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2期
编号:1039304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与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2-3114-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本症仅根据临床表现很难确诊,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及时、准确、无创伤性,而且可以估计预后、观察疗效,从而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对临床正确处理窒息患儿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1996年3月~2001年10月经CT检查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进行分析,30例均为临床诊断颅内出血、疑为颅内出血或有围产期窒息的患儿行CT检查,男18例,占60%;女12例,占40%。出生最短时间为2h,最长为18天,足月产11例,早产7例,在产程中有窒息者15例,抽搐7例,曾用胎头吸引器者2例。主要临床表现有抽搐、烦躁、嗜睡、生理反射减弱、肌张力低、呼吸困难、心律加快、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呕吐、哭声呈尖叫等。
, http://www.100md.com
    1.2 设备与方法 设备采用岛津4500-TE型全身CT扫描机,矩阵340×340,层厚10mm,层距10mm,全部为平扫。

    2 结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为脑水肿和脑梗塞后的脑组织低密度改变和颅内出血 [1] ,CT对此种改变都能做出明确诊断,可对临床处理监测疗效及病情、估计预后提供客观依据。临床诊断标准按1989年济南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 [2]

    2.1 脑水肿型 根据临床分度分轻、中、重度。(1)轻度脑水肿:脑实质散在,局灶性低密度影,一般分布于1~2个脑叶,最常见为额叶、顶枕叶,低密度区邻近脑实质界限清楚。本组6例,占20%。(2)中度脑水肿:脑实质中低密度区超过2个脑叶以上,不累及全部脑叶,脑灰质-白质对比模糊,邻近脑沟,部分或全部消失。常见为额叶、顶叶或枕叶。本组6例,占20%。(3)重度脑水肿:脑实质呈弥漫性低密度影,灰白质界限消失,侧脑室变窄,脑沟消失,合并颅内出血,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本组3例,占10%。
, 百拇医药
    2.2 颅内出血型 (1)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为纵裂池、矢状窦旁及小脑蒂高密度影,本组8例,占26.67%。(2)脑实质出血:脑实质内点状、斑片高密度影,本组4例,占13.33%,额枕叶多见。(3)脑室内出血:表现为侧脑室内高密度影,有时可见液平。本组3例,占10%,均为脑水肿、重度窒息患儿。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源于围产期窒息所致的脑部缺氧缺血性损伤,是新生儿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CT上主要表现为脑水肿及脑内出血,其病理基础是窒息缺氧影响脑细胞正常功能,使水分进入细胞内,引起脑组织细胞进一步缺氧缺血,血管通透性增高,水、电解质失衡,导致脑水肿,这种弥漫性脑水肿使脑体积重量增加,脑室、脑池随之受压变窄或消失。局部乳酸大量蓄积,又引起局部组织酸中毒,破坏了脑血流量自动控制功能,导致脑细胞坏死,而脑血管的静脉瘀血及缺氧又增加脑血管的通透性,血液外渗,出现脑实质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产伤也可引起颅内出血。基于以上机理 [3] ,缺氧缺血性脑病表现的脑低密度改变的病理基础是脑水肿、脑组织坏死和缺氧性颅内出血。CT扫描能直观反映出此种改变,一般认为,窒息越重,脑损伤也就越严重,脑水肿在中、重度以上者,多数合并颅内出血。特别指出颅内出血,早产婴儿比足月婴儿发生率高,早产婴儿出血部位多见于室管膜下并易扩散,足月婴儿是由于血管调节,凝血机制差,颅内出血多见于蛛网膜下腔,硬膜下大脑镰、天幕部位。
, 百拇医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可通过脑电图、脑B超、脑干诱发电位进行检测,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较其他检查方法敏感,能直观地反映脑缺氧缺血性改变,发病后24~48h,CT扫描即可见低密度区,以分水岭区、脑室周围白质和基底节区多见。表现为脑室周围脑白质和灰质呈弥漫性或两侧不对称的低密度影,伴灰-白质界限模糊消失或灰白质密度反转,而丘脑、脑干和小脑密度相对较高,侧脑室受压变窄,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质或脑室内出血。本组病例有5例,在CT检查前拟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肺炎,CT扫描后显示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改变而确诊,说明CT是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对临床处理、观察疗效和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鉴别诊断:应注意缺氧缺血性脑病对侧脑室前角周围低密度灶与脑积水时脑脊液外溢所致的前角周围低密度灶鉴别,前者脑室可缩小,后者脑室扩大。

    通过对本组病例分析与实践表明,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水肿及合并颅内出血诊断率在90%以上。新生儿颅脑CT检查,以其扫描速度简捷迅速,对脑组织结构及病理改变反映实际可靠,能对临床诊断与治疗、评估预后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还可以作为随访观察病变改善情况的重要手段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谢礼逊.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中华放射杂志,1993,27:236.

    2 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6,170.

    3吴圣楣.围产期窒息后颅内病变影像诊断选择的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89,27:271.

    作者单位:136507吉林省四平市辽河管理区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维 兰), 百拇医药(王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