎10g,红花12g。偏肾阴虚加熟地15g;偏气虚加黄芪15g;偏血虚加白芍15g;寒湿偏胜加桂枝10g,泽泻15g;湿热偏胜加黄柏15g,薏苡仁30g。并配合外敷骨刺停药膏(自制):生川乌、生草乌、淫羊霍、威灵仙、羌活、独活、穿山龙、麝香等。用法:内服药每日1剂,分2次服,10剂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5个疗程;外敷“骨刺停”春夏3~4日更换1次,秋冬5~7日更换1次。
1.3 疗效观察 (1)痊愈: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无任何不适;(2)显效:疼痛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遇有天气变化有不适感;(3)好转:疼痛减轻,生活基本自理,功能未恢复正常;(4)无效:疼痛未减轻,症状未改善。
2 结果
痊愈61例,占47.7%;显效38例,占29.7%;好转23例,占18%;无效6例,占4.6%。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膝OA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原因造成软骨的慢性损伤,以骨内静脉血瘀滞为特征的骨内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引起的骨内高压变化,可能是该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医多采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且副作用较大;手术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或关节内清除术,其适应证较少,效果欠理想。本病属中医“骨痹”范畴,早在《内经》即对其有所认识,《素问·长刺节论》指出:“病在肾,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明确指出了本病的病名、病因及主要症状。后世医家在前人基础上又有所发挥,《类症治载》曰:“骨痹即寒痹、痛痹也,苦痛彻痛安肾丸”,提出了补肾为主的治疗方法。笔者认为本病病变涉及到肝、脾、肾三脏,膝为肝脾肾三经所系,乃筋骨之大会。肝藏血主筋,肾藏血主骨,脾主运化合肉,男子七八,女子七七,肝肾渐亏,精血不足,筋骨失养,此为本虚。且本病又多见于老年肥胖女性,中医素有“肥人多痰”的理论,故认为本病尚涉及脾,或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日久脾胃受损,脾虚失运,湿浊内生,久而成痰,流注于关节,痰湿阻络,血液瘀滞,此为标实。故本病的治疗是扶正祛邪并用,采用补肾、活血、健脾、化痰的方法,并根据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不药补也可),采用自制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软化骨刺的“骨刺停”药膏外用。但需注意临证时应根据病程的不同,辨证变通,方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收稿日期:2003-06-18) (编辑 李欣), 百拇医药(何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