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8期
编号:10394421
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心电图关系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脉压与心电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0岁以上的500例高血压患者。按平均压<110mmHg、>110mmHg分为两组,再以脉压≤60mmHg、61~90mmHg、>90mmHg分为三个亚组。结果 随着脉压增加,心电图异常逐渐增加,P<0.01。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不随脉压增加而改变,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中,应重视缩小脉压,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 高血压 脉压 心电图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8-0717-02

    脉压作为临床体检中常见指标,其价值未得到重视。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理及实验研究资料均表明,脉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1] ,间接引起心电图改变。本文就脉压与心电图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月50岁以上男女高血压患者500例。

    1.2 方法 (1)测量人员均按要求经过专门培训并通过考核 [2] 。(2)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按标准方法选择右上肢肱动脉处血压,安静状态下连续测3次测得。凡收缩压(SBP)大于或等于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DBP)大于或等于90mmHg确诊为高血压病,或正在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按平均压(MBP)<110mmHg,>110mmHg分为两组,再以脉压(pp)≤60mmHg,61~90mmHg,>90mmHg 分为三个亚组。同时对其检查12导联标准心电图,把心律失常、ST-T改变、U波倒置、心肌肥厚或伴劳损均定为心电图异常。(3)记录各例年龄、性别、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

    1.3 采血与测定 受检者空腹12h后,抽取静脉血2~3ml,1h内送达化验室检测总胆固醇(TC)用CHOD-PAP法、甘油三酯(TG)用GPD-PAP法。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不同MBP与pp对各参数变化 见表1。500例高血压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表1显示无论平均压<110mmHg或>110mmHg随着脉压增加,心电图异常逐渐增加,P<0.01。SBP、MBP逐渐增加,而DBP有变化但没有下降,心电图异常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年龄与脉压呈正相关,P<0.01。血糖、TC、TG并不随脉压增加而改变,P>0.05。

    表1 不同MBP与pp对各参数变化 (略 )

    2.2 相同pp不同MBP参数比较 见表2。

    表2显示,当脉压相同MBP<110mmHg与>110mmHg两组进行比较心电图差异无显著性,而MBP>110mmHg组的SBP、DBP、MBP均高 于MBP<110mmHg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此结果提示该心电图异常不仅与SBP、DBP有关,而且与脉压有关。
, http://www.100md.com
    表2 相同pp不同MBP参数比较(略)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的资料分析显示,pp是心电图异常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其他血压参数与心电图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pp值增加是反映大动脉硬化的一个指标 [3] ,大动脉硬化通过各种机制使SBP升高,DBP下降,SBP升高使心室后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左室肥厚,影响心肌的舒张期松弛,且降低射血分数,DBP的下降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增加。表1结果表明,随着脉压增加,心电图异常明显增加,证实了脉压增大是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尽管可用收缩压、舒张压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高低,国外资料表明脉压对心血管事件估测的相对危险性大于1,而收缩压相对危险性小于1 [4] ,表明脉压比收缩压、舒张压与心电图异常关系密切。表2数据显示脉压相似,收缩压、平均压升高,心电图异常率变化不大,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在对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中,我们应重视缩小脉压,达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百拇医药
    最后应指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中,为中老年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不能代表所有高血压病患者,同时作为回顾性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结论尚有待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加以论证。

    参考文献

    1 Mitchell gf,Moye La,Braunwald E,et al.Sphygmomanomtrically detemˉinedpulse pressure is a powerful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recurrent event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rents with impaired left ventricuˉlar function(J).Circulation,1997,64:4254-4260.

    2 周北凡,吴锡桂.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66-72.
, 百拇医药
    3 Safar ME.Epidemiological aspects of pulse pressure and arterial stiffˉness.J,1999,17(Suppl5):S37-S40.

    4 Abernethy J,bortuni No,Hawkins cm,et al.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the hypertension detection and follow-up program.Am J prev Med,1986,2:123,132.

    (收稿日期:2003-05-10) (编辑 李年令), http://www.100md.com(吴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