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4502
补法治疗产后便秘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4-0342-02

    便秘是指大便不通畅,排便时间延长,质干燥坚硬,或有便意而排便困难的一种病症。在临床上可单独出现,亦可伴随其它疾病出现。在《伤寒论》中,有“阳结”、“阴结”及“脾约”等名称,后世根据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将本病分为“热秘”、“冷秘”、“气秘”、“虚秘”等4类。因而便秘的治疗,并非单纯通下就能完全解决,而是必须随着不同致病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正如李东垣曰:“治病必究其源,不可一概以牵牛、巴豆之类下之”。对于产后便秘,《金匮要略》云:产后“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陈良甫也说:“产后大便闭结,因肠胃虚弱,液不足”。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女,29岁。1999年11月8日初诊。自诉产后16天,大便数日1次,屡次难下,粪质干结如粟,曾请当地医生诊治,服过中药数剂,并用西药导泻,虽得一时缓解,但药物停止又便结如初。患者面色萎黄少华,皮肤不润,时觉心悸,唇舌淡白,脉细。辨证为血虚便秘;治法:养血润便。方药:当归15g,熟地20g,白芍15g,肉苁蓉15g,玉竹15g,麦冬12g,太子参20g,火麻仁15g,首乌、蜂蜜各30g。
, http://www.100md.com
    全方针对产后失血,血虚津亏,不能营养补濡肠道,故见大便干结等一系列病证;因血不养心而心悸,久病津亏,故皮肤不润;血虚脉道不充,故脉细,面色萎黄,唇舌淡白为血虚之征。全方以四物汤养血活血,肉苁蓉补血益肾,以资生血之源且润肠通便;麦冬、玉竹养阴滋液;火麻仁、蜂蜜润肠通便;太子参益气健脾,加强排便之力。上方服3剂,11月12日复诊,自述大便已无所苦,嘱其用黑芝麻炒后研粉,每天30g调蜂蜜服。半月后随访,诸证悉除,大便正常,面色润泽。

    例2:患者,女,25岁。2001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自诉产程失血较多,20多天来大便干结,汗出,便后疲乏,头眩

    ,面色苍白,舌质淡嫩,脉虚。

    患者产后血液暴失,气随血失,而形成气血两虚,但以气虚为主要表现,治以益气为主,兼以补血润肠之品。方药:黄芪30g,陈皮10g,麻仁20g,蜂蜜30g,党参20g,首乌20g,肉苁蓉15g,当归10g。方中黄芪为补气要药;陈皮顺气,火麻仁、蜂蜜润肠;加党参增强益气通便之力;加首乌、当归、肉苁蓉补血润肠。5剂后诸证好转,嘱炖服开河参10g,5天1次,连服3次大补元气,1个月后随访,患者精神气色好转,大便正常。
, 百拇医药
    2 讨论

    产后便秘是产妇常有的症状,多是因产后失血而致血虚、气虚、津伤,如不及时治疗,常导致痔疮、脱水、肛裂甚至出现子宫脱垂等一系列后遗症。产妇分娩时血液暴失,而津液又是血的组成部分。由于精亏血损,气血不足,精血虚少则肠道失于滋润,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以致大便秘结。临床证见产后大便数日不解,或便时干燥疼痛难下,但腹不 痛,纳食如常、面色萎黄少华或白,皮肤不润或有头昏,心悸、气短、疲乏、舌淡脉细弱,故产后便秘多属“虚证”范畴,因而应用补法进行治疗。用峻猛通泻之剂势必更加损伤元气,因此,产后便秘必须注重治“本”,临床上以补气血添津生液为原则,只要辨证准确,随症化裁得当,确能收效。

    作者单位:514200广东省大埔县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07-02) (编辑 夏天), http://www.100md.com(丘建光)